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4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79篇 |
内科学 | 10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11篇 |
综合类 | 11篇 |
预防医学 | 6篇 |
药学 | 20篇 |
中国医学 | 4篇 |
出版年
2020年 | 1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3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20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2002年2月~2007年7月,我们收治气管切开术后人工气道患者57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7例,男41例,女16例;年龄5~67岁.其中颅脑损伤21例,脑出血36例.病情好转顺利拔管49例,带管出院3例,因原发病死亡5例.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拜阿司匹林每次100mg,1次/d;倍他乐克12.5mg酌情加减剂量,2次/d;硝酸甘油0.5-1mg,发作时舌下含服;辛伐他汀10mg,10:/d,晚间顿服;低分子肝素5000uiHq12h,使用7d);观察组6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4粒,30:/d,餐后0.5h口服,4周为1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总疗效、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血脂、凝血四项等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3.33%,显效率41.67%,其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93.33%,显效率51.67%。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86.67%,显效率41.67%;观察组能够显著降低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延长凝血酶时间(TT),与对照组相比上述指标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能够显著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改善血脂水平、凝血功能和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药、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远期疗效。方法将Hp阳性消化性溃疡用中药方剂(益胃片)、西药三联(丽珠得乐加甲硝唑加羟氨苄青霉素)、中西医结合疗法(益胃片加西药组用药)治疗根除Hp后,分别随访3年,共94例,观察Hp和溃疡的复发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西药组Hp和溃疡复发率均为26.67%;中药组Hp复发率为9.38%,溃疡复发率为12.50%;中西医结合组Hp复发率和溃疡的复发率均为6.25%。中西医结合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方剂益胃片和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既有很好的Hp根除率,又有很好的溃疡愈合率,Hp和溃疡的复发率也很低,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我院信息化系统已经成为医院管理和其他工作的主要工具和手段,它彻底改变了医院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流程。如何改变传统的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力求护理质量在创新科学的道路上迈出关键的一步,这对护理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2004年9月我院开始实施“医护分开、护理病区独立运行”的护理体制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避免护士重复记录,减少护理书写时间,增加有效护理服务时效,提高工作质量。方法:依托医院信息化平台,设计与研发一体化护士工作站,将病室流动统计与电子护理病历数据资源共享,取代了原病室交班报告本。结果:护士不用书写与打印病室交班报告本,每天相当于节约3.5小时;护士及护士长根据模块中提示功能进行及时记录与审签护理病历,提高了护理病历质量,为医院的护理病历公开奠定了基础。节约了纸张,实现了无纸化办公。结论:一体化工作站,增加了有效护理服务时效,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满意率。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新生儿静脉输注强刺激性药物导致渗漏性损伤的防治方法.方法 将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静脉滴注强刺激性药物的新生儿设为对照组,2007年4月至2008年4月静脉滴注强刺激性药物的新生儿为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滴注,观察组采取适当的预防、监控及治疗措施.结果 观察组局部渗漏性损伤的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用药前评估、用药时有效预防及监控措施、及时对渗漏部位采取外敷和药物封闭治疗等方法,可有效防治新生儿输注强刺激性药物时的外渗性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颅骨瓣移植于髂骨外板保存,二期取出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颅脑损伤需去骨瓣减压患者去骨瓣后将骨瓣移植于髂骨外板骨膜下,术后定期X线测量.半年后取出骨瓣并测量,完成颅骨修补,同时对颅骨瓣移植于腹壁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经测量移植于髂骨外板骨膜下的骨瓣吸收不明显,成功完成颅骨修补,术后骨瓣与颅骨愈合良好.而移植于腹部的骨瓣均有较为严重的骨吸收,体积缩小。结论 自体颅骨瓣移植于髂骨外板骨膜下能较长时间地保存颅骨瓣的活性,最大限度地降低骨质吸收,是自体颅骨瓣体内保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