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 分析株洲市哨点医院报告的食源性疾病流行特征,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评价控制效果和探索高效率的工作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17年株洲市26家二甲医院以上的哨点医院上报的食源性疾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食源性疾病病例3 197例,男女比例为1∶1.09;主要集中在6—12月(74.38%);病例年龄集中在小于14岁(27.15%)组和25~34岁(15.67%)组;可疑食品依次为肉与肉制品、蔬菜及蔬菜制品、水果及水果制品和粮食类及粮食制品;可疑进食场所主要发生在家庭,食品来源主要以家庭自制食品为主;采集128份合格样本做病原学检测,其中56份检测出致病菌阳性(阳性率43.75%),以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和副溶血性弧菌检出最多。结论 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是早期发现食品风险的有效方法;应加强食品监管,对广大居民宣传正确的食品选择、处理、保存、加工方法,并探索统筹共享监测数据的政策。 相似文献
3.
近视是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常伴发视网膜脱离、近视性黄斑病变等并发症。体外和体内研究均表明,近视发生过程中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组织形态学和离子稳态发生变化,且视网膜色素上皮分泌的多巴胺、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和转化生长因子-β、肝细胞生长因子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多种生长因子与近视发展进程密切相关,参与眼轴延长和近视性巩膜基质重塑。本文就近视视网膜色素上皮形态学改变及神经递质和生长因子在近视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理解近视发展的分子机制及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评估3种不同的个体化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手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Q值优化的非球面像差切削(aberration smart ablation,ASA)模式、波前像差引导下的ASA模式(WASCA)、波前像差联合虹膜定位双重引导的ASA模式(IR+WASCA)的临床疗效。方法:连续选取96位近视患者,随机选定患者的某一眼参与研究,共96眼。其中30眼行ASA手术(ASA组),32眼行WASCA手术(WASCA组),34眼行IR+WASCA手术(IR+WASCA组)。术前3组等效球镜值(SE)、年龄、性别、瞳孔大小及高阶像差大小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个月、3个月复查裸眼视力、屈光度及波前像差。结果:术后三组1个月、3个月裸眼视力≥0.8者均为100%,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其中WASCA组术后裸眼视力100%≥1.0。三组术后1个月、3个月的屈光不正均在±0.50 D范围内。术后1个月、3个月三组间SE、高阶像差均方根及其改变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不同模式下LASIK术后总高阶像差、总彗差、总球差均增大,手术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金匮肾气丸治疗近视的分子机制。方法:运用系统药理学方法筛选金匮肾气丸活性成分及活性成分靶点预测,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确定金匮肾气丸治疗近视的作用靶点,并进行富集分析预测可能的作用信号通路,探讨金匮肾气丸治疗近视的分子作用机制。结果:完成了金匮肾气丸的主要活性成分筛选和靶点预测,筛选出近视的治疗靶点,完成信号通路的富集分析;金匮肾气丸能够调控甲状腺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影响视网膜视锥细胞的分化、视蛋白的合成以及巩膜的重塑等过程,抑制近视的发生发展。结论:金匮肾气丸主要是通过影响视锥细胞细胞分化、视蛋白的合成以及巩膜重塑等过程治疗近视。 相似文献
8.
9.
10.
儿童眼球处于飞速发育阶段,白内障手术后较成人更易出现后发性白内障。后发性白内障引起儿童视轴区混浊,使儿童视力下降,如未及时处理,会因形觉剥夺影响儿童视功能发育导致弱视发生。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主要与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迁移、上皮-间质转化有关。后发性白内障目前以Nd:YAG激光晶状体后囊膜切开术和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但对儿童应用具有局限性。近年来研究发现多种中西医药物可以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文章就儿童白内障术后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病机制、中西医防治措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