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示踪成像( DTT)融合神经导航联合术中皮层电刺激技术在手术治疗颅内运动区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运动区肿瘤患者(其中胶质瘤19例,脑膜瘤8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脑脓肿1例)。术前行MRI薄层扫描,DTT,并在导航仪上进行影像融合,了解肿瘤及锥体束相对关系,设计手术入路。术中在导航引导下定位肿瘤,锥体束;术中皮层电刺激定位功能区并实时定位肿瘤周围脑功能边界,显微镜下切除肿瘤。结果胶质瘤中全切除15例,次全切除3例,大部分切除1例,脑膜瘤及海绵状血管瘤均全切除。术后5例出现一过性肌力下降,术后1个月肌力恢复。其余术后与术前相比肌力有所提高或基本相似。术后3~6个月随访,所有患者肌力水平与术前比较均有好转或不变。结论磁共振、纤维示踪融合导航,结合皮层电刺激技术,可实现最大程度切除运动区肿瘤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护脑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前,手术仍是脑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如何在最大范围切除肿瘤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神经功能,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是神经外科医生面临的一个挑战。肿瘤浸润生长及占位效应可导致脑功能区变形及重建,单纯解剖学定位不能满足对神经功能保护的要求。随着MRI技术的发展,脑功能定位成为可能,特别是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imaging,DTI)可以对脑白质纤维束走形进行示踪。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复发性脑胶质瘤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3年01月至2016年03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43例复发性脑胶质瘤患者临床资料,所有入组患者均符合脑胶质瘤诊断标准,复发后经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检查均诊断为原发肿瘤体积增大或出现新发肿瘤病灶;根据随机法将所有入组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20例,行单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观察组23例,行SRT+替莫唑胺治疗(TMZ)。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两组患者2年内累积生存情况,观察组间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α=0.05为检验标准。结果:观察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整体优于对照组,有效率及局部控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高于对照组(95.65% vs 80.00%)。观察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2个月(95%CI:7.802~12.963),对照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95%CI:5.019~9.689),两组中位生存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40.00% vs 43.48%,P>0.05)。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复发性脑胶质瘤疗效显著、安全,对提高患者生存率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脑运动区小病变(直径<3 em)的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4例脑运动区小病变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前评估心理状态,检查肢体肌力,分析影像学特点,设计手术方法.根据手术方法分组,单纯手术组包括轴外病变10例,采用导航引导下手术切除;监测组包括轴内病变18例,采用导航引导加神经电生理监测下手术切除;唤醒组包括轴内病变16例,采用导航引导、电生理监测及术中唤醒下手术切除.结果 单纯手术组均全切;监测组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7例;唤醒组全切除12例,次全切除4例.监测组和唤醒组的全切率及次全切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纯手术组中2例术后3d肌力下降,3周后恢复;监测组6例肌力下降,治疗后1例未恢复;唤醒组5例肌力下降,治疗后2例未恢复;治疗后肌力未恢复病人的病理结果均为Ⅲ~Ⅳ级星形细胞瘤;监测组与唤醒组在肌力下降程度及恢复情况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脑运动区小病变病人,根据病人心理状态、病变影像学特点等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