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5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探索住院肺癌患者抑郁状况及其对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L)的影响。方法纳入了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就诊于本院的120例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简表调查问卷并记录其一般临床信息,分析抑郁情绪与患者HRQOL关系。结果所有患者中,共52例(43.3%)有抑郁症状。中重度疼痛(OR:4.43,95%CI:1.81, 10.85)、伴有远处转移(OR:3.63,95%CI:1.20,10.98)、更长的肺癌确诊(OR:1.04,95%CI:1.01,1.07)、更差的ECOG-PS评分(OR:3.41,95%CI:1.24,9.35)和小细胞肺癌(OR:4.52,95%CI:1.65,12.35)可增加患者抑郁的风险。WHOQOL-BREF评分显著下降。结论抑郁情绪在肺癌住院患者中普遍存在,并与不良的生活质量独立相关,医护人员应提供有效的疼痛管理和心理服务。  相似文献   
2.
例1男,68岁,右侧肩颈、上肢皮疹伴疼痛、麻木无力4 d。皮肤科情况:右侧肩颈部、右上肢可见暗红斑片上密集分布米粒至绿豆大水疱,疱壁紧张,疱液清,呈带状分布,未见破溃及渗出。电生理检查提示:右上肢臂丛(上干)神经损害。诊断:带状疱疹伴右上肢运动性麻痹。予抗病毒、营养神经、止痛等治疗,11个月后肌力基本恢复正常。例2男,52岁,左上肢疼痛半个月,加重伴皮疹10 d。皮肤科情况:左手、左前臂肿胀,左手可见深在绿豆大小水疱,左上肢、肩胛部可见暗红斑片上密集分布粟粒至黄豆大水疱,疱壁紧张,疱液浑浊,呈带状分布。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NVC)检查提示:左尺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减慢。诊断:带状疱疹伴左上肢运动性麻痹。予以抗病毒、抗炎、康复训练、针灸等治疗,4个月后左上肢近端肌力基本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62岁,头枕部皮疹20余年,伴轻度瘙痒2个月余。头皮部皮损于外伤后形成,表现为局部黑色丘疹,皮肤镜检查考虑基底细胞癌,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基底细胞癌。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79岁。右胸壁不规则粗糙斑块1年余,并全身张力性水疱1个月余。病理活检:肿瘤细胞呈分叶状分布,其内可见基底样细胞及皮脂腺样细胞,肿瘤细胞可见明显异型性;表皮下水疱,表皮下及真皮浅层慢性炎细胞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示:EMA、AR阳性,Ber-Ep4阴性。诊断:皮脂腺癌;大疱性类天疱疮。  相似文献   
5.
汗孔角化病是角化性皮肤病,临床上比较少见,尤其单侧线状型汗孔角化病更为少见。2009年12月收治1例单侧线状型汗孔角化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银屑病又称牛皮癣,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且难治愈的以表皮过度增生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遗传是银屑病发病因素之一,但因环境因素、精神因素、感染及某些药物在银屑病的发生、加重或复发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精神紧张是症状发生的扳机点,临床调查表明应激因素可使30%-40%患者病情加重,儿童则高达90%。  相似文献   
7.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67岁.因面部、颈部、背部和双上肢红斑伴瘙痒,右下唇肿块3年于2009年10月27日就诊入院.患者3年前曝晒后双面颊、鼻部出现片状红斑,伴有瘙痒和灼痛感.同时右下唇出现绿豆大无痛性结节,结节基底无红斑,自行外用抗过敏药及消炎药膏(具体成分不详)疗效不佳,面部红斑逐渐蔓延至颈部、胸部、背部及双上肢等曝光部位,夏重冬轻,伴轻微瘙痒,颈部皮肤常搔抓,逐渐肥厚.右下唇结节常反复抠抓,一直未愈且逐渐增至蚕豆大的肿块.病程中无发热、关节疼痛、脱发等病史.有长期吸烟史,否认有其他慢性病史,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病史.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急性荨麻疹患者的发病诱因、临床特点、疗效分析。方法对2018年6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间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住院的79例急性荨麻疹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Excel、χ2检验、SPSS21.0予统计学分析。结果 (1)79例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以18-40岁多见。(2)大部分患者无明显诱因,有明显诱发者以感染、食物、药物以及接触性物质较为常见。(3)有既往史者多以胃肠道病变、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多见。(4)临床USA评分多在5分及以上,但与年龄无明显关联。(5)所有患者均予抗组胺药物治疗,轻症者常规予使用甘草制剂或维生素C、钙剂抗过敏治疗,重症者酌情予糖皮质激素治疗,伴随有感染者,选择性联合使用抗生素治疗。结论荨麻疹诱因复杂,常与食物、感染、接触物、疾病史等相关。抗组胺药物为一线治疗,轻症者予一般抗过敏治疗,重症或伴随感染者可短期内使用糖皮质激素或抗生素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9.
以双下肢紫癜为首发表现的红斑狼疮少见,易误诊为过敏性紫癜。现将3例以双下肢紫癜为首发表现的红斑狼疮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例1,女,39岁,因双下肢紫癜一年多就诊,曾多次诊断为"过敏性紫癜",未系统诊疗过,发作时用抗炎等对症处理后紫癜消退,易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单纯内固定腓骨配合跟骨牵引及小夹板固定治疗胫腓骨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开放复位内固定腓骨 ,结合跟骨牵引及小夹板固定治疗胫腓骨下段骨折 4 2例 ,并与克氏针、螺钉或钢板固定胫腓骨并植骨术的 3 0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经 3~ 2 3个月的随访 ,治疗组优良率为 88.1 % ,对照组优良率为 6 6 .7%。两组疗效优良率比较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单纯内固定腓骨配合跟骨牵引及小夹板固定对治疗胫腓骨下段骨折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