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脑梗死后认知功能损害与血尿酸水平的关联性。方法:纳入脑梗死患者211例,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测评判断有无认知损害,比较有(无)认知损伤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差异,同时根据血尿酸水平,进行高尿酸血症患者与非高尿酸血症患者发生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对危险度评价。结果:无认知损害与有认知损害患者血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尿酸血症患者相对于非高尿酸血症患者发生脑梗死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对危险度为1.31,95%CI(1.16,1.47)。结论:脑梗死后存在高尿酸血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危险性增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生活事件刺激及睡眠质量对脑梗死发病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其对脑梗死严重程度及 卒中后情绪障碍的影响。 方法 入组新发脑梗死患者与非脑梗死患者(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分析脑梗死 的危险因素,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进行病前1个月睡 眠质量评价,生活事件量表(Life Event Scale,LES)进行病前生活事件刺激量评估,并在患者住院 第一周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价情绪障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 ADL)评价发病严重情况。 结果 共纳入脑梗死组95例,对照组85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脑梗死组的生活事件量表得分 显著高于对照组[6.00(14.00)vs 0.00(6.25),P <0.001],其中负性生活事件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6.00(16.00)vs 0.00(3.25),P <0.001];PSQI总得分脑梗死组高于对照组[8.50(7.00)vs 6.00(6.5), (P =0.007)],其中有5项睡眠质量因子分别为主观睡眠质量(P =0.021)、睡眠潜伏期(P =0.034)、 睡眠持续性(P =0.002)、睡眠紊乱(P =0.023)、白天功能紊乱(P =0.012)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 组;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负性事件[比值比(odds ratio,OR)1.054,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03~1.108,P =0.038)、睡眠持续性(OR 1.601,95%CI 1.133~2.264,P =0.008)及舒 张压(OR 1.037,95%CI 1.006~1.069,P =0.019)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另外,在脑梗死患者中,病 前睡眠障碍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得分较无睡眠障碍者显著增高[9.00(15.00)vs 0.00(8.00), P =0.047]。 结论 生活事件、睡眠障碍均对脑梗死发病率有影响,其中负性生活事件、睡眠持续性、舒张压高 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病前睡眠障碍有可能引起更严重的卒中后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回顾性调查研究探讨脑梗死患者的基线情况与其静脉溶栓早期疗效的关系,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为静脉溶栓治疗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以深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49例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基线资料,以NIHSS评分的差值作为结局变量将患者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分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早期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溶栓后1h有效62例(24.90%),溶栓后24h有效118例(47.39%),溶栓后第7天有效165例(66.27%)。溶栓1h有效组房颤史比例、溶栓前NIHSS评分明显均低于无效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既往房颤史、溶栓前NIHSS评分是静脉溶栓1h后影响神经功能恢复的独立因素。溶栓24h后有效组发病至溶栓的时间(onset to treatment,OTT)、房颤史比例、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前血糖水平均低于无效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OTT、房颤史、溶栓前血糖水平、溶栓前NIHSS评分是静脉溶栓24h后影响神经功能恢复的独立因素。溶栓7d后有效组OTT、溶栓前NIHSS评分均低于无效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OTT、溶栓前NIHSS评分是静脉溶栓7d后影响神经功能恢复的独立因素。结论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有效率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升高。房颤史、溶栓前血糖水平、溶栓前NIHSS评分、OTT是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以深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入院后按照常规行抗血小板、降脂、脑保护、对症等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尤瑞克林静滴,对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7 d、14 d,2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联合尤瑞克林能促进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全天麻胶囊对高血压患者脑血流的影响.方法 将69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患者接受全天麻胶囊配合降压药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用降压药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0d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颅内血管血流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愈12例、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2%,对照组分别为7例、12例、6例、8例、75.8%,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40,P<0.05).治疗20d后,对照组MCA、ACA、PCA、BA、VA平均流速与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MCA、ACA、PCA、BA、VA平均流速均低于对照组(t=-2.65、-2.44、-3.92、-3.31、-4.68.均P<0.05).结论 全天麻胶囊配合降血压药较单用降压药治疗能显著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脑血流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不同病因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早期疗效及出血转化风险,为不同病因脑梗死静脉溶 栓治疗提供参考和依据。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5年9月-2019年9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接受rt-PA静脉溶栓的 连续性急性脑梗死患者,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并根据中国缺血性卒中分型(Chinese Ischemic Stroke Subclassification,CISS)标准进行病因分组。临床有效定义为溶栓后较溶栓前NIHSS评分下降≥4分或 NI HSS评分降至0分。分析不同病因患者静脉溶栓后24 h和7 d的有效率及24 h出血转化的风险。 结果 共纳入283例患者,静脉溶栓后24 h有效例数共129例(4 5.58%),其中穿支动脉疾病 (penetrating artery disease,PAD)组35例(63.64%)、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rge-artery atherosclerosis, LAA)组70例(54.69%)、病因不确定(undetermined etiology,UE)组10例(45.45%)、其他病因(other etiology,OE)组3例(23.08%)、心源性(cardiogenic stroke,CS)组11例(16.92%)。组间比较,PAD组有 效率明显高于UE组、OE组、CS组,P值分别为0.015、0.008、0.004;LAA组有效率明显高于UE组、OE组、 CS组,P值分别为0.032、0.011、0.009;UE组有效率明显高于OE组、CS组,P值分别为0.031、0.019。溶 栓7 d有效例数共193例(68.20%),其中PAD组有效率明显高于CS组(72.73% vs 58.46%,P =0.009)。 溶栓7 d后≤55岁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80岁患者(76.11% vs 55.56%,P =0.013)。共有23例出现出 血转化(8.13%),PAD组出血转化率(1.82%)明显低于LAA组、OE组、UE组、CS组,P值分别为0.025、 0.018、0.004、0.001;CS组出血转化率(18.46%)明显高于LAA组、OE组、UE组,P值分别为0.005、 0.012、0.021;≥80岁患者出血转化率明显高于≤55岁患者(14.81% vs 6.19%,P =0.002)和55~79岁 患者(14.81% vs 8.39%,P =0.006)。 结论 不同病因脑梗死患者早期溶栓有效率和出血转化风险有差异,穿支动脉疾病组溶栓早期有 效率较高,出血转化风险低;心源性组患者早期有效率较低,出血转化风险相对较高;患者越年轻, 溶栓效果越好,出血转化风险越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 将躯体症状、情感症状及负性事件三者结合,编制一份适合在综合医院实施的躯体形式障 碍筛查量表并进一步验证其信度、效度。 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参考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中躯体形式障碍的诊断标准(第3版)(C h i n e s e Classification of Mental Disorders,third edition,CCMD-3)、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10躯体形式障碍诊断标准,结合临床经验构建躯体形式障碍三维度量表模型,包括 躯体症状、负性情感、负性事件3项条目,并进行预调查条目分析和验证预问卷模型,形成躯体形式 障碍筛查量表(简称Neuro-11)。对2014年6月-2016年6月就诊于深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461例 患者进行基本资料、躯体形式障碍筛查量表、广泛性焦虑量表(the seven-item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scale,GAD-7)、9项患者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的调查及测评,精神 科医师根据ICD-10躯体形式障碍诊断标准进行电话访谈诊断,诊断结果为躯体形式障碍诊断的金标 准。分析各人口学特点的得分情况,通过ROC曲线分析该量表的临界值,分析量表的内部信度及效标 效度,分析量表3个维度之间的关系。 结果 Neuro-11包含3个维度及11个条目,3个维度分别为躯体症状、负性情感及负性事件。当量表得 分≥10分时,可认为患者有躯体形式障碍倾向,所对应的敏感度为0.88,特异度为0.72。Neuro-11的内 部一致性Cronbach α系数为0.73,分半信度系数为0.68;并且随着Neuro-11的得分升高,GAD-7、PHQ-9 的得分也升高。 结论 综合医院躯体形式障碍筛查量表的三维理论合理,对躯体形式障碍的诊断价值良好,具有 良好的信度、效度,并且可作为躯体形式障碍严重程度的衡量工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到深圳市人民医院治疗的80例HICH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治疗期间进行持续颅内压监测。比较两组应用甘露醇疗程及每日使用量、肾功能损害、电解质紊乱发生率、预后良好率、预后不良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应用甘露醇疗程为(8.92±1.38)d,每日使用量为(770.73±89.89)g;对照组患者应用甘露醇疗程为(12.02±1.75)d,每日使用量为(1587.28±145.35)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97、-30.218,P0.05)。观察组患者的肾功能损害(10.0%,4/40)、电解质紊乱发生率(17.5%,7/40)明显低于对照组肾功能损害(27.5%,11/40)、电解质紊乱发生率(40.0%,1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应激性溃疡、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57.5%,23/40)明显高于对照组(25%,10/40),观察组预后不良率(12.5%,5/40)明显低于对照组(32.5%,13/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HICH患者进行持续颅内压监测并指导临床治疗可使甘露醇使用更加合理,从而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在静脉应用巴曲酶的同时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连续监测责任血管,是否可通过其超声波的理化效应增强巴曲酶预防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IS)的疗效.方法 100例连续纳入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及静脉巴曲酶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在巴曲酶治疗时应用TCD连续监测责任血管.除去失访患者,最终对照组47例及观察组43例患者纳入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基线特征、治疗后3 d的血纤维蛋白原值、治疗后1周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PIS发生率;最后应用多因素分析探讨在静脉应用巴曲酶的同时使用TCD连续监测责任血管是否是预防PIS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1周的血纤维蛋白原值、NIHSS评分、1周内PIS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33、0.002、0.049);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在静脉应用巴曲酶的同时使用TCD连续监测责任血管是预防PIS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在静脉应用巴曲酶治疗的同时使用TCD对责任脑血管连续监测1 h能够增强巴曲酶的降纤作用,有效减少PIS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