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了解遂宁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内患者及其环境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AB)耐药性与同源性,为预防AB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测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我院ICU患者医院感染检出的所有AB共计44株(患者组)及同期其环境及工作人员手分离出的所有AB共计35株(环境组)的药敏结果,采用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式反应(ERIC-PCR)技术进行同源性分析,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AB耐药情况,聚类分析判定其同源性。结果患者组AB检出率为9.98%(44/441),环境组检出率为11.95%(35/293)。患者组对各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其中最低的为复方新诺明(63.64%),环境组耐药率最低的为妥布霉素(37.14%)。比较两组菌株耐药率,头孢曲松(χ2=8.663;P=0.013)、妥布霉素(χ2=11.486;P=0.001)、庆大霉素(χ2=6.767;P=0.034)、左氧氟沙星(χ2=14.472;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AB可分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暴发的原因,查找传染源与传播途径,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某院ICU2018年1—2月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及ICU环境卫生学监测,采取综合措施控制暴发流行。结果该院ICU短时间内10例患者发生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其中B08、C08、A02床患者标本检出的AB药敏结果相同,为一疑似克隆株;C09、B09、A03床患者标本检出的AB药敏结果相同,为另一疑似克隆株。通过环境卫生学监测,分别从输液泵、床头桌、床栏、输液塔、护理桌、监护仪、手消架、设备塔、床尾手摇、医务人员随身用品的标本中检出了类似的AB克隆株,采取综合控制措施后,未再出现新发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病例,于3月5日从环境及医务人员手的标本中未再分离出耐药AB。结论 ICU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差及环境消毒不彻底是导致此次医院感染暴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综合呼吸道管理对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集自2010年4月至2011年6月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90例,其中采用综合呼吸道管理45例为干预组,因患方原因而呼吸道管理不完善45例为对照组,分别统计住院时间、预后、抗生素使用时间等指标。结果干预组平均住院时间10.32 d,其中家属签字出院2例,肺炎治愈好转出院43例;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11.52 d,其中家属签字出院16例,肺炎治愈病情好转出院29例,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5)。两组好转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干预组平均使用抗生素9.50 d,对照组使用11.01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出院、入院评分差值,干预组为4.3分,对照组为2.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结论进行综合呼吸道管理可以改善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预后,减少抗生素使用,有利于卒中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XDRAb)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分布情况,为临床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泸州市中医医院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的102株鲍曼不动杆菌(Ab),检测其耐药情况.提取Ab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型分布情况.结果 分离的102株Ab为XDRAb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20例,检测其血浆Hcy水平,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进行全脑血管造影评估颅内血管情况。结果脑梗死患者多存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颅内大动脉(颈内动脉颅内段、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Hcy水平高于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及后循环系统粥样硬化患者(P〈0.05)。而且大动脉粥样硬化随着Hcy水平的升高而更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多存在粥样硬化斑块,血浆Hcy水平与颅内动脉(尤其是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存在正相关关系,血浆Hcy可能是颅内大动脉粥样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7.
8.
9.
嗜酸性肉芽肿为郎罕氏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langerhans'cell histiocytosis,LCH)的一种,LCH为一组原发性郎罕氏细胞多克隆异常增生的非肿瘤性质的疾病~([1]),临床少见.我科近日收治患儿1例,累及眼眶.考虑到小儿对失血耐受力弱,病变累及较深,手术时间长,给予介入栓塞肿瘤供血动脉后再行肿瘤刮除术,术中出血明显减少,且刮除彻底.现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前交通动脉瘤栓塞治疗的经验。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8月,23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行动脉瘤内栓塞治疗。其中4例在导丝或导管保护动脉瘤颈情况下行栓塞治疗;1例术中导丝刺破动脉瘤,继续快速填塞至动脉瘤完全栓塞;1例栓塞后弹簧圈突入载瘤动脉,行A1-A2段支架后置入。结果 23例患者手术技术成功率100%。术后即刻造影,动脉瘤完全栓塞11例,>90%栓塞8例,<90%栓塞4例。支架后置入患者术后出现脑梗死,经治疗1个月后康复出院。所有患者临床随访6~24个月,未见再出血。16例患者行全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成像复查,动脉瘤未见复发,其中3例>90%栓塞、2例<90%栓塞患者动脉瘤完全闭塞。结论弹簧圈栓塞治疗前交通动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但其技术难度相对较大,需要细致操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