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长期高血压可影响到人体重要脏器如心、脑、肾、视网膜的功能。本研究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检测高血压患者的眼部血管的血流动力学,观察高血压患者的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睫状后动脉(SPCA)及眼动脉(OA)的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及频谱形态,探讨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眼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和频谱形态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多普勒超声技术观察高血压患者的眼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特点。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本院就诊6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5组,高血压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很高危组共122只眼及19例健康者(对照组)38只眼,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5组受检者的眼球后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 CRA)、睫状后动脉( SPCA))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各组患者眼球后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 CRA)、睫状后动脉( SPCA))血流速度[包括收缩期峰值流速( 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均数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阻力指数(RI)均数之间的差异,部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低、中、高、很高危各组之间收缩期峰值流速( PSV)的两两比较,舒张末期流速(EDV)的两两比较,阻力指数(RI)的两两比较,均数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网膜中央动脉、睫状后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的改变在高血压初期是比较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48岁,因转移性右下腹持续性疼痛1 d余于2005年11月13日入院.1 d前患者出现中下腹持续性隐痛,后疼痛渐局限于右下腹,位置固定,拒按,恶寒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腹泻.体查:体温38.5℃,脉博88次/min,血压120/80 mmHg,神志清楚,体形偏胖,腹平软,麦氏点压痛、反跳痛明显,闭孔肌试验(-),结肠充气试验(-),腰大肌试验(-),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弱. 相似文献
4.
中医外治法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手术刺激、麻醉及腹部炎症等因素,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常出现胃肠功能紊乱,表现为腹胀、呕吐、排气排便障碍等症状。如何尽快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直接影响着手术效果及预后。近年来,本院外科采用针灸、中药灌肠、吴茱萸外敷等中医外治疗法对促进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效果良好,现将相关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病因及治疗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肢静脉性溃疡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外科疾病,是下肢静脉倒流性及回流障碍性疾病严重和难治的并发症之一,中医称"臁疮"、"老烂腿"[1],常见发病部位为小腿中下段前内侧面,即靴区"gaiter area",其次是内踝、外踝和足背区[2].有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史的老年人是下肢静脉性溃疡发病的高危人群[3].其发病率在人群中约为0.4%~1.3%,在下肢溃疡患者中,70%的患者罹患有静脉性疾病[4].下肢静脉性溃疡多迁延不愈,或愈合后又复发,是临床较为棘手的问题,现将近年来病因及治疗进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疏肝活血法时下肢缺血模型大鼠外周血管内皮祖细胞(EPC)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20只,模型组20只,假手术组10只.中药组和模型组均采用右下肢股动脉结扎及分支剔除术复制大鼠下肢缺血模型,假手术组仅暴露股动脉但不结扎股动脉及其分支.中药组术后按0.5 g·kg-1·d-1剂量灌服柴胡疏肝散合大黄座虫丸煎剂,连续7 d.检测各组术前1 d、术后第1、3、7天4个时间点大鼠外周血酶学指标肌酸激酶(CK)、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水平变化及双荧光阳性细胞[CD3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2+)]比例.[结果]术后模型组外周血酶学指标AST、CK、LDH、HBDH水平较假手术组均显著上升,术后第3、7天中药组各项酶学指标水平较模型组及术后第1天均显著下降(P<0.05).术后中药组和模型组反映EPC变化的CD34+、VEGFR2+双荧光阳性细胞比例较假手术组均显著升高(P<0.05),且中药组升高较模型组更为显著(P<0.05或P<0.01).[结论]疏肝活血法可有效地改善下肢缺血状态,其作用可能与其能增加外周血EPC数量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消瘤胶囊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影响.方法:对36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采用消瘤胶囊治疗,疗程2月.观察治疗前后血清MDA、SOD、GSH-Px变化情况.结果:失访4例,治疗前存在血清高MDA水平和低SOD、GSH-Px水平.治疗后MDA降低,SOD、GSH-Px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消瘤胶囊可调节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血清MDA、SOD、GSH-Px水平;推测拮抗氧自由基损伤可能是其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8.
9.
乳腺癌TAC与CAF方案新辅助化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TAC方案在可手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CT)中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对80例经粗针穿刺活检病理确诊的可手术乳腺癌患者进行NCT,设置CAF方案为对照组。TAC组(40例):多西紫杉醇75mg/m^2,静脉滴入,d1;吡柔比星40mg/m^2,静脉推注,d1;环磷酰胺500mg/m^2,静脉推注,d1。CAF组(40例):环磷酰胺500mg/m^2,静脉推注,d1;吡柔比星40mg/m^2,静脉滴入,d1;5-FU 600mg/m^2,静脉滴入,d1、d8。每21d为1个疗程,共2~4个疗程,4例锁骨上淋巴结阳性的ⅢC期患者因经2个周期的CAF变化不显著改用TAC方案而出组。结果:TAC组CR5例,PR28例,SD7例,RR为82.5%(33/40),降期率62.5%(25/40)。CAF组CR1例,PR22例,SD13例,RR为63.9%(23/36);降期率33.3%(12/36)。两组淋巴结转阴率分别为43.75%(14/32)和38.5%(10/26)。两组间在化疗临床疗效、降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上TAC组和CAF组除在脱发、白细胞毒性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AC在可手术乳腺癌治疗中疗效显著且耐受性良好,是优于CAF的NCT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渴疽洗方足浴治疗糖尿病足筋疽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糖尿病足筋疽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渴疽洗方(由大黄、乌梅、五倍子等组成)足浴疗法,对照组采用单纯换药疗法.14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临床综合疗效.[结果] (1)临床综合疗效方面:治疗组治愈37例,好转1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治愈34例,好转1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81.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在红肿消退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方面,治疗组均较对照组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渴疽洗方足浴治疗糖尿病足筋疽型,活血祛瘀与清热解毒并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