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5篇 |
内科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8篇 |
综合类 | 8篇 |
药学 | 4篇 |
中国医学 | 1篇 |
肿瘤学 | 18篇 |
出版年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2篇 |
2018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2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衡消肿灌洗液对关节软骨影响的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制平衡消肿灌洗液对兔活体膝关节灌注后关节软骨的影响,为关节镜手术提供更理想的灌洗液。方法选用健康兔24只(48膝),随机将其分为平衡消肿灌洗液组,透明质酸钠组,林格氏液组。并于灌注后、第1、2、5周末进行关节软骨形态学观察及组织学检查。结果灌注后5周,平衡消肿灌洗液灌注组关节软骨的形态学、组织学完全正常,软骨蛋白多糖含量高于2个对照组。结论平衡消肿灌洗液可维持甚至提高软骨的蛋白多糖含量,对关节软骨有更为显著的保护、营养作用,促进软骨恢复,对关节的影响小,是关节镜手术较为理想的灌洗液。 相似文献
2.
关节镜下自体镶嵌式骨软骨移植治疗膝关节软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关节镜下自体镶嵌式骨软骨移植修复软骨缺损的方法及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自2001年5月始,在关节镜下行自体镶嵌式骨软骨移植修复软骨缺损11例16膝,术后早期配合使用CPM行患肢被动功能锻炼1周,2~6周行患肢不负重主动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2~4年,平均3年。所有患者膝关节活动良好,疼痛症状基本消失。采用HSS膝关节评分标准综合评价,术后膝关节功能优10膝、良4膝,优良率87.5%。结论关节镜下自体镶嵌式骨软骨移植修复软骨缺损手术损伤小、恢复快,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鸢尾科植物对Epstein-Barr病毒早期抗原表达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毅报告,大戟科和瑞香科的一些植物和中草药含有诱导Raji细胞EpsteinBarr(EB)病毒早期抗原(EA)的物质(1)。我们的实验也证明在广西鼻咽癌高发区苍梧县分布着许多能促EB病毒的植物(2),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鸢尾科的一些植物也有同样... 相似文献
4.
5.
鼻咽癌普查中EB病毒IgG/EA抗体检测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78年我所曾应用间接免疫酶法检测人血清Epstein- Barr( EB)病毒的壳抗原免疫球蛋白 A抗体( Ig A/VCA抗体 )进行鼻咽癌普查 ( NPC) ,该法已广泛用于鼻咽癌血清学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1] 。有文献报道[2 ] 鼻咽癌病人的抗 EB病毒早期抗原的免疫球蛋白 G抗体 ( Ig G/EA抗体 )阳性率可达90 %以上 ,我所在鼻咽癌普查中采用间接免疫酶法 ,检测 71 5 1人群血清的 Ig G/EA抗体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普查人群 1 997年 1 0月至 1 998年 3月 ,我所对苍梧县对 2 0岁以上的职工、群众 71 5 1人进行普查。其中男性 435 9人 ,女… 相似文献
6.
7.
氯氮平与左旋多巴联合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40例南平森工医院钟建明据文献报道,神经阻滞剂与左旋多巴联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有明显疗效,作者以此作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从1994年6月~1996年2月的住院患者中,筛选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合并股骨头坏死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的效果和中长期随访情况。方法:自2008年3月至2014年10月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合并股骨头坏死的患者23例进行治疗,男10例,女13例;年龄59~82(68.4±10.4)岁。根据Evans-Jensen分型,Ⅱa型8例,Ⅱb型6例,Ⅲ型9例。根据Ficat分期,Ⅱa期3例,Ⅱb期3例,Ⅲ期9例,Ⅳ期8例。术后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以Harris评分进行髋关节功能评价,术后7年时评估假体生存率。结果:术后出现并发症2例,1例患者术后3个月时出现急性假体周围感染,1例患者术后3个月时出现髋关节脱位。2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110(85.1±22.9)个月。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83~92(89.8±5.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显示所有患者转子间骨折获得骨性愈合。23例患者假体7年生存率为95.7%。结论:对于合并股骨头坏死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使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可以同时治疗骨折和术前症状性髋关节疼痛,具有满意的中长期效果。 相似文献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