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3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对于有典型的皮肤损害或多脏器改变的红斑狼疮的患者,绝大多数都能及早诊断,但是对于早期缺乏典型的皮肤损害或多脏器改变的患者,即不典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则往往被漏诊或误诊。从本组的统计资料来看,早期误诊率达50%。尤其近20年,有人统计红斑狼疮的发病率增加了20倍以上,平均10万人就约有50人发病,因此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下面将本组近7~10年来内科住院的系统性红斑  相似文献   
3.
1966年至1976年6月底,我市26个医院共收住白血病患者564例,其中急性469例,慢性95例。本文就其资料比较完整的382例作一分析。临床资料本文分析382例(急性325例,慢性57例),入院时的主要症状和体征,急性组以无力、食欲不振、发热、贫血、出血、肝脾和淋巴结肿大、胸骨压痛、骨关节痛较为常见。无力者占62.15%;食欲不振者占43.3%;发热者占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73至1981年共收治再障180例,本文对资料比较完整的100例的致病因素及疗效初步分析讨论如下: 一、一般资料:1.诊断标准:本组病例均符合1980年全国廊坊血液病会议拟定的再障诊断标准。2,100例中急性再障15例,慢性再障85例。男52例,女48例,年龄最小者1岁,最大者76岁。病程最短者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仅限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结统组织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肌炎、硬皮病、干燥综合征、白塞氏病、混合性结缩组织病、Wegner氏肉芽肿病等。上述疾病多为系统性损害,血液中可测出多种高滴度的自身抗体,且相应靶器官受累后出现有关的症状,组织病变中以结缔组织(指疏松结缔组织)的基本病变为共同特点,呈粘液样水肿和纤维蛋白样变性、坏死性血管炎以及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等。该病侵犯淋巴系统的程度不同,如为轻度的淋巴结肿大,临床常被忽略,如为显著的淋巴结肿大易误诊为恶性淋巴瘤或其它淋巴结病,临床往往需要加以鉴别。一、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在SLE病情活动期约1/2病例有淋巴结肿大,在小儿比成人多见,多为全身性淋巴结肿大,但也可局限于1~2处(组)淋巴结肿大,易发生于颈和腋窝淋巴结,一般为轻度或中度肿大,很少有象原发性淋巴疾病的重度肿大,质较  相似文献   
6.
主治医师:现在讨论疑难病例,请负责医生报告病历。实习医师:患者男、18岁,因间断发热伴肝脾大两年半于1982年1月18日入院。于两年半以前,无明显诱因开始间断高热,呈弛张热型,最高达40℃,每次发热持续时间不等,渐渐出现头昏、乏力、面色苍白,曾在县医院住院,诊断不明。当时发现肝脾明显肿大,肝功正常,白细胞减少,治疗无效。于1979年9月转我院儿科,症状同前,伴轻咳,右腹股沟和左腋下可触及1—2个花生米大小淋巴结,右胸下部可闻捻发音,肝脾中等度肿大。化验:血红蛋白9克%,白细胞1500,未见幼稚  相似文献   
7.
自拟遗尿灵方以温肾固涩,补脾益肺为大法,治疗遗尿病232例,总有效率达87.5%。  相似文献   
8.
9.
祖国医学认为,泄者,如水之泄也,势犹舒缓;泻者,势似直下,二字微有不同,而其病则一,故总名之曰泄泻。本病《内经》称为“泄”、“濡泄”、“洞泄”、“注泄”等名称。汉唐方书多称“下利”。宋以后统称为“泄泻”。病因病机中医文献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已有很多  相似文献   
10.
住院号17664,女性、31岁,于1981年6月16日入院。三个月前全身疲乏无力头晕,两个月前因劳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血尿为全程新鲜血尿伴有血块。尿次20次/日以上,尿量为2000毫升/日,无发冷发烧,无腹痛腰痛及恶心呕吐。曾以肾盂肾炎在当地医院住院,经用青、链霉素及止血药治疗一周后,血尿逐渐减少,尿路刺激症状也有所缓解。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