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益气聪明汤系李东垣所创,由升麻、葛根、黄柏白芍、蔓荆子、人参、黄芪、甘草八味药组成。功能益气升阳、主中气不足、清阳不升所致的各种病症。笔者平尊古训,谨守病机,辨证应用于临床,每获良效滋举例如下:1眩晕(高血压病)许某,男,63岁。于2004年9月8日初诊。高血压病史8年。近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Src抑制的蛋白激酶C的底物(SSeCKS)在神经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制备成年SD大鼠坐骨神经切断模型.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坐骨神经切断后SSeCKS表达的时空变化.结果 Western blotting显示,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近端SSeCKS的表达逐步升高,伤后2d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远端SSeCKS表达于12h达到高峰,之后呈下降趋势.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果表明,SSeCKS在神经断端处高表达,成簇状聚集;在远离断端处表达明显降低,分布亦较为均一.免疫荧光双标记结果显示,SSeCKS与S100、NF200及GAP43有部分共定位.结论 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可以引起SSeCKS的表达变化,其可能参与周围神经损伤后某些伤害性刺激信号分子的转导,并与损伤后神经的再生及功能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损伤后周围神经p27kip1和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的定位表达和变化,本实验将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夹伤组和切断组,运用Western blot结合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双标,在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时,对p27kip1和Skp2表达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坐骨神经夹伤后,p27kip1蛋白表达先逐渐下降,后又逐渐上升;坐骨神经切断后,远侧段p27kip1蛋白表达持续下降,而近侧段p27kip1蛋白表达在切断后6h明显下降,后又逐渐升高至正常水平,而Skp2表达变化与之相反;(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坐骨神经切断后1w,远侧段从断端到末端,p27kip1阳性信号逐渐增加,而Skp2阳性信号逐渐减弱;(3)免疫荧光双标显示,正常和损伤坐骨神经的雪旺氏细胞中都有p27kip1和Skp2表达。以上结果提示:周围神经损伤后影响雪旺氏细胞中p27kip1和Skp2的表达变化,为进一步研究它们在周围神经损伤和修复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突触后密度蛋白-95(PSD-95)在周围神经损伤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本实验建立大鼠坐骨神经夹伤模型,采用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和Western blotting对PSD-95 mRNA及其蛋白水平进行定量检测,应用免疫荧光双标技术观察PSD-95与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的共定位情况。结果显示,PSD-95 mRNA及其蛋白在正常坐骨神经中度表达,损伤后迅速下降;PSD-95 mRNA从损伤后2d开始表达上调;而其蛋白水平于损伤后1周明显升高。免疫荧光双标染色证实在坐骨神经损伤后1周PSD-95与nNOS共定位于Schwann细胞上,而与神经丝蛋白NF-200共定位不明显。本研究结果提示PSD-95通过nNOS参与了周围神经损伤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胰蛋白酶对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增殖、迁移和黏附能力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胰蛋白酶处理A431细胞,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筛选胰蛋白酶作用的最佳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癌细胞增殖周期细胞百分率和增殖率;划痕和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癌细胞在二维和三维空间的迁移能力;纤连蛋白粘附试验检测癌细胞的黏附潜能。 结果 用不同浓度胰蛋白酶处理A431细胞,通过检测细胞生长活性发现,随着胰蛋白酶浓度升高,A431细胞增殖活性增加;100 nmol/L胰蛋白酶处理A431细胞后,与对照组相比,G1期细胞比例减少,S期细胞比例增高,细胞增殖指数、细胞迁移能力和黏附潜能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胰蛋白酶能促进A431细胞增殖、迁移和黏附。 相似文献
7.
笔者 1998- 11~ 2 0 0 0 - 0 6以来辨证治疗鼻衄 80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资料较完整的 2 6例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2 6例中 ,男 17例 ,女 9例 ;发病年龄最小者 7岁 ,最大者 6 2岁 ;病程最长者 10 a,最短者 2 d;辨证分型属实火者 12例 ,属虚火者 14例。2 辨证施治2 .1 实火型多由肝火、肺胃火盛等原因所致。主要症状为鼻衄、头痛、口干、口苦、口渴、便秘、舌质红 ,苔黄燥 ,脉洪数或弦数。治当以清热泻火 ,凉血止血。方用自拟止衄汤 号。基本方药为 :白芍、生地、玄参、龙胆草、丹皮、旱莲草、仙鹤草、栀子、川楝子、甘草。2 .2 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丁苯酞对S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预处理组(均n=12);预处理组制模前给予丁苯酞80 mg/(kg.d)灌胃14 d。改良Zea Longa线栓法制备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于再灌注后24 h行Zea Longa评分标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测量梗死体积;免疫组化法观察Caspase-3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和预处理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假手术组均明显增高(P均<0.01);预处理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和预处理组脑梗死体积较假手术组均明显增高(P均<0.01);预处理组脑梗死体积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对照组和预处理组的Caspase-3表达较假手术组均明显增高(P均<0.01);预处理组的Caspase-3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预防性应用丁苯酞可以减轻SD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缩小梗死体积,减少Caspase-3表达;预防性应用丁苯酞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Caspase-3表达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探讨高血压并发左室肥厚青年患者使用比索洛尔治疗方案的降压疗效,以心脏超声技术检查结果评价比索洛尔对左室肥厚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高血压并发左室肥厚患者的青年病例,根据降压药物使用情况分为暴露组(比索洛尔+氨氯地平)和对照组(氯沙坦+氨氯地平),暴露组患者数206例,对照组患者数231例,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质量指数(LVMI)、舒张早期二尖瓣口峰值流速/舒张晚期二尖瓣口峰值流速(E/A)、舒张早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舒张晚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Em/Am)的变化,并比较两组的有效性。 结果:暴露组降压有效率为86.89%,对照组降压有效率为84.8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患者收缩压由(150.71±18.32)mmHg降至(127.95±11.36)mmHg,舒张压由(96.53±7.72)mmHg降至(84.61±5.49)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收缩压由(151.23±17.84)mmHg降至(129.67±13.78)mmHg,舒张压由(99.25±7.46)mmHg降至(85.77±4.30)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的基线状态、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患者E/A值由(0.77±0.14)升高至(0.85±0.12),Em/Am值由(0.60±0.13)升高至(0.72±0.11),对照组患者E/A值由(0.78±0.13)升高至(0.86±0.12),Em/Am值由(0.65±0.10)升高至(0.77±0.11),各组组内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的基线状态、治疗后E/A、Em/Am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LVEF均呈上升趋势、LVMI均呈下降趋势,但组内及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并发左室肥厚青年患者使用比索洛尔治疗方案的有效性与氯沙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可以推荐比索洛尔用于青年高血压并发左室肥厚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培养的C6胶质瘤细胞中Src抑制的蛋白激酶C底物(Src-suppressed C Kinase Substrate,SSeCKS)表达的影响。方法根据TNF-α刺激时间与浓度的差异,将培养的C6胶质瘤细胞随机分为TNF-α时间刺激组与浓度刺激组,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免疫印迹和免疫细胞化学法分析SSeCKS的表达变化和亚细胞定位。结果细胞因子TNF-α可引起C6胶质瘤细胞中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底物的广泛磷酸化,并以时间及浓度依赖的方式上调PKC底物SSeCKS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分析显示,正常情况下,SSeCKS散在分布于细胞质,浓集于细胞伸长的足突中。TNF-α刺激后,SSeCKS向核周迁移。这些改变可被PKC的抑制剂Ro-31-8220部分抑制。结论TNF-α可诱导C6胶质瘤细胞中PKC的活性,上调SSeCKS表达,这些改变与PKC的活性相关,提示SSeCKS可能参与胶质细胞中炎症信号的转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