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08篇 |
免费 | 21篇 |
国内免费 | 1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篇 |
妇产科学 | 31篇 |
基础医学 | 11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73篇 |
内科学 | 30篇 |
神经病学 | 73篇 |
特种医学 | 6篇 |
外科学 | 17篇 |
综合类 | 142篇 |
预防医学 | 57篇 |
眼科学 | 4篇 |
药学 | 39篇 |
中国医学 | 44篇 |
肿瘤学 | 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14篇 |
2012年 | 30篇 |
2011年 | 30篇 |
2010年 | 26篇 |
2009年 | 26篇 |
2008年 | 30篇 |
2007年 | 56篇 |
2006年 | 35篇 |
2005年 | 30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22篇 |
2002年 | 17篇 |
2001年 | 24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6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75年 | 3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观察二黄散对CINⅠ,CINⅡ合并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状病毒(HPV)感染患者血清中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4和IL-10的影响。方法用定量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用二黄散治疗前后血液中IFN-γ,TNF-α,IL-4和IL-10变化情况。结果 CINⅠ,CINⅡ合并高危型HPV感染患者用二黄散治疗后,IFN-γ,TNF-α升高,IL-4,IL-10下降。结论二黄散能使高危型HPV感染者Th1类细胞因子升高,Th2类细胞因子降低,使细胞免疫占优势,从而有利于病毒的清除。 相似文献
3.
富阳市小型炼铜厂周围土壤和稻谷中铜、锌、镉含量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 ,小型炼铜企业利用废渣和矿渣混合进行土法炼铜 ,在浙江部分农村十分流行 ,而重金属污染导致一系列健康损害已众所周知 ,为了解小型炼铜企业对周围环境和当地人群的危害 ,选取某乡一小型炼铜企业对周围土壤环境和农田中稻谷重金属进行检测 ,旨在明确对当地人群的危害程度。材料与方法1 样本 在距该厂东西南北各 5米处农田中取土样 4份 ,编为 1、 2、 3、 4号 ,东、西农田中取稻谷 2份 ,编为 1、 2号。2 方法 试剂包括硝酸 (优级纯 ,浙江临平化工试剂厂 )、硫酸 (优级纯 ,浙江临平化工试剂厂 ) ,应用BFS2 10 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 相似文献
4.
5.
6.
例1.患者24岁,住院号193235。1985年9月7日因妊娠合并高血压及心律不齐入院。患者孕1产0末次月经1985年2月J9日,预产期1985年11月26日。早孕时血压150~160/100mmHg,以降压药治疗。20孕周后经常出现发作性头痛、头晕、心悸,气短及盛汗,活动后加剧.血压曾达180/120mmHg。入院检查:P100次/分,Bp250/160mmHg,心肺正常,腹软。宫底位于脐上3横指处,臀位,胎心好。血尿化验正常。眼底动脉血管稍细。诊断:妊娠合并高血压病。入院后给予镇静降压治疗,效果不明显。血压波动在130~250/90~170mmHg 之间。血压骤升时伴有剧烈头痛,心悸,面色潮红,大汗淋漓,频发早搏等。降压药物对控制发作无效,疑患嗜铬细胞瘤。B 超检查提示右肾上腺有一9×8cm 之实性肿物。尿儿茶酚胺定性,两次阴性,一次弱阳性;24小时尿3—甲氧—4—羟基苦杏仁酸(VMA)定量72.7μmol(14.4mg)〔我院正常值为20~65μmol(4~13mg)〕,遂诊断为妊娠合并嗜铬细胞瘤。30孕周时改用酚苄明治疗,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早期血液凝血和纤溶相关标志物进行动态分析,探讨其与迟发性脑缺血(DCI)之间的关系,尝试从临床角度阐述微血栓形成机制在DCI发生发展中可能的潜在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北京天坛医院发病3 d内的aSAH住院患者165例。入院后按照统一标准化方案分别采集患者入院时、发病后(4±1)、(7±1)、(10±1)、(13±1)d的血液样本,记录DCI患者及非DCI患者各时间点的部分血液凝血[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原定量和vWF活性]及纤溶相关标志物参数(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PT、APTT、纤维蛋白原水平通过凝血酶测定,D-二聚体含量通过乳胶光度法测定,vWF抗原定量和vWF活性检测分别采用vWF抗原检测试剂盒和vWF活性检测试剂盒,并对两组间不同时间点各参数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DCI发生率为31.5%(52/165)。凝血及纤溶标志物相关结果显示,DCI患者在aSAH后早期即出现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原含量和活性升高,并在发病后(7±1)d达到高峰,DCI患者vWF抗原及活性水平较非DCI患者更高,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873、5.784,P值分别为0.017、0.021),同时vWF抗原及活性水平与时间相关(F值分别为105.448、89.141,均P<0.01),且存在组别与采样时间之间的交互效应(F值分别为9.525、10.114,P值分别为0.022、0.016)。此外,DCI与不同采样时间对PT、APTT、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等水平无明显影响(均P>0.05),并且两组别与时间不存在交互作用(均P>0.05)。结论DCI患者vWF抗原含量及活性明显高于非DCI患者,提示可能存在微血栓形成,动态监测vWF抗原含量及活性有助于早期发现DCI。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静脉使用头孢曲松钠后产生的假性胆囊结石的原因及其转归。方法:2007年4月~2009年11月我院小儿科静脉使用头孢曲松钠的住院患儿,用药前行常规腹部B超检查,用药5~7d后均复查胆系B超,发现13例胆囊异常改变的患儿。停用头孢曲松钠后分别于1周、2周、1月后B超复查,并记录结果。结果:13例患儿中,表现为胆囊沉积物3例,胆囊泥沙样结石4例,胆囊内软结石6例。停药后复查,1周后胆囊内异常回声自行消失的5例,2周后自行消失的7例,1月后自行消失的1例。随着用药的停止,大部分胆囊内异常回声都能在2周内自行消失,以胆囊内沉积物消失最快。结论:静脉使用头孢曲松钠后会产生假性胆囊结石,停药后大多在短期内自行消失,完全恢复正常。超声医生应对此种假性胆囊结石的声像图表现和转归有充分的认识,定期监测,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不同来源植骨块在中老年人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和对颈脊髓损伤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不同类型植骨块在中老年颈椎双开门椎管扩大术应用情况。本组86例,年龄45~73岁。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采用自体骨27例,异体无机骨17例,羟基磷灰石人工骨41例,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并自体骨1例。结果 全部病例经3~62个月随访观察,术后脊髓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恢复,无关门情况。结论 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颈椎OPLL及颈椎过伸性损伤等有效方法;人工骨在减少病人痛苦、减少术中操作步骤等方面优于自体髂骨和异体无机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