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对于有典型的皮肤损害或多脏器改变的红斑狼疮的患者,绝大多数都能及早诊断,但是对于早期缺乏典型的皮肤损害或多脏器改变的患者,即不典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则往往被漏诊或误诊。从本组的统计资料来看,早期误诊率达50%。尤其近20年,有人统计红斑狼疮的发病率增加了20倍以上,平均10万人就约有50人发病,因此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下面将本组近7~10年来内科住院的系统性红斑 相似文献
3.
1966年至1976年6月底,我市26个医院共收住白血病患者564例,其中急性469例,慢性95例。本文就其资料比较完整的382例作一分析。临床资料本文分析382例(急性325例,慢性57例),入院时的主要症状和体征,急性组以无力、食欲不振、发热、贫血、出血、肝脾和淋巴结肿大、胸骨压痛、骨关节痛较为常见。无力者占62.15%;食欲不振者占43.3%;发热者占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73至1981年共收治再障180例,本文对资料比较完整的100例的致病因素及疗效初步分析讨论如下: 一、一般资料:1.诊断标准:本组病例均符合1980年全国廊坊血液病会议拟定的再障诊断标准。2,100例中急性再障15例,慢性再障85例。男52例,女48例,年龄最小者1岁,最大者76岁。病程最短者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仅限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结统组织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肌炎、硬皮病、干燥综合征、白塞氏病、混合性结缩组织病、Wegner氏肉芽肿病等。上述疾病多为系统性损害,血液中可测出多种高滴度的自身抗体,且相应靶器官受累后出现有关的症状,组织病变中以结缔组织(指疏松结缔组织)的基本病变为共同特点,呈粘液样水肿和纤维蛋白样变性、坏死性血管炎以及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等。该病侵犯淋巴系统的程度不同,如为轻度的淋巴结肿大,临床常被忽略,如为显著的淋巴结肿大易误诊为恶性淋巴瘤或其它淋巴结病,临床往往需要加以鉴别。一、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在SLE病情活动期约1/2病例有淋巴结肿大,在小儿比成人多见,多为全身性淋巴结肿大,但也可局限于1~2处(组)淋巴结肿大,易发生于颈和腋窝淋巴结,一般为轻度或中度肿大,很少有象原发性淋巴疾病的重度肿大,质较 相似文献
6.
7.
8.
9.
马献图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79,(4)
祖国医学认为,泄者,如水之泄也,势犹舒缓;泻者,势似直下,二字微有不同,而其病则一,故总名之曰泄泻。本病《内经》称为“泄”、“濡泄”、“洞泄”、“注泄”等名称。汉唐方书多称“下利”。宋以后统称为“泄泻”。病因病机中医文献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已有很多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