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梅毒患者血清固定循证医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对国内1995~2005年有关梅毒血清固定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相关文献进行循证医学分析,结果缺少A级文献,B级文献1篇,属基础研究,疗效观察3篇,均为C级文献,由于有关的文献太少且质量不高,未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充分的指导、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自身疣体移植与疣体内注射5-氟尿嘧啶联合治疗尿道内尖锐湿疣临床疗效.方法 将63例尿道内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采用自身疣体移植与疣体内注射5-氟尿嘧啶联合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电离子烧灼气化切除术与疣体基底部注射干扰素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复发3例(9.68%),对照组复发11例(3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内出现短暂尿道刺激征,治疗组7例(22.58%),对照组12例(3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身疣体移植与疣体注射5-氟尿嘧啶联合治疗尿道内尖锐湿疣,可有效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4.
近年来,我国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和性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HIV、梅毒(Syphilis)、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以及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多重感染率甚高。文章采用单因素回归分析的方法,剖析16744例住院病人HIV与HBV、HCV以及梅毒感染的相关性,为广西的HIV及性病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检测中度痤疮患者血清白介素(IL)4和干扰素(IFN)γ水平,探讨痤疮患者瘢痕形成的免疫应答机制。方法采集中度痤疮瘢痕形成患者(瘢痕组)的血清,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受试者血清IL-4和IFN-γ水平,并以中度无瘢痕(无瘢痕组)、轻度痤疮以及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析中度痤疮患者血清IL-4和IFN-γ水平以及IL-4/IFN-γ的比值与瘢痕形成的相关性。结果瘢痕组血清IL-4水平上升,与后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002,0.017);而瘢痕组IFN-γ水平下降,与后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5,0.007,0.046)。瘢痕组IL-4/IFN-γ的比值高于其他三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值均(P〈0.001)。结论痤疮瘢痕形成患者机体存在免疫应答异答,体液免疫优势应答与瘢痕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女性海洛因依赖者接受不同剂量美沙酮维持治疗1年后黏膜免疫水平的变化.方法 将符合研究样本条件的603例患者设为实验组,根据美沙酮维持剂量分为两组:I组(40~59)mg/d;II组(60~80) mg/d.同等例数(603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对照组治疗前、MMT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治疗12个月取阴道分泌物,同期空腹抽取静脉血.比较美沙酮治疗前后血清各项指标、阴道黏膜表面免疫球蛋白(sIgA)水平指标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美沙酮维持治疗后血清IL-2、C3、C4水平明显升高(P 0.01),sIL-2R、IL-6I、Ig-C(g/L)、Ig-M(g/L)明显降低(P 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血清IL-6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 0.05);美沙酮治疗组治疗前sIgA为(645.35 ± 175.93)mg/L,与对照组治疗前sIgA(246.38 ± 135.02)mg/L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治疗I组sIgA(0.507 ± 0.183)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海洛因依赖者经过美沙酮维持治疗后,机体免疫功能、黏膜免疫者水平逐渐恢复,但仍处于低下状态;治疗效果与治疗时间成正比,并与投药剂量有关系.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痤疮患者血清白介素(IL)-4、IL-12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与痤疮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轻、中、重度痤疮患者及健康者(对照组)各30例,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其血清IL-12 p70、IFN-γ和IL-4水平,分析其与痤疮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各组间IL-12 p70水平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重度痤疮组的IL-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23,0.000);而重度痤疮组的IFN-γ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0).等级相关分析:痤疮严重程度与IL-12水平无显著相关性(rs=-0.106,P=0.023),与IFN-γ水平成负相关(rs=-0.363,P=0.000),与IL-4水平成正相关(rs=0.381,P=0.000).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对照组、轻度和中度痤疮组的IL-4和IFN-γ水平无直线相关性(P>0.05),而重度痤疮组为显著负相关(r=-0.398,P<0.05).结论:痤疮患者存在Th1/Th2特征性细胞因子失衡,体液免疫优势应答与痤疮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变应原与寻常痤疮的关系。方法对390例寻常痤疮患者进行粉尘螨等17种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390例痤疮患者变应原阳性反应率为40.26%(157/390),其中粉尘螨阳性为128例(32.82%),其余变应原阳性率在2.58%~9.49%。结论由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可能参与寻常痤疮患者的免疫机制,变应原可能是蠕形螨的蛋白质组份,而且与粉尘螨变应原存在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