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探讨济南地区汉族人群血小板抗原(HPA)1-18,21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B)的基因多态性分布,为建立本地区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基因分型资料库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荧光PCR熔解曲线分析法对本站随机选取的347例无亲缘关系固定献血者进行HLA-A、B和HPA1-18,21基因分型。结果:HLA-A、B位点分别检测出18个和34个等位基因,基因频率较高的分布为A*02(0.278 1),A*11(0.168 6),A*24(0.147 0)与B*13(0.142 7)、B*60(0.069 2)、B*61(0.064 8)、B*62(0.063 4)。最常见的HPA基因组合型为:HPA-1a/1a-2a/2a-3a/3b-4a/4a-5a/5a-6a/6a-(7-14)a/a-15a/15b-(16-18)a/a-21a/21a。结论:济南汉族人群HLA和HPA分布具有多态性,与其他地区和种族比较有差异性,应建立本地区血小板捐...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 086例孕妇的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探讨降低或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学方法检测2 086例济南地区孕妇血型为O型、丈夫为非O型的夫妇血液标本的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抗体鉴定及效价,盐水法、微柱凝胶法确认不规则抗体特性和分类。结果:2 086例孕妇血清中IgG抗A(B)效价≥1:256者有1 419例,占68.02%;不规则抗体筛査阳性12例,分别为抗D4例,抗M 6例,抗P_11例,抗p 1例。结论:孕妇产前IgG抗A(B)与不规则抗体筛查能为新生儿溶血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5.
为获得大量有活力的伯氏疟原虫裂殖体,本研究对伯氏疟原虫ANKA虫株的体外培养条件主要从培养基的用量、培养基胎牛血清的含量、培养的细胞浓度、培养时间及培养的气体环境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当小鼠体内虫血率达到1%~3%,在红内期疟原虫处于环期或早期滋养体阶段时取血分组培养,观察在不同培养条件下裂殖体的状态并检测其活力。与既往的体外培养方法相比,优化后的培养方法,可将裂殖体的成熟率提高到80%,每个裂殖体含12~16个裂殖子,裂殖体尾静脉注射重新入侵红细胞4 h后的虫血率为1?57%,与对照组相比裂殖体的活力提高3?4倍。优化的方法可以提高裂殖体的得量和活力,为伯氏疟原虫的转染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1例同种抗-C、抗-e、抗-Jk^b联合抗体漏检造成的无效输注,探讨提高抗体检出率的方法。方法通过临床资料分析,输血前红细胞血型鉴定、直接抗球蛋白试验、血清抗体筛查、抗体鉴定、吸收放散、交叉配血等血型血清学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体。结果第1次输血由于同种抗-C、抗-e漏检造成无效输注,输血造成患者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同时由于e抗原的输入中和了抗-e,造成第2次输血前常规血型血清学方法抗-e的漏检,通过酶处理细胞使抗-e检出;第3次输血前检查又检测出同种抗-Jk^b。结论患者多次输血产生同种抗-C、抗-e、抗-Jk^b,通过酶处理细胞提高Rh系统和Kidd系统抗体的检测;同时当遇到近期输血而输注效果不好(排除其他原因)且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的患者需要考虑抗体漏检造成的输注无效,应考虑改进试验方法,提高抗体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1例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的产妇及其异卵双生新生儿发生溶血病的原因,探讨提高抗体检出率的方法。方法通过临床资料分析,红细胞血型鉴定、新生儿直接抗球蛋白试验、血清抗体筛查、抗体鉴定、吸收放散,抗体效价测定等血型血清学检测产妇及新生儿血清中的抗体,找到相匹配的血液给新生儿换血治疗。结果采用常规方法在母亲及新生儿兄妹血清及红细胞放散液均检出抗-e、抗-Jka,而采用IAT-木瓜蛋白酶处理法在母亲和新生儿兄红细胞放散液中检出抗-C,但新生儿妹则未检出抗-C。测得产妇血清中抗-e效价为32;抗-C效价为1;抗-Jka效价为2。从血库120余份血样中筛选出1份与新生儿血清交叉配血相匹配的血样。结论发现1例复合抗-C、抗-e、抗-Jka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通过酶处理细胞提高Rh系统抗体的检测,及时为新生儿提供了相匹配的血液。 相似文献
8.
研究红细胞T多凝集现象的发现方式,探讨T多凝集患者的T-活化与输血、溶血的关系。通过对1例患儿临床资料调查及血型血清学检测的分析(血型鉴定、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不规则抗体筛查、交叉配血及与不同血清学的反应格局),确认为T多凝集。对诊疗经过追踪了解患儿T-活化与输血、溶血的关系。患儿为肠道感染引起红细胞T多凝集,输入血浆制品导致溶血反应,给予对症治疗,洗涤红细胞输注、手术、床旁血液净化后,患儿病愈出院。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困难时要考虑多凝集情况的存在;T多凝集发生时多伴有溶血,输血应限制血浆成分输入。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母亲免疫球蛋白(Ig)G不规则抗体效价及其效价积分对母婴Rh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Rh-HDN)患儿换血治疗的预测效果。方法选择2019—2021年,于济南市血液供保中心血型室确诊为Rh-HDN的5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接受换血治疗,将其分别纳入换血组(n=28)与未换血组(n=24)。检测2组患儿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含量、血细胞比容(HCT)、血清总胆红素(TBIL)浓度、ABO血型与其母亲IgG不规则抗体效价及其效价积分,并采用成组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绘制2组患儿母亲IgG不规则抗体效价及其效价积分预测Rh-HDN患儿换血治疗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其曲线下面积(AUC)。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新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2组患儿性别构成比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①换血组患儿RBC、Hb含量、HCT均显著低于未换血组患儿,而血清TBIL则显著高于未换血组患儿,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94、-7.96、-8.80、14.24,P<0.001)。②换血组患儿母亲IgG不规则抗体效价及其效价积分,均显著高于未换血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91、t=8.72,P<0.001)。③对患儿母亲IgG不规则抗体效价及其效价积分,对2组Rh-HDN患儿换血治疗预测结果进行配对χ2检验比较显示,差异统计学意义(P=0.031)。患儿母亲IgG不规则抗体效价及其效价积分,对预测Rh-HDN患儿换血治疗的AUC分别0.921(95%CI:0.853~0.990,P<0.001)与0.958(95%CI:0.910~1.000,P<0.001),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9,P=0.036)。根据约登指数最大原则,患儿母亲IgG不规则抗体效价及其效价积分,对预测患儿换血治疗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80、57.5分,并且预测2组患儿换血治疗的敏感度分别为71.4%与92.9%,特异度均为87.5%,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7.0%与89.7%,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2.4%与91.3%。结论Rh-HDN患儿母亲IgG不规则抗体效价及其效价积分,对预测患儿换血治疗,均具有一定临床价值,而且母亲IgG不规则抗体效价积分的预测效能,优于母亲IgG不规则抗体效价。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