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3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19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34篇 |
内科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20篇 |
综合类 | 11篇 |
预防医学 | 8篇 |
药学 | 6篇 |
中国医学 | 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7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8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4篇 |
2007年 | 1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18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观察利用触发点疼痛原理对肱骨外上髁炎进行诊断及改善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01-01/2004-12玉溪市人民医院骨科门诊收治的肱骨外上髁炎患者35例。男24例,女11例,年龄23~65岁。对患者有肌筋膜触发点疼痛的部位反复针刺,每隔7~12天治疗1次。治疗两三次。辅助补充多种维生素和改善周围循环的药物3~6个月。并做肘外侧肌和内侧肌的牵张锻炼。疗程结束,按自拟疼痛评分标准进行疼痛评定,共分为6分,1分为无痛,6分为严重疼痛。结果:35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治疗后的平均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1.20±0.40),(4.40±1.03)分,t=16.8,P<0.001]。结论:肱骨外上髁肘外侧肌群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肱骨外上髁炎的主要原因,对受累肌肉进行触发点疼痛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疼痛,是一简易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4.
背景:以往研究对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病特点和临床治疗方面,有关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局部组织的理化环境变化及其作用的研究较少。目的:总结并讨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局部组织的理化环境变化及各种理化因子在肌筋膜疼痛中的作用。方法:由第一作者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0/2010)和Medline数据库(2000/2010),检索词分别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致痛因子、神经系统致敏、伤害性感受器"和"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algogenic substance,nervous system sensitization,nociceptors"。共检索到159篇文章,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共纳入30篇文章。从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局部理化环境变化及各种理化因子的作用两方面进行总结,对理化环境在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发病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介绍。结果与结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局部肌肉组织各种理化因子发生显著性变化,表现为各神经血管反应物质增多,炎症递质和致痛因子浓度明显升高。但是国内外对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理化环境变化及其作用的相关研究较少,了解仍不深入。 相似文献
5.
应用腰方肌筋膜触发点疼痛理论综合治疗腰腿痛:6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牵张和药物综合治疗改善腰方肌筋膜触发点疼痛患者症状的效果。方法:选自2003-03/2004-01云南省玉溪市中医院民族科收治的腰方肌触发点疼痛患者68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应用手法压榨和牵张受累肌肉,牵张前注射当归注射液于触发点处镇痛,同时给予改善周围循环的药物如三七、复方丹参片及少腹逐瘀汤加减口服等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33例,应用牵张前注射10 g/L利多卡因于触发点处镇痛。两组治疗后教会患者在家做自我牵张疗法并进行随访,对治疗前后的疼痛作自拟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前自拟评分总分为(3.54&;#177;1、19)分;治疗后为O分25例,1分5例,2分5例;治愈25例,显效5例,好转5例。对照组治疗前自拟评分总分为(3.55&;#177;1.08)分;治疗后为O分20例,1分3例,2分2例,3分8例;治愈20例,显效3例,好转2例和无效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5.5284,P<O.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腰方肌筋膜触发点疼痛,可以改善疼痛症状,增强肌肉力量,促进炎症吸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电刺激下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肌纤维的兴奋性和耐疲劳表现。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G1、CG2、CG3)和触发点组(TG1、TG2、TG3)。CG1和TG1测试刺激阈值强度和最大收缩力量(MCF)以及其最适刺激强度;CG2和TG2测试不同刺激强度下MCF的变化;CG3和TG3测试不同刺激频率下MCF的变化。钝性打击结合离心运动造模8周,恢复4周后将大鼠接入生物机能测试系统,给予肌纤维一系列电刺激,测量比较各组引起肌肉收缩的阈值强度、MCF、刺激强度和频率诱导的肌肉疲劳等指标。结果:TG1组引起肌肉开始收缩的阈值强度和最大收缩力量(MCF)的最适刺激强度比CG1组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TG1组与CG1组的MCF无显著性差异(P0.05)。TG2组电刺激引起的MCF第15、20次增量电刺激低于第1、5、10次增量,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TG2组电刺激引起的MCF第10、15、20次增量CG2组,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TG2组电刺激引起的MCF第1、5、10次增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TG2组电刺激引起的MCF第1、5次增量与CG2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TG3组电刺激引起MCF所需的刺激频率比CG3组低,呈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TG3组电刺激引起的MCF比CG3组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正常肌纤维相比,触发点肌纤维对电刺激反应更敏感,受到连续电刺激时更易疲劳。 相似文献
7.
8.
9.
躯干运动和负重时对足底支撑面侧向横移的姿势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本研究假设自主运动命令和姿势控制信号间有冲突,因此设计在附加重物和不同自主任务的同时给予足底一个模拟受滑的干扰(横移)来观察姿势变化并分析其是否受冲突命令或者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受试者在执行各种不同的自主任务时,随机给予足底支撑面一个左侧或右侧的横移干扰.这些不同的自主任务包括不负重静止站立、静止站立单手负重5kg、负重5kg站立并躯干静止侧屈15°、负重5kg动态地提重物和放重物5项任务.测量和分析下列参数:中心压力的侧位移(COP)、躯干和股部在冠状面上的角位移和腹内压(IAP).结果:干扰离开质量(向右)、始反应超射的幅度、达到终平衡的时间和达到平衡前COP位移的次数都增加,这种情况可以看作是为了再获得平衡的姿势反应效率降低,因此,如果质量的重力效果能对抗干扰,则再获得平衡的反应效率甚至可以被增进.结论:提重和负重是危害姿势反应效率的因素,因为提重和负重改变了重力效果,加大了对躯干的干扰.在动态条件下躯干的运动不是被横移干扰增强就是被横移干扰抵消,并没有显著地影响改变最终平衡位置姿势校正的效应.因此附加任务的同时给一个支持面上的横移干扰,姿势控制的效应可以被抵消.这个减低的效应可以引起脊柱周围结构的负荷增加和增加受伤的危险性.但是,在恰当地放置负重的位置时,反而可以增进躯干控制和协助恢复姿势平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