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4篇 |
免费 | 8篇 |
国内免费 | 14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24篇 |
内科学 | 4篇 |
皮肤病学 | 15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4篇 |
综合类 | 70篇 |
预防医学 | 9篇 |
药学 | 36篇 |
中国医学 | 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22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鼠正常血糖脑缺血及高血糖脑缺血时p38MAPK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p38MAPK与脑缺血及高血糖脑缺血损害的关系。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3组:(1)高血糖脑缺血组(简称高血糖组,20只),于脑缺血术前30min尾静脉注射25%葡萄糖(4g/kg);(2)正常血糖脑缺血组(简称正常血糖组,20只),于脑缺血术前30min尾静脉注射等量18%D-甘露醇;(3)手术非缺血性对照组(10只)。采用双侧颈动脉结扎和放血法在高血糖组和正常血糖组制造全脑缺血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与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技术对比检测缺血30min,再灌注1、3、6h各时间点脑组织p38MAPK表达。结果对照组海马CAI区、CAIII区,未见p38MAPK阳性神经元;免疫组化在CAI区和CAIII区,在缺血30min,再灌注13、、6 h不同时间点高血糖组阳性细胞数与正常血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可见正常血糖组和高血糖组脑缺血30min,再灌注1、36、h时激活的p38MAPK蛋白明显增加,高血糖组灰度比值(分别为7.25±1.91、8.64±2.41、9.58±2.98、12.00±3.01)与正常血糖组(分别为6.68±1.51、7.92±1.75、8.34±2.00、9.02±2.27)比较,p38MAPK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时p38MAPK被激活,参与缺血性损伤的发生,但高血糖并不能明显增加p38MAPK的总量,故在高血糖加重脑缺血性损伤中p38MAPK可能不发挥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河南省人民医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了解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规范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9月16日和12月16日处方各100张,调查其用药情况。结果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为1.88种,抗菌药物应用率为19.50%,平均处方金额为213.81元,平均抗菌药物处方金额为226.39元,单用、联用抗生素处方各占应用抗菌药物处方总数的87.18%、12.82%。结论河南省人民医院应用抗菌药物基本合理,但处方平均金额、应用抗菌药物处方平均金额偏大,应加强对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处理方法、临床表现和治疗,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度药物不良反应报告128份,借助统计学方法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药物不良反应涉及药品86种,其中抗感染药物30种,占药品总数34.9%,占病例总数的44.5%;中药制剂8种,占药物品种数9.3%,占病例总数的6.3%;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占75%;常见不良反应为皮肤及其附件损伤;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占6%。结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老年患者更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有助于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观察毒蕈碱胆碱受体3(muscarinic cholinergic receptor 3, M3R)在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中的表达,探讨M3R表达与SCLC分期及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两步法检测60例SCLC(局限期和广泛期各30例)癌组织中M3R的表达,与正常肺组织对比观察M3R表达的差异;回顾性分析所有SCLC病例的病史、体征、支气管镜、胸部CT、颅脑CT、骨扫描、腹部CT等检查,电话随访患者的生存时间。结果 M3R在SCLC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M3R在局限期和广泛期SCLC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3R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无关,与是否吸烟有关;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M3R阴性者的生存期较阳性者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CLC癌组织中M3R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M3R表达与SCLC预后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马爱玲 《中外妇儿身心保健》2014,(7X):19-19
目的观察和分析B超检查在宫内节育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进行健康体检的妇女120例,分析宫内节育器的情况,比较超声检查诊断和随访证实宫内节育器异常的情况。结果:87.5%(105/120)的妇女宫内节育器位置正常,3.33%(4/120)的妇女宫内节育器变形,2.5%(3/120)的妇女宫内节育器嵌顿,6.67%(8/120)的妇女宫内节育器下移。通过对体检妇女进行随访发现,B超检查诊断正确率与随访证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B超检查能较为准确地诊断宫内节育器异常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ERK1/2在高血糖加重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管阻断加低血压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缺血前30min注射25%葡萄糖,使之处于高血糖状态。两侧颈总动脉结扎并放血,使血压下降到45~50mmHg。脑缺血30min后再灌注(解除颈总动脉结扎同时回输血液),分别观察再灌注后30min、1h、3h、6h。另设正常血糖组和对照组,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比较3组大鼠ERK1/2的表达状态和脑组织病理改变。结果正常血糖组和高血糖组大鼠,再灌注后0~1h,海马CA1区未见明显的ERK1/2表达。而在纹状皮质和海马CA3区,ERK1/2的表达有明显的区别。正常血糖组大鼠在再灌后30min,可见ERK1/2轻度升高,高血糖组大鼠再灌注后30min,ERK1/2升高。ERK1/2在再灌注1h达到高峰并且持续到再灌注3、6h,高于正常血糖组(P<0.05)。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皮质和海马的ERK1/2含量,正常血糖组在缺血再灌注30min、1h、3h、6h ERK1/2含量逐渐升高,而高血糖组又高于正常血糖组(P<0.05)。结论高血糖可加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激活ERK1/2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浆中拉莫三嗪和奥卡西平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以氯唑沙宗为内标,色谱柱为DikmaC18,流动相为甲醇-水-三氟乙酸(40:60:0.0005),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40nm。结果:拉莫三嗪、奥卡西平血药浓度均在0.5~5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分别为0.9940、0.9925),提取回收率分别为92.50%~95.33%、88.78%~93.12%。拉莫三嗪、奥卡西平3种质量浓度(25、10、2μg/ml)的5个平行样品连续测定的RSD分别为4.01%、6.15%、4.64%和3.05%、4.27%、9.01%。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回收率高、精密度好,可以同时用于测定拉莫三嗪和奥卡西平的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与小剂量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分别将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0.25、0.5、1 ml(含盐酸利多卡因5、10、20 mg)加入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20 ml中,考察6 h内配伍溶液的外观、pH值以及两种药物的含量变化。结果: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中加入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6 h内利多卡因与丙泊酚含量变化均<3%,外观、pH值均无显著变化。结论:丙泊酚与小剂量的利多卡因配伍后6h内含量、外观、pH值稳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