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Rab11家族相互作用蛋白4(Rab11-FIP4)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临床意义及相关机制。方法:通过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及RT-qPCR比较结直肠癌组织与相应的癌旁组织中、正常环境及缺氧条件下直肠癌细胞中Rab11-FIP4的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化染色评分将临床病例分为Rab11-FIP4高表达组(n=61)和Rab11-FIP4低表达组(n=39),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两组的总生存时间与复发时间;构建Rab11-FIP4过表达慢病毒,感染结直肠癌细胞株HCT116和LoVo,采用CCK-8法、集落形成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Rab11-FIP4过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Rab11-FIP4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的相关性;人类磷酸激酶抗体阵列测定探讨Rab11-FIP4高表达的结直肠癌细胞中受IGF1R影响的信号通路;组织微阵列及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Rab11-FIP4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关系。结果:Rab11-FIP4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P<0. 0...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疣状胃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疣状胃炎患者及90例慢性胃炎患者通过胃黏膜活检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组织嗜银染色检查确定是否有幽门螺杆菌(Hp)感染,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疣状胃炎和慢性胃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疣状胃炎患者Hp感染率为66.67%(20/30),明显高于慢性胃炎患者的21.11%(19/9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慢性胃炎Hp阳性患者比较,疣状胃炎患者CDs*水平升高,CD4^+/CD8^+;比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疣状胃炎患者中Hp阳性与Hp阴性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疣状胃炎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免疫因素参与了疣状胃炎的发病。 相似文献
3.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年大量的研究证实,AP局部、全身炎症反应与肿瘤坏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多种细胞因子有关,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在其基因表达上起着关键作用.NF-κB是一种具有基因转录调节作用的核蛋白,调控多种细胞因子的表达.因此,研究如何抑制NF-κB的活化,减少促炎基因的表达,从而减轻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在AP治疗上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瑞巴派特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瑞巴派特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瑞巴派特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用常规药物治疗,4周后评价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4周末治疗组缓解率为57.5%,总有效率为90.0%,而对照组分别为31.6%、65.8%,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25,P〈0.01)。结论:瑞巴派特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疗效,它可保护肠黏膜,抑制炎症,促进溃疡愈合,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疏导辅助治疗伴焦虑症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150分的80例GERD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20mg/次,每日2次,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辅以心理疏导,疗程为8周。应用胃食管反流病症状分级及SAS的评分变化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8周末,研究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50%和86%,对照组分别为27%和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第2、4、8周末研究组S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疏导有助于治疗伴有焦虑症的GERD患者。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因多态性与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275例CD患者和495名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采用SNaPshot技术检测VEGF基因rs699947和rs3025039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结果CD组与对照组之间整体比较,VEGF基因rs699947和rs3025039位点的变异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o.05)。分层分析发现,结肠型CD患者中rs699947的变异等位基因(A)和基因型(CA+AA)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6,95%CI:1.143~2.234;P=0.005,95%CI:1.203~2.900)。与对照组相比,回肠受累(回肠末段型+回结肠型)的CD患者中,rs699947的变异等位基因(A)和基因型(CA4-AA)频率偏低(P=0.033,95%CI:0.524~0.974;P=0.043,95%CI:0.481~0.989)。此外,非狭窄非穿透型CD患者中rs3025039纯合子变异基因型(TT)频率低于对照组(0.62%vs.4.85%,P=0.036,95%CI:0.016~O.870)。结论VEGF基因rs699947位点基因变异可能增加结肠型CD的发病风险,但在回肠受累的CD患者中可能发挥保护作用。VEGF基因rs3025039位点的纯合子变异基因型(TT)携带者中非狭窄非穿透型CD的发病风险可能降低。 相似文献
8.
9.
10.
疣状胃炎患者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疣状胃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30例疣状胃炎患者及90例慢性胃炎患者通过胃黏膜活检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组织嗜银染色检查确定是否有幽门螺杆菌(Hp)感染,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疣状胃炎和慢性胃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疣状胃炎患者Hp感染率为66.67%(20/30),明显高于慢性胃炎患者的21.11%(19/9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慢性胃炎Hp阳性患者比较,疣状胃炎患者CD8+水平升高,CD4+/CD8+比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疣状胃炎患者中Hp阳性与Hp阴性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疣状胃炎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免疫因素参与了疣状胃炎的发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