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88篇 |
免费 | 80篇 |
国内免费 | 6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篇 |
儿科学 | 9篇 |
妇产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42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302篇 |
内科学 | 180篇 |
皮肤病学 | 7篇 |
神经病学 | 13篇 |
特种医学 | 70篇 |
外科学 | 109篇 |
综合类 | 384篇 |
预防医学 | 143篇 |
眼科学 | 7篇 |
药学 | 143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71篇 |
肿瘤学 | 3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32篇 |
2022年 | 33篇 |
2021年 | 59篇 |
2020年 | 55篇 |
2019年 | 46篇 |
2018年 | 46篇 |
2017年 | 26篇 |
2016年 | 48篇 |
2015年 | 36篇 |
2014年 | 78篇 |
2013年 | 87篇 |
2012年 | 71篇 |
2011年 | 104篇 |
2010年 | 111篇 |
2009年 | 83篇 |
2008年 | 98篇 |
2007年 | 99篇 |
2006年 | 54篇 |
2005年 | 46篇 |
2004年 | 47篇 |
2003年 | 49篇 |
2002年 | 54篇 |
2001年 | 38篇 |
2000年 | 38篇 |
1999年 | 32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196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NF-KB的反义和诱骗性寡核苷酸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增殖反应及相应细胞因子、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分为6个时相点(6h,1,3,5,7,14d),每个时相点3只大鼠。制作血管球囊损伤模型.相应时间点处死动物,使用病理形态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免疫组化、Western blot等方法测定血管病理形态改变、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onocytes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NF-KB p65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ERK2)的蛋白质含量。结果 模型组、正义组、Scramble组血管内膜/中膜在d 5增加,14d达到高峰。反义组、诱骗组、反义组+诱骗组干预后,血管内膜/中膜明显减小(P〈0.05),反义组+诱骗组较反义组、诱骗组治疗效果不明显。MCP-1 mRNA表达在血管损伤后6h即可检测到,3、5、7d后持续表达增加,14d后表达降低,免疫组化显示MCP-1蛋白质表达在6个时相点均为阳性染色,14d达到高峰;反义组、诱骗组、反义组+诱骗组治疗后,与模型组、正义组、Scramble组相比,MCP-1 mRNA表达和蛋白合成在各时相点均降低(P〈0.05).Western blot检测核蛋白抽提物显示核因子NF-KB p65在血管损伤后6h有一定蛋白表达,1d后蛋白表达明显增加,至7d达高峰,14d后蛋白表达略降低。ERK2在血管损伤后1d蛋白表达开始增加,d7达到峰值.14d后与d7相比尤明显差异。反义组、诱骗组、反义组+诱骗组干预后,各时相点蛋白质表达均较模型组、正义组、Scramble组减弱(P〈0.05)。结论转录因子NF-KB调控MCP-1、ERK2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合成;球囊损伤后血管壁细胞增殖在不同时相点有动态变化;脂质体介导局部转染反义、诱骗性寡核苷酸可抑制NF-KB激活对下游基因的调控,两者联合作用效果较单独应用未表现出更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妊娠急性脂肪肝的影像技术和征象的最新进展,旨在提高早期妊娠急性脂肪肝的影像学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儿童漏斗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间在我院行多层螺旋CT检查的漏斗胸患儿60例,对其CT表现进行总结。结果 本组患儿对称性漏斗胸45例,非对称性漏斗胸伴胸骨旋转15例,Haller指数平均约(4.58±1.75),其中轻度漏斗胸6例,中度漏斗胸15例,重度漏斗胸39例,随着漏斗胸程度的加重,相应的心脏旋转角度、胸骨凹陷深度也随之增大;60例患儿中胸部扁平度指数<2有55例,合并脊柱轻度侧弯3例,13例术前CT检查提示肺部病变,5例患儿出现了小气道改变、支气管空气潴留征。结论 CT是诊断和评价漏斗胸的最佳成像方法,可为漏斗胸患儿提供全面的术前评估,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详细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肾脏表面结节分级能否预警高血压患者发生主动脉夹层(AD)。方法:回顾性纳入高血压合并或不合并AD患者,分别设为AD组(n=93)和对照组(n=110)。采集年龄、性别、高血压分级等临床信息,以及实验室检查和肾脏表面结节量化分级,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发生AD的预警征象,绘制ROC曲线比较模型的效能。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未联合肾脏表面结节分级的logistic回归分析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9,联合肾脏表面结节分级的logistic回归分析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3,两者间有统计学差异(P=0.026)。随着肾脏表面结节分级增加,发生AD的风险增加,肾脏表面结节1级、2级的OR值分别为4.284 (P=0.004)、28.128 (P=0.017)。结论:肾脏表面结节分级有潜力成为预警高血压患者发生AD的征象之一。 相似文献
6.
经膀胱远端输尿管切除术根治肾盂输尿管癌9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经膀胱远端输尿管切除术在治疗肾盂、输尿管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肾切除后,从远端输尿管放置输尿管导管入膀胱,然后经膀胱将输尿管内翻套叠于膀胱,用电刀切除远端输尿管及输尿管口周围部分膀胱壁。采用此法治疗9例肾盂癌。结果 9例术后无感染、尿瘘等并发症,亦无明显出血。经平均186个月随访,未发现环切口肿瘤种植,亦未发现膀胱其他部位发生肿瘤。结论 此手术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无需特殊设备,且并发症少,效果好,是治疗肾盂及上段输尿管肿瘤的有效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背根神经节(DRG) 孔钾离子通道TRESK 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 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22、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2组(n=16):假手术组(S组)和神经病理性痛组(NP组).采用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法制备神经病理性痛模型.S组仅暴露神经,不结扎.于术前1 d和术后1、3、5、7、14 d取8只大鼠,测定左后肢机械缩足反应阈值(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于术前1 d和术后14 d痛阈测定结束后取L4,5术侧DRG,采用RT-PCR法测定TRESK mRNA的表达.结果 与S组比较,NP组MWT明显降低,DRG TRESK 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或0.01),TW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病理性痛大鼠DRG TRESK mRNA表达下调,该变化可能与神经病理性痛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8至2011年收治的24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的诊治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其中浆液性囊腺瘤11例;粘液性囊腺瘤5例;囊腺癌5例;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2例,其中恶性1例;实性假乳头状瘤1例。5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0例行胰腺体尾部切除术,7例行胰腺肿瘤切除术,2例术中发现腹腔内转移,仅行活检术。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22例获得随访,随访6个月~11年,死亡5例,存活17例。结论胰腺囊性肿瘤无特征性临床表现,B超、CT、CA19—9有助于诊断,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积极的手术切除是改善其预后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