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丹酚酸B (Sal B)对氧化应激介导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s)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大鼠BMSCs培养鉴定后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氧化应激组、低浓度Sal B+H2O2组、中浓度Sal B+H2O2组和高浓度Sal B+H2O2组。应用MTT、流式细胞仪(FCM)及Hoechst标记的方法检测Sal B对氧化应激介导的细胞活性下降以及凋亡效应的影响;通过DCF荧光染色的方法检测过氧化氢及Sal B对细胞内活性氧生成的影响;用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检测p-ERK1/2表达情况。结果: MTT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Sal B共处理BMSCs 24 h能够提高氧化应激情况下的细胞活性,其中中浓度组的作用更为明显。Hoechst标记以及FCM检测的结果表明:10 μmol/L Sal B处理能够提高细胞活性,减少凋亡数。正常组细胞的DCF阳性细胞率为28.7%±8.1%,经500 μmol/L H2O2刺激24 h后,阳性细胞数急剧上升,高达86.9%±12.4%。而10 μmol/L Sal B处理 组的上升不明显,仅有42.1%±10.8%。由此可见,Sal B处理可以减少细胞内活性氧的生成;细胞在氧化应激的条件下p-ERK1/2在15 min内开始上调,持续120 min。而这种上调经10 μmol/L Sal B处理可以有效降低,同时Sal B可以降低细胞基础的p-ERK1/2表达。结论: Sal B 增强BMSCs抗氧化应激能力从而减少H2O2刺激引起的细胞凋亡,其保护机制可能与参与调节凋亡相关信号通路MEK/ERK1/2和抑制细胞内活性氧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低浓度H2O2预处理对高浓度H2O2引起骨髓间质干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经体外培养扩增、纯化、鉴定.BMSC分别被暴露于0,50,100,200,300,400,500 μmol/L H2O2,流式细胞仪(FCM)检测不同浓度H2O2处理对BMSC细胞凋亡的影响.然后分别用20 μmol/L ,50 μmol/L,100 μmol/L H2O2预处理24 h,用FCM和Hoechst33324染色观察低浓度H2O2预处理对高浓度H2O2引起骨髓间质干细胞凋亡的影响, RT-PCR检测不同浓度H2O2预处理组BMSC Caspase-3和Bcl-2基因的表达.【结果】 BMSC经体外培养扩增、流式细胞仪鉴定,符合其表面标志,FCM检测凋亡显示:H2O2呈浓度依赖性诱导BMSC凋亡,且50 μmol/L H2O2预处理可降低500 μmol/L H2O2诱导的BMSC凋亡率;Hoechst33324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BMSC染色质分布均匀,为弥散均匀的低强度荧光;500 μmol/L H2O2组BMSC胞核呈浓染致密的固缩形态或颗粒状荧光;50 μmol/L H2O2预处理组所致的凋亡细胞数明显少于500 μmol/L H2O2处理组所引起的细胞凋亡数,100 μmol/L H2O2预处理组所致的凋亡细胞数与500 μmol/L H2O2处理组比较无明显差异、RT-PCR结果显示50 μmol/L H2O2预处理组与单独使用500 μmol/L H2O2处理组比较,其BMSC的Bcl-2表达增加和Caspase-3基因表达降低(P < 0.05),100 μmol/L H2O2预处理组与单独使用500 μmol/L H2O2处理组比较,其BMSC的Bcl-2、Caspase-3表达无明显差异(P > 0.05)。 【结论】 低浓度H2O2预处理对BMSC凋亡具有适应性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H2O2预处理使BMSC Bcl-2基因表达增加和Caspase-3基因表达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3.
炎症细胞因子网络与疾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表明,以IL-1、IL-6及TNF-α为代表的炎症细胞因子网络介导和参与许多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近年对炎症细胞因子网络的调节机制及其与疾病的关系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本文介绍了有关这方面的一些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高原低氧下IL-1β、IL-6含量变化及其意义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不同海拔水平生活的正常人外周血IL - 1β、IL - 6的血清水平 ,探讨细胞因子网络与高原低氧适应及某些高原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 4 0 5 0m、310 0m、2 30 0m(对照组 )海拔水平生活的正常人外周血IL - 1β、IL - 6血清水平及不同海拔水平 4 0岁以上和以下正常人血清IL - 6含量。结果 在 4 0 5 0m生活的正常人IL - 1β的含量高于对照组 (p<0 .0 5 ) ,IL - 6的含量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在 30 10m生活的正常人IL -Iβ的含量亦高于对照组 ,但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IL - 6的含量亦高于对照组 ,但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高原低氧情况下 ,以IL - 1β、IL - 6为代表的细胞因子网络发生了变化 ,这种改变可能参与了高原低氧适应及某些因高原低氧引发的疾病的致病过程 相似文献
5.
不同海拔大鼠垂体ACTH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不同海拔下大鼠腺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细胞超微结构和内分泌功能的变化 ,探讨ACTH在机体对低氧应激反应中的作用 ,以及低氧和大鼠ACTH细胞分泌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 170 0m、310 0m、4 0 5 0m三组 ,分别运至高原相应海拔地区 12天后 ,用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及电镜方法观察各组大鼠垂体ACTH细胞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 (170 0m组 )大鼠垂体远侧部ACTH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内激素相对含量与 310 0m组、4 0 5 0m组相比均降低 (P <0 .0 1) ,而 310 0m组与 4 0 5 0m组之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电镜下 310 0m和 4 0 5 0m组较对照组ACTH细胞分泌颗粒明显变大变多 ,且粗面内质网、线粒体等细胞器有所增加 ,核仁和胞浆也有相应变化。结论 低氧程度不同时 ,垂体ACTH内分泌细胞的内分泌功能和超微结构有一定的变化规律。提示ACTH可能是参与高原反应的重要生理和病理体液因子 ,并在短期高原低氧应激反应中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7.
本工作选用健康Wistar大白鼠,由平原(海拔5m,上海),直接引入高原低氧环境(2260m和3460m),用放射免疫分析法9RIA)分析了大鼠进入高原低氧环境后,在急性低氧反应期和慢性低氧习服期,中枢中脑区内生长抑素(GHRIH)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大鼠在急性低氧应激反应期,与平原对照组相比,GHRIH降低非常显著(P<0.01),在30天慢性低氧习服期,1-3d升高显著(P<0.01),3-7-15d持续性降低(P<0.01),15-30d趋于回升(P<0.05)。中脑区内GHRIH的这种动态变化可能在低氧性生理反应的调节中有重要的生物意义。 相似文献
8.
藏药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藏医药学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枝奇葩,是藏族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宝贵结晶。藏药是藏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中国,更因其独特的疗效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引起广泛的注意。随着医药工业的快速发展,藏药内在的科学性和实践的有效性正在被人们逐步认识,藏药的发展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丹酚酸B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影响和潜在机制。 方法:参照Allen法制作SD大鼠T9脊髓节段急性损伤模型,按给予Sal B剂量的不同分组.各组用比色法检测髓过氧化物酶的活性,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损伤脊髓节段基质金属蛋白酶1和c-Fos的表达情况,用干湿重法评价损伤脊髓的水肿程度,并采用BBB评分评价脊髓损伤后14天内大鼠的运动功能恢复。接着将50只急性脊髓损伤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给予Sal B和依那西普的不同处理,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脊髓损伤节段肿瘤坏死因子-α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 结果:损伤后4小时髓过氧化物酶活性检测显示,经Sal B处理组MPO活性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MPO活性下降在高剂量组(20mg/kg组)最明显,统计学分析P<0.05。损伤后1天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Sal B处理组比PBS对照组MMP-1表达减少,c-Fos表达下调,高剂量组(20mg/kg组)与PBS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后3天Sal B治疗组水肿程度较PBS组低,高剂量组(20mg/kg组)与PBS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Sal B组高剂量组(20mg/kg组)和PBS对照组之间的BBB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RT-PCR和Western blot均显示,Sal B+ etanercept治疗组与Sal B或etanercept单独应用组相比,其对TNF-alpha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下调作用更显著(P<0.05)。 结论: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用Sal B处理能减轻脊髓细胞损伤,促进大鼠运动功能障碍的恢复。实验提示Sal B可能通过降低MMP-1、c-Fos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而起到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并且Sal B减轻脊髓损伤的作用与其剂量呈正相关性,提示丹酚酸B能减少急性脊髓损伤后相关细胞因子对组织的伤害而发挥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氯化钴(CoCl2)诱导的PC12细胞缺氧损伤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PC12细胞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CoCl2处理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处理组、rhEPO+CoCl2处理组.应用MTT,乳酸脱氢酶(LDH),流式细胞术(FCM)及Hoechst33258染色法检测rhEPO对氯化钴诱导的细胞活性下降及凋亡的影响.通过逆转录PCR(RT-PCR)法检测Survivin表达情况.结果 MTT结果显示rhEPO预处理能够提高PC12细胞活力,0.6 mmol/L CoCl2单独处理组细胞存活率仅为(43.07±5.9)%,rhEPO处理24 h后细胞存活率上升明显至(77.89±3.4)%(P<0.01).LDH检测,FCM及Hoechst33258结果表明CoCl2处理能诱导PC12细胞损伤及凋亡,而预先采用2 U rhEPO处理PC12细胞可抑制CoCl2的细胞毒性作用,减少细胞缺氧性损伤及凋亡.RT-PCR显示rhEPO处理组PC12细胞Survivin表达较CoCl2处理组明显升高.结论 EPO处理能抑制CoCl2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其细胞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上调PC12细胞的Survivin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