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苷(polydatin)在体外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作用,进一步探索其潜在的机制。方法:设定空白组及白藜芦醇苷(0.2,0.4,1.2,2.0,2.8 mg·L~(-1))组,5-氟尿嘧啶组,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不同质量浓度白藜芦醇苷对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应用细胞克隆集落形成实验验证白藜芦醇苷对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5-氟尿嘧啶(1.0μg·L~(-1))和白藜芦醇苷(0.2,0.4,1.2 mg·L~(-1))对DNA聚合酶δ催化亚基P125(P125),P125编码基因(POLD1),p53基因(p53),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p21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应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白藜芦醇苷(0.2,0.4,1.2 mg·L~(-1))对P125,p53,p21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白藜芦醇苷(0.2,0.4,1.2,2.0,2.8 mg·L~(-1))在体外对MCF-7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P0.01),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与空白组比较,白藜芦醇苷(0.2,0.4,1.2 mg·L~(-1))均能明显抑制细胞集落的形成(P0.05,P0.01)。与空白组比较,5-氟尿嘧啶组和白藜芦醇苷(0.4,1.2 mg·L~(-1))能够显著抑制POLD1 mRNA表达水平,同时显著抑制P12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53,p2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5,P0.01)。与5-氟尿嘧啶组比较,白藜芦醇苷(1.2 mg·L~(-1))对POLD1,P125,p53,p2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影响均无显著差异。结论:白藜芦醇苷在体外能够显著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其潜在机制可能与提高p53表达水平,抑制POLD1表达,促进p2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联合紫杉醇剂量密集辅助治疗尚无内脏转移的中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择2005~2007年间我院收治的中晚期乳腺癌患者51例,随机分为吡柔比星联合紫杉醇2周方案组(密集组)及3周方案组(常规组),每组接受4周期化疗。比较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5年观察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密集组及常规组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9.17%、51.85%(P0.05);总生存率分别为87.50%、70.40%(P=0.130);密集组及常规组分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4.16%、33.33%(P0.05),总生存率分别为79.20%、48.10%(P0.05)。年龄≥45岁女性乳腺癌患者,无论是接受密集化疗还是接受常规化疗,与年龄45岁的患者比较,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密集组Ⅰ~Ⅱ度的血小板减少及白细胞降低发生率显著高于常规组(32.5%比11.7%,P0.05)及(71.6%比55.3%,P0.05)。结论吡柔比星联合紫杉醇密集辅助化疗较常规化疗方案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缩短治疗时间,且不增加不良反应,中老年患者同样可耐受,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感兴趣区(ROI)的描绘对新辅助化疗(NAC)乳腺癌超声造影(CEUS)定量参数的影响。方法 收集NAC前后均行CEUS的乳腺癌患者58例。采用动态对比时间-强度曲线(TIC)波峰法及目测法确定病灶增强较明显区域放置ROI获取各定量参数。改变ROI及观察者,根据ROI大小分2 mm、4 mm、6 mm组,通过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估观察者间定量参数一致性,比较不同ROI间定量参数变化率的差异。结果 两种方法观察者间的强度参数ICC>0.75;时间参数中,除目测法4 mm、6 mm组及动态对比TIC波峰法6 mm组的时间参数-达峰时间(TTP)的ICC>0.75,其余参数ICC<0.75。NAC前后不同ROI各定量参数变化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强度参数稳定性好,可用于预测或评估乳腺癌NAC疗效;乳腺癌NAC前后应保持ROI大小一致;2 mm的ROI更适用于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乏氧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并研究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RNA干扰技术,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HO-1的表达,得到HO-1表达受干扰的细胞系MDA-MB-231-HO-1△。通过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分别检测常氧及乏氧条件下MDA-MB-231-NC细胞(HO-1正常表达)和MDA-MB-231-HO-1△细胞(HO-1干扰表达)迁移、侵袭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乏氧条件下两组乳腺癌细胞的上皮和间质标记物的表达,检验细胞系是否发生了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结果:乏氧培养24小时后,MDA-MB-231-NC 细胞中HO-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MDA-MB-231-HO-1△细胞中HO-1表达受抑制。乏氧培养后MDA-MB-231-NC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较常氧培养的细胞明显增强,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DA-MB-231-HO-1△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在乏氧和常氧培养下无显著差异。乏氧条件下,MDA-MB-231-NC细胞的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表达显著下调,间质标志物Vimentin表达显著上调,而MDA-MB-231-HO-1△细胞的E-cadherin、Vimentin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乏氧条件下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HO-1可被诱导高表达,促进了细胞的侵袭迁移,其可能机制是促进了乳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分析>65岁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对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01-01-2010-12-31收治>65岁的女性乳腺癌患者219例,对其临床特点、病理和治疗方案及生存率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19例老年乳腺癌患者平均年龄70.9岁。病变位于左侧112例,右侧104例;双侧3例。肿瘤平均长径3.28cm,Tis、Ⅰ、Ⅱ、Ⅲ及Ⅳ期分别为2例(1.1%)、25例(13.3%)、82例(43.6%)、32例(17.0%)和13例(6.9%)。伴有其他老年性疾病者84例(38.4%),全组3、5、10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3.7%、59.3%和58.1%。病理类型主要为浸润性导管癌,激素受体阳性表达率高。经Cox多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年龄及肿瘤分期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老年乳腺癌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点,预后较好。经术前积极改善身体状况,大部分老年人对手术可良好耐受,治疗应选择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其中内分泌治疗在术后治疗中有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寻找具有诊断或靶向治疗作用的乳腺癌关键基因。方法通过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中已明确的乳腺癌相关数据集,运用生物信息学中的基因组富集分析(GSEA)初步筛选,并富集出相应的通路;在此基础上继续用Meta分析方法筛选出乳腺癌的关键基因。结果根据GSEA和Meta分析出差异基因22个,再与NCBI数据中与乳腺癌相关的基因的结构、功能比较,得出TGFBR2、CDKN1A、GADD45α、CXCL12为关键基因。结论 TGFBR2、CDKN1A、GADD45α、CXCL12等基因与乳腺癌细胞周期、分化和凋亡有密切关系,可进一步研究以期作为乳腺癌诊断和靶向治疗的基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2年8月84例接受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84例患者共植入粒子3 630粒,其中肿瘤≤3.5 cm患者平均17粒;肿瘤>3.5 cm患者平均46粒,所有患者均一次性植入成功。患者植入治疗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达完全缓解(CR)者为40例,部分缓解(PR)36例,疾病稳定(SD)8例,总有效率(CR+PR)为90.5%。术后随访3~45个月,患者平均生存率期为16.5个月,1、2年生存率分别为64.3%、31.0%。
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瘤内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确切,可作为治疗难治性、复发性、转移性肝癌的一种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乳腺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7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轮转的73名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出科成绩及评价资料,其中,对照组42名规培生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带教;实验组31名规培生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带教教学。结果实验组学生出科理论考试成绩的平均总分为(84.03±4.92)分,对照组为(79.45±5.71)分,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实验组学生在教学评价以及满意度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案例教学法在乳腺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可行性强,可以激发学员学习主动性,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10.
摘 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对乳腺癌患者外科手术的影响。[方法] 选取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4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合并2型糖尿病的乳腺癌患者,行改良根治术的78例作为观察组,按照1∶2比例随机选取156例施行改良根治术的非糖尿病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与手术治疗相关的临床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引流量、引流管留置天数、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均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然而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较对照组增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中,术前空腹血糖<8.0mmol/L组术后引流量、引流管留置天数、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均明显低于空腹血糖>8.0mmol/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糖尿病会增加乳腺癌患者的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延长引流时间及住院天数。术前空腹血糖控制在8.0 mmol/L以下是保证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