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观察健脾和胃化瘀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血清生长激素(GH)的影响,探讨健脾和胃化瘀中药对CAG及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的阻断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100例CAG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治疗,其中治疗组50例,用健脾和胃化瘀中药治疗;对照组50例,用叶酸片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GH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清GH水平都明显升高,治疗组比对照组治疗后血清GH水平升高更明显,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脾和胃化瘀法治疗CAG有明显的效果,对胃癌前病变也有改善作用,并可能通过影响CAG患者血清GH的水平而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测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Zn、Se、Fe、Cu含量变化,旨在探讨IBS的可能病因及发病新机制。方法:随机抽取30例D—IBS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测定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并计算CD4/CD8比值;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清Zn、Fe、Cu水平,用原子荧光分析法,测定血清Se水平。结果:D—IBS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D—IBS组与正常组血清Zn、Se、Fe、Cu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水平及CD4/CD8比值降低提示D—IBS患者可能存在细胞免疫异常;D—IBS患者血清Zn、Se、Fe、Cu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胆囊切除术迄今仍是治疗胆囊炎及胆囊结石等胆囊病变的首选方法。很多患者术后获得治愈,但也有些胆囊切除的患者术后仍存在右上腹疼痛或出现新的上消化道症状,称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ost-cholecystectomy syndrome,PCS)。PCS的病因是多方面的,有残石症/再发结石、胆囊管残留过长、术后胆囊床周围粘连、胆道及十二指肠乳头狭窄、术中或术前遗漏并存的肿瘤和其它病变、奥狄氏括约肌功能障碍、十二指肠胃反流(duodenogastricreflux,DGR)等。近年来发现这类患者中DGR是引起PCS主要原因之一,并已日益受到重视。1胆囊切除术后十二指肠胃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联疗法联合利多卡因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0年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66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所有患者均先使用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吗丁啉,观察组则加用利多卡因。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Hp根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上腹痛症及嗝气症的症状积分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的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三联疗法联合利多卡因治疗慢性胃炎能有效减轻炎症症状,根除幽门螺杆菌,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临床疗效显著,适宜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