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红细胞磷脂各组分的改变及其对红细胞流变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主效液相色谱法对58例缺血性脑卒中,23例有脑动脉硬化症状的患者和26名健康人的红细胞膜膦脂各组分含量进行测定,并同时检测红细胞膜胆固醇含量,膜微粘度及红细胞变形能力。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红细胞膜总磷脂(TPL),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含量低于对照组,胆固醇(CHO)胆固醇与总磷脂比值(CHO/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难治性血液病后患者的常见死亡原因。方法 对我院采用HSCT治疗的117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移植后共死亡33例(28.2%),分别死于未成功植入2例,宿主排斥移植物反应(HGV)1例,肺部感染6例,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2例,复发22例。自体移植复发率为33.3%,明显高于异体移植的7.0%(P〈0.01)。结论 肿瘤复发和感染是HSCT后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异基因HSCT。 相似文献
3.
4.
5.
为探讨脑梗塞患者红细胞膜磷脂各组分对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58例脑梗塞患者和26名健康人的红细胞膜磷脂各组分进行了测定,并同时检测了其红细胞胆固醇含量及红细胞变形能力。结果表明,脑梗塞患者红细胞膜磷脂酸胆碱(PC)、磷脂酸乙醇胺(PE)含量降低,胆固醇(CHO)含量升高,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直线相关分析,膜PC与红细胞滤过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脑梗塞患者红细胞膜你在以PE、PC变化为主的磷脂代谢紊乱,膜PC异常可能是影响红细胞变形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H-2半相合小鼠CD34 细胞和TK T细胞混合移植急性GVHD模型.方法自亲代雄性代鼠骨髓分离CD34 细胞,同时取脾脏T细胞转染tk基因,两者移植雌性F1受鼠,每只输入CD34 细胞和TK T细胞分别为1.0×105和1.0×107.单纯照射组和CD34 细胞组作对照.结果CD34 TK T细胞组均发生急性GVHD,生存时间13.3±1.2天,受鼠死亡前外周血白细胞1.76±0.25×109/L,病理表现与单纯照射组明显不同.单纯照射组小鼠生存时间6.5±0.8天,与CD34 TK T细胞组比较,P<0.05.CD34 细胞组和CD34 TK T细胞组小鼠外周血检查可见Y染色体.结论H-2半相合CD34 细胞和TK T细胞混合移植能建立急性GVHD模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方法选择HLA-A、B、DR位点完全相同的同胞作为供者,对13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allo-SCT,其中急性白血病10例,慢性白血病2例,恶性淋巴结瘤1例.采用BUCY预处理方案7例,TBI CY预处理方案4例,非清髓预移植方案2例.输入CD34细胞数(4.6~11.4)×106/kg.患者均用环孢菌素A加甲氨蝶呤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结果 11例清髓性移植患者移植后9~19天外周血白细胞≥1.0×109/L,14~34天血小板≥20×109/L.移植后4例死于移植相关并发症,9例完全缓解,中位生存期26(8~73)个月.结论 allo-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8.
手助的腹腔镜脾切除术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本文报道用手助技术完成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1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2.5h完成手术,术中出血少。3天之内恢复。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操作安全、手术时间缩短,并使腹腔镜技术切除较大脾脏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
10.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红细胞膜磷脂各组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红细胞膜磷脂组分的高效液相测定方法。方法选用 Spherisorb硅胶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甲醇-85%磷酸(100:10:1.8V/V/V),波长203nm。结果4分钟内完全分离膜的四种磷脂组分磷脂酰丝氨酸(PS)、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胆碱(PC)和神经鞘磷脂(SM),最低检出限为1μg/ml,至少在4μg-2000μg/ml范围内标准品浓度与峰面积积分值呈线性关系,PS、PE、PC、SM的回收率分别为98.1±2.3%、99.8±0.7%、99.4±1.8%、90.6±2.2%。结论本法适于临床检测和科研探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