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Ⅱ型糖尿病(NIDDM)及其肾脏合并症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技术检测了109例NIDDM患者及155例健康对照者的ACE基因I/D多态性。结果位于ACE基因第16内含子的I/D多态性经PCR技术扩增后分为三种基因型:纯合子缺失型(DD),纯合子插入型(I)及杂合子插入/缺失型(ID)。109例NIDDM患者与155例正常对照组之间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显著意义;NIDDM合并肾病者(DN)的基因型与未合并肾病者无显著性差异,但等位基因则有显著性差异(D、I等位基因为045和055对030和070)(P<002);NIDDM病程≤1年即伴有肾病者与病程≥5年仍无肾病者比较,DD型及D等位基因均显著高于无肾病组(P均<005),后者以I型及I等位基因占绝对优势。结论ACE基因多态性与NIDDM发病无关,而与其肾脏合并症则明显相关,DD型是DN的易感基因,而I型则为其保护基因。  相似文献   
2.
本血液透析中心从2008年3月开始,对非急诊血液透析患者开展B超引导颈内静脉穿刺留置导管,现将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连续性血液净化中不同配方置换液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比较连续性血液净化 (CBP)中不同配方置换液的疗效。方法 :对 34例重症患者进行CBP治疗 ,置换液开始采用改良的Port配方 (配方 1) ,先后两次对置换液配方进行调整 (配方 2和配方 3) ,观察其疗效。结果 :CBP治疗后CO2 CP、Ca2 + 明显升高 ,K+ 、BUN、SCr明显降低 ;配方 1组 71.4%出现高血糖 ,配方 2组 80 %血糖水平控制在 5 .5~ 15mmol/L ,配方 3组血糖水平均控制在 6 .0~ 10 .1mmol/L。结论 :CBP能够很好维持危重患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使用改进的置换液配方血糖可控制在许可范围内 ,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方法 测定82例MHD患者透析前的血浆总Hcy(tHcy)、CRP、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及白蛋白(Alb)和80例健康对照者的tHcy、CRP;应用Sequoia512超声仪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粥样硬化斑块。结果 ①MHD组IMT平均值、IMT增厚阳性率、斑块阳性检出率、血清CRP以及血浆tHcy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体重指数(BMI)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MHD伴动脉硬化者的年龄、CRP显著高于非动脉硬化组(P〈0.05),动脉硬化组的tHcy、BMI和Alb显著低于非动脉硬化组(P〈0.05),而血浆TC、BUN、舒张压等指标两亚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颈动脉IMT的因素有年龄、CRP、血浆tHcy水平(P〈0.05);④直线相关分析表明,血浆they水平与Alb显著正相关(r=0.528,P=0.000)。结论 MHD患者血浆tHcy及血清CRP均明显高于健康人,MHD患者AS的发生与高水平血清CRP、相对低水平的血浆tHcy(但仍高于正常对照)及Alb等密切相关,评价tHcy在MHD患者As中的作用时可能综合考虑到炎症、低蛋白血症和营养不良等因素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性营养评估法(GNA)对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评价作用。【方法】建立了由13项主、客观评价指标组成的GNA,对57例维持性血透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分析GNA与各项营养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本组营养不良发生率为54.4%(31/57)。GNA评分与血清白蛋白(A1b)、前白蛋白(PA)、肌酐(SCr)、蛋白分解率(nPCR)、饮食蛋白摄入(DPI)、SGA评分、近期体重变化、消化道症状、肌肉消耗程度、水肿、皮下脂肪厚度均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与胆固醇(Ch)、尿素氮(BUN)、转铁蛋白(TRF)明显相关(P〈0.05)。多重回归分析显示,GNA评分与PA、SCr、nPCR、SGA、TRF、A1b、Ch均显著相关。【结论】GNA对血透患者具有良好的营养评价作用,半数以上的血透患者发生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血透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80例慢性肾衰组和82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抗体。结果:80例慢性肾衰患者中Hp抗体阳性者57例(71.25%),其中Ⅰ型31例(38.75%)、Ⅱ型26例(32.5%),而Hp抗体阴性23例(28.75%)。而82例健康对照者中有53例(64.6%)Hp抗体为阳性,其中Ⅰ型29例(35.4%)、Ⅱ型24例(29.2%),抗体阳性者29例(35.4%),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慢性肾衰Hp感染与正常人群之间无明显差异,Hp感染可能与慢性肾衰发病无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颈动脉硬化程度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收集3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透析前的C反应蛋白等生物化学指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双侧颈总动脉、颈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斑块、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等,并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功能及肥厚指标,并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结果 36例患者中有24例颈动脉斑块阳性,阳性率为67%.颈动脉斑块阳性组患者年龄、透析时间和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斑块阴性组(P<0.05),血浆白蛋白明显低于斑块阴性组(P<0.05).斑块阳性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以及反映左心室肥厚的指标如舒张期末室间隔厚度、左心室质量指数显著高于斑块阴性组.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颈动脉硬化与左心室肥厚关系密切,动脉硬化的治疗有可能预防和逆转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左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8.
血液透析患者肝炎病毒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血液透析患者乙型、丙型和庚型肝炎病毒(HBV、HCV和HGV)感染及合并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了44例血透患者的HBV标志物、抗-HCV和抗-HGV抗体,逆转录-套式PCR法检HCV BNA及HGV RNA。结果 血透患者三种肝炎总感染率达77.3%,HBV、HCV、HGV感染率分别为72.7%、13.6%和13.6%,HBV/HCV、HCV/HGV、HGV/HBV合并感染分别为11.4%、2.3%和11.4%,HBV、HCVT HGV三重感染率为2.3%。HCV感染与输血次数、透析年限明显相关,而HBV和HGV感染与输血次数、透析年限无显著相关。肝炎病毒合并感染组与单纯感染组、阴性组比较,输血次数明显增多、透析年限明显延长。结论 血透患者HBV、HCV和HGV感染率均较高。严格消毒措施,减少输血,血源筛查,对减少透析中肝炎病毒感染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调查血液透析(HD)患的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主观综合营养评估法(SGA)结合有关生化指标、人体测量指标及饮食评估对57例血液透析患的营养状况进行综合评价。观察了营养状况与饮食摄入、透析充分性、透析时间、年龄的关系。结果 57例透析患中营养良好35例(61.4%),轻至中度营养不良18例(31.6%),重度营养不良4例(7.0%),总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38.6%。各营养状况组之间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肌酐(Scr)、三头肌皮皱厚度(TSF)、饮食蛋白摄入量(DPI)和蛋白分解率(nPCR)差异显,而三组间Kt/V无显差异。65岁以上老年患营养不良发生率(50%)明显高于65岁以下患(32.4%)。结论 血液透析患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与蛋白质摄入不足、血液透析过程本身、年龄及炎症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
多种CRRT模式联合成功救治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联合多种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模式救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2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43岁、44岁,例1诊断为肝脓肿、感染性休克,例2诊断为左侧股动脉、股静脉、膀胱及输尿管、小肠刀刺伤,失血性休克,心肺复苏术后,股动、静脉移植血管术后重度感染,均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包括外周循环、心、肺、肝、胃肠道、凝血、脑及代谢),均合并急性肾衰竭、昏迷,给予多器官功能支持治疗(包括呼吸机辅助呼吸、抗感染、补充血容量、多巴胺维持血压、补充凝血因子及血小板、改善微循环、颅内脱水、营养支持、控制血糖、增强免疫治疗、护肝、制酸护胃、手术治疗等)。例1入院次日开始先后行床边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和血浆置换(PE)等CRRT治疗模式;例2先后给予CVVH及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等CRRT治疗模式。结果:结合多器官功能支持治疗,2例患者均获成功,分别于治疗33d、84d后病情稳定,各个器官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最后痊愈出院。结论:在多器官功能支持治疗基础上,根据病情,联合多种CRRT治疗模式可能改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