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缺氧缺血性脑病52例脑脊液细胞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和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 ( HIE)新生儿期后脑脊液细胞学 ( CSFC)改变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粟氏 FMU- 5微型细胞玻片离心沉淀仪收集脑脊液细胞 ,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HIE后遗症组 CSFC改变明显异常于无后遗症组和对照组。结论 :HIE后遗症的形成可能是免疫细胞参与脑损伤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局部脑氧饱和度(rcSO2)和局部肠道血氧饱和度(rintSO2)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病情程度的关系,探讨rcSO2和rintSO2对NEC早期预警及手术干预时机的指导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8月96例胎龄<32周早产儿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NEC分为三组:对照组49例,未发生NEC;疑似组14例,疑似发生NEC;NEC组33例,患有NEC。其中NEC组再根据是否手术分为两个亚组:手术组19例,非手术组14例。观察三组不同临床分期早产儿的rcSO2和rintSO2水平变化,Spearman相关性分析其与Bell分期的关系;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rcSO2、rintSO2预测NEC发生和手术时机的价值。结果 (1)疑似组和NEC组rcSO2及不同监测部位rintSO2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NEC组降低幅度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李斯特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7例李斯特菌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患儿中男9例,女8例;11例为早产儿(64.70%),6例足月儿(35.30%)。17例血培养为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其中7例脑脊液培养也为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16例为早发型感染,1例晚发型感染。临床表现为呼吸急促(9例)、发热(6例)、呼吸困难(2例)、低体温(2例)、皮疹(2例)及惊厥(1例)等;需要常压氧疗3例,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有创和无创)8例;初次选择抗生素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的有8例,选择头孢类抗生素7例。母亲产前发热8例,胎儿宫内窘迫9例,产前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7例。母亲产前血培养李斯特菌感染3例,胎盘病理为急性绒毛膜炎10例;17例患儿合并化脓性脑膜炎10例(58.82%),脑脊液培养出单核李斯特菌7例;治愈12例(70.59%),签字出院3例(17.65%),死亡2例(11.76%)。结论新生儿李斯特菌感染是新生儿早期的严重感染性疾病,易导致呼吸衰竭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死率高,以早产儿多见,多为早发型。对有产前发热、宫内窘迫、羊水污染及产前感染指标升高的孕产妇及新生儿应警惕李斯特菌感染,尽早进行病原学检测,首选敏感性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4.
正爆发性紫癜(purpura fulminans,PF)又名坏疽性紫癜,是一种极为少见但病情凶险的血栓性出血性疾病,病死率极高。现将西北妇女儿童医院2016年2月收治的1例PF并大面积皮肤坏死患儿病例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患儿,女,生后26d,因"双足皮肤坏死伴腮腺部肿胀5天"入院。胎龄36+4周,出生体重2 700g,出生史无异常。生后20d患儿无诱因出现发热(T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C肽、胰岛素及皮质醇与新生儿低血糖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新生儿低血糖258例为研究对象,另取正常血糖新生儿80例为对照,对比低血糖组与正常血糖组C肽、胰岛素及皮质醇水平,分析低血糖组C肽、胰岛素及皮质醇水平与低血糖持续时间及低血糖数值间的相关性。结果 低血糖组新生儿的C肽、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组,皮质醇水平则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肽、胰岛素与低血糖持续时间呈正相关(r=0.748,0.814,P均<0.001);皮质醇水平与低血糖持续时间呈负相关(r=-0.809,P<0.001)。C肽、胰岛素与低血糖数值呈正相关(r=0.832,0.786,P均<0.001);皮质醇水平与低血糖数值呈负相关(r=-0.623,P<0.001)。结论 C肽、胰岛素、皮质醇与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存在相关性;对于C肽、胰岛素与皮质醇含量异常的新生儿,即使血糖检测正常,也应注意低血糖的发生,减少漏诊,及时干预,可以减少新生儿低血糖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相关临床高危因素、病因、了解BPD发病机制,为BPD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以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2009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收治接受呼吸器辅助呼吸(包括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505例存活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对导致早产儿BPD的相关临床高危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BPD多发生于胎龄小于32周,出生体重1 500g的早产儿,BPD与胎龄小、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出生时重度窒息,长时间机械通气、新生儿败血症,动脉导管未闭等因素相关。结论预防早产及重度窒息,规范窒息复苏流程,避免长时间有创机械通气,积极控制感染、关闭动脉导管可减少BPD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枸橼酸咖啡因和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及其对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生后10 d内诊断为原发性呼吸暂停的152例早产儿,随机分为枸橼酸咖啡因组(n=77)和氨茶碱组(n=75),比较两组患儿用药后呼吸暂停消失时间、用氧时间、无创及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以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b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视网膜病、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颅内出血(intercranial hemorrhage,ICH)的发生率。结果枸橼酸咖啡因组患儿呼吸暂停消失时间[(47.4±5.3) h]、用氧气时间[(20.5±7.6) d]、无创通气时间[(8.7±4.2) d]、有创机械通气时间[(1.0±1.3) d]均低于氨茶碱组[时间依次为(54.8±6.2) h、(24.4±8.5) d、(10.4±5.3) d、(10.4±5.3)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枸橼酸咖啡因组BPD、PDA、ICH三种疾病的发病率[分别为16.9%(13/77)、13.0%(10/77)、16.9%(13/77)]均低于氨茶碱组[分别为33.3%(25/75)、26.7%(20/75)、22.7%(1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咖啡因组7.8%(6/77),氨茶碱组9.3%(7/75)]和早产儿视网膜病[咖啡因组6.5%(5/77),氨茶碱组9.3%(7/75)]的发病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优于氨茶碱,且可明显降低BPD、PDA和ICH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西安地区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不同时间胆红素正常值及相关因素。【方法】对1 452例足月正常新生儿进行12、24、48、72、849、6 h经皮胆红素测定,对204例新生儿黄疸进行经皮胆红素和血清胆红素同步对照研究。【结果】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胆红素值直线相关,相关系数(r=0.943,P=0.01);直线回归方程:经皮胆红素值=2.286 0.919×血清胆红素值;统计学分析得出12、24、48、72、849、6 h的胆红素值。【结论】本研究得出西安地区足月健康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不同时间胆红素正常参考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足月儿和早产儿细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及转归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胎龄分为早产儿组(n=46)及足月儿组(n=56),比较两组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影像学结果及临床转归。结果 早产儿组临床表现主要为反应差和呼吸暂停/急促(P < 0.05),足月儿组则以发热及抽搐多见(P < 0.05)。足月儿组脑脊液糖高于早产儿组(P < 0.05),早产儿组C-反应蛋白、血培养阳性率及不良预后发生率高于足月儿组(P < 0.05)。两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脑脊液白细胞、脑脊液蛋白及脑脊液培养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早产儿及足月儿细菌性脑膜炎临床表现有所不同,早产儿组不良预后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10.
双胎输血综合征又称胎胎输血综合征(twinto-twin transfusion syndrome,TTTS),胎盘血管交通吻合支所致血循环不平衡是导致TTTS的主要原因,是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monochorionic diamnionic twin,MCDA)妊娠中一种特有的严重并发症[1]。MCDA中TTTS的发生率为10%~15%[1],如不予治疗,其围产期病死率可高达70%~90%[2]。此外,研究显示双胎脑损伤是单胎脑损伤的7倍,而MCDA发生的颅内出血、脑白质损伤以及由此导致的远期脑损伤是双绒毛膜双胎的7倍[3]。TTTS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双胎胎盘间有共同的血管床是双胎输血的解剖基础,血流的不平衡导致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致使脑损伤已在宫内发生。适时宫内干预,提高TTTS的治疗技术,有助于从根源上降低脑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