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8篇 |
免费 | 29篇 |
国内免费 | 91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47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41篇 |
临床医学 | 43篇 |
内科学 | 42篇 |
皮肤病学 | 5篇 |
神经病学 | 12篇 |
特种医学 | 6篇 |
外科学 | 26篇 |
综合类 | 140篇 |
预防医学 | 71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61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9篇 |
出版年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2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20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31篇 |
2008年 | 25篇 |
2007年 | 28篇 |
2006年 | 40篇 |
2005年 | 41篇 |
2004年 | 62篇 |
2003年 | 51篇 |
2002年 | 50篇 |
2001年 | 43篇 |
2000年 | 36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76年 | 2篇 |
1975年 | 5篇 |
196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特发性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iRBD)患者在多项睡眠监测下(PSG)睡眠结构和快速眼动期肌肉失弛缓(RSWA)严重程度及特点。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的iRBD患者共156例(iRBD组)以及同期来体检的健康人群101例(对照组),所有人行PSG监测。分析iRBD组和对照组受检者睡眠结构特点和RSWA参数结果,并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iRBD组睡眠结构紊乱,片段化,慢波睡眠减少,周期性肢体运动(PLM)相关指数增高。iRBD患者RSWA现象明显,但男女亚组分析发现两组的下颌时相性肌张力增高指数、下颌紧张性肌张力增高指数无明显差异。下颌时相性肌张力增高指数与睡眠效率呈负相关。结论 iRBD患者睡眠结构明显异常,男女患者RSWA严重程度相当,睡眠效率是iRBD患者RSWA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提高iRBD患者的睡眠效率有助于降低iRBD患者的RSWA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研究胰岛素(INS)对体外培养的Zucker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核因子κB(NF-κB)活化的影响,以及INS诱导的NF-κB活性的变化与Zucker大鼠年龄(即病程)以及基因型的相关性。方法 (1)分别取Zucker肥胖大鼠(3月龄和10月龄)和Zucker瘦型大鼠(3月龄和10月龄)4组大鼠的GMCs(O_(3m),O_(10m),L_(3m),L_(10m))进行传代培养。(2)凝胶迁移率实验(EMSA)和超迁移率实验(GSA)检测不同浓度及不同时相INS对Zucker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NF-κB活性的影响,以及NF-κB二聚体中p50和p65成分的变化。(3)应用Western印迹检测胞浆和胞核内NF-κB p65水平。结果 (1)INS诱导后,4组GMC内NF-κB活性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强(F=219.65,P<0.01);(2)随着INS刺激浓度增加和时间的延长,GMC内NF-κB活性相应增强,0.5 mg/L的INS刺激24h时,NF-κB活性强度达最高峰;INS刺激浓度升为5 mg/L,则15h达最高峰;(3)INS主要激活NF-κB二聚体成份中的p65;(4)O_(3m)组NF-κB的活性显著高于O_(10m)组(P<0.01),L_(3m)组NF-κB的活性显著高于L_(10m)组(P<0.01),O_(3m)组显著高于L_(3m)组(P<0.01),O_(10m)组显著高于L_(10m)组(P<0.01)。(5)INS可呈剂量依赖性地降低胞浆内的p65的蛋白水平和上调胞核内p65水平。结论 INS可诱导Zucker大鼠GMC内NF-κB活化,其活化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细菌性结膜炎通过加替沙星滴眼液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期间随机抽取的100例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观察组运用加替沙星滴眼液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4%,对照组为80%,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为2%,对照组为14%,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细菌性结膜炎通过加替沙星滴眼液治疗可以有效提升治疗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7.
陈荣华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4,6(5):400-400
近年来 ,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向“生物 心理 社会”三维医学的转变 ,儿科医学的研究宗旨有了全新的变化。儿科学中出现了许多新的疾病 ,而这些疾病大多属于儿童发育与行为的范畴 ,颇令儿科医生困惑。《发育行为儿科学》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及时问世的 ,它是我国第一部发育和行为专业的专著 ,实乃我国儿科学的一大发展 ,可喜可贺。该书从人类行为的生物学基础开始 ,详细描述了儿童发育和行为的一般进程 ,使儿科医生首先掌握正常儿童的发育和行为表现 ,这是识别儿童异常发育和行为的前提。此外 ,还阐述了影响儿童发育和行为的生物学因素和非… 相似文献
8.
目的 白细胞介素 1 3(IL 1 3)是新近发现的一种抗炎性细胞因子 ,其在肾小球肾炎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该研究探讨脂多糖 (LPS)对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HMC)表达IL 1 3作用以及IL 1 3对HMC促炎性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促纤维化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MC ,加入不同浓度的LPS和 (或 )IL 1 3后 ,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和ELISA检测HMCIL 1 3mRNA表达和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 1 3蛋白含量 ;应用核酸酶保护法检测HMC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介素 - 1α(IL 1α)、白介素 - 1 β(IL 1 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CP 1 )、白介素 8(IL 8)、转化生长因子 - β1 (TGF β1 )mRNA的表达。 结果 未予LPS刺激的HMC不表达IL 1 3mRNA和蛋白 ;LPS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诱导HMC表达IL 1 3mRNA和分泌IL 1 3蛋白。HMC受LPS刺激后 1 2h即可表达IL 1 3mRNA ,4 8h达高峰 ,72h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HMC受LPS刺激后 2 4h ,其培养上清液中检测到IL 1 3蛋白 ,4 8h和 72h进一步增加。外源性IL 1 3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LPS诱导的系膜细胞TNF α ,IL 1α ,IL 1 β ,MCP 1 ,IL 8,TGF β1mRNA的表达。应用抗IL 1 3抗体中和内源性IL 1 3后 ,上述炎症因子表达增强。结论 IL 1 3是HMC自分泌因子。IL 1 3可抑制LPS诱导 相似文献
9.
脂肪细胞分化的表型特征、分子标志和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脂肪细胞内分泌学说和干细胞学说引人注目,与其密切相关的脂肪细胞分化过程及其调控机制再次成为研究热点。脂肪细胞分化不同阶段有各不相同的表型特征、分子标志和调控机制。该文对上述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10.
注意缺陷障碍的动物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注意缺陷障碍(ADHD)又称儿童多动症,主要表现为注意缺陷、多动、冲动等,常伴程度不等的学习困难、动作不协调和行为或性格上的异常,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清楚。精神兴奋剂利他林、右旋苯丙胺等治疗有效。建立有效的动物模型将有利于阐明ADH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并为治疗提供新思路。目前国内鲜有关于ADHD动物模型的研究报道,国外近年则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获得了多项有意义的结果。该文就常用的ADHD动物模型的特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