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1篇 |
免费 | 11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7篇 |
妇产科学 | 9篇 |
基础医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19篇 |
内科学 | 13篇 |
神经病学 | 4篇 |
特种医学 | 10篇 |
外科学 | 16篇 |
综合类 | 41篇 |
预防医学 | 65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18篇 |
中国医学 | 11篇 |
肿瘤学 | 2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1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7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神经内科综合护理对脑出血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 我院神经内科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64例脑出血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开展综合护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未行综合护理而行常规护理)与试验组(32例:开展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为(34.34±1.32)分、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为(34.28±1.25)分,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t=21.354、23.853,P <0.05)。试验组患者治疗2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估(NIHSS)得分为(11.43±1.21)分、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定量表评分得分为(83.23±1.22)分、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t=21.754、21.237,P <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9.38%)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1.25%),数据差异明显(χ2=5.319,P <0.05)。试验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93.75%)高于对照组(68.75%),数据差异明显(χ2...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初诊为原发性肾炎型肾病综合征患儿的病因构成情况,探讨国内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分型的价值。方法纳入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收治的病初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肾炎型肾病综合征患儿,且经肾脏病理检查或基因突变分析明确最终诊断者,排除继发性、遗传性肾病综合征及伴有明显肉眼血尿者。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分型参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标准。截取患儿入院时一般情况、入院时诊断和临床分型、肾脏穿刺活检病理检查结果、基因检测结果和最终诊断。结果 28例临床分型为原发性肾炎型肾病综合征的患儿进入本文分析,占同期收治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10.6%(28/265)。分型依据:25例(89.3%)为镜下血尿,2例为高血压(7.2%),1例为肾功能异常(3.6%)。28例均进行了肾穿刺活检,11例行基因检测,最终诊断:原发性肾炎型肾病综合征5例(17.9%),Ig A肾病10例(35.7%),Alport综合征8例(28.6%),遗传性肾病综合征3例(10.7%),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和纤维素性肾小球肾炎各1例(3.6%)。结论儿童原发性肾炎型肾病综合征临床分型诊断的主要依据为镜下血尿,通过肾脏病理检查和基因检测明确病因,以Ig A肾病、遗传性肾脏疾病等居多,因此,临床诊断儿童原发性肾炎型肾病综合征应该慎重。 相似文献
3.
赵白鸽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1982,(2)
以往,人类月经周期中卵巢的形态学变化往往是通过内分泌和临床指标间接进行推测的。例如通过测定雌二醇和孕酮来估价卵巢甾体激素的分泌情况;通过基础体温和宫颈变化预测排卵;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和放射受体测定法测定血中LH浓度,进而预测排卵并通过剖腹术予以证实。至今,除外科手术外,临床医生尚无法通过上述手段区分成熟卵泡破裂前内膜细胞是否已发生黄体化。本文工作用超声波检测卵泡直径,并分析了与雌二醇和LH水平的关系。对单卵泡和双卵泡生长时雌二醇水平的变化也进行了分析。选择20名正常月经周期的妇女(21~36)岁,在LH峰前的第9、5、3、2、1天和当天的9时至11时分别取血,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乳腺肉瘤临床最佳治疗方案。方法 对我院 1995年 1月至 1999年 10月治疗的 6例乳腺肉瘤分析。结果 发病平均年龄为 5 2岁。 2例行细针穿刺涂片 ,其中 1例为阳性。 5例行快速冰冻切片确诊。 4例为乳腺纤维肉瘤 ,2例为乳腺恶性肿瘤纤维组织细胞瘤。 1例行乳腺单纯切除 ,5例行乳腺改良型根治术。总共切除腋下淋巴结 2 0个 ,均未发现转移。 6例病人的ER、PR均为阴性。结论 乳腺肉瘤首选手术治疗 ,以乳腺单纯切除为宜 ,没必要常规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辅助放疗、化疗的效果不肯定。内分泌治疗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IgA肾病时肾衰竭的罕见原因。方法回顾分析1例IgA肾病肾衰竭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男性患儿,6岁,入院前3个月内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3次,均有呼吸道感染诱因,不伴明显蛋白尿。前2次经抗感染、对症处后约1周内尿色转清。第3次肉眼血尿发作1天后出现少尿、急性肾衰竭,经血液滤过、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后完善肾活检,病理示轻-中度系膜增生性Ig A肾病(M1E1S0T0),伴急性肾小管损伤(肾小管多量红细胞管型)。进一步给予抗感染、利尿、碱化尿液等对症、支持治疗,患儿肌酐逐渐下降,病程近4周时恢复正常。结论 IgA肾病时肉眼血尿导致急性肾衰竭较为少见,其主要机制为红细胞管型造成肾小管的机械堵塞。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原发性膀胱毛细血管扩张症的诊断思路。方法回顾1例原发性膀胱毛细血管扩张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女,9岁。近3岁时无明显诱因出现肉眼血尿,以后多次呼吸道感染后诱发的间断肉眼血尿,血凝块,持续性镜下血尿,曾伴失血性休克1次。尿常规蛋白+~++,红细胞满视野;24 h尿蛋白定量0.96 g;腹部、泌尿系超声、泌尿系增强CT扫描未见异常;肾动脉造影未见动静脉畸形或瘘;膀胱镜检查提示毛细血管扩张症。患儿无相关家族史,无其他部位毛细血管扩张。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和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相关基因突变分析未见异常。结论儿童原发性膀胱毛细血管扩张症临床较为罕见,对于表现为早发、长期、间断肉眼血尿伴血凝块,特别有失血性休克者,应首先考虑血管因素病变可能,常规行泌尿系统各种影像学,包括血管造影检查,必要时膀胱镜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儿童纤维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回顾分析1例2016年4月收治的纤维性肾小球肾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男,12岁,6岁时发现有大量蛋白尿(以白蛋白为主)、低白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及持续镜下血尿,符合肾病综合征。行肾穿刺活检病理示重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病变伴硬化。予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泼龙松治疗无效,联合骁悉、中药等治疗仍效果不佳。本次入院后第2次肾活检,病理光镜示中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并膜增生样改变,电镜示纤维样肾小球肾炎。结论确诊国内首例儿童FGN。 相似文献
8.
9.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合并急性视网膜坏死(ARN)在临床中罕见,国内仅有1例报道[1],我科收治l例HSE后7d出现双侧ARN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43岁,肉联厂工人.本次入院前因"高热、反应迟钝及发作性左侧口角抽搐3d"就诊于外院,头颅CT及X线胸片检查未见异常,肺CT示:双侧胸腔少量积液伴胸膜增厚,左肺下叶炎症,并行腰椎穿刺检查,结果显示蛋白略升高,氯化物降低,考虑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肺炎",给予抗病毒、抗感染及对症支持综合治疗,未再出现抽搐,体温下降,反应迟钝好转.本次入院7d前双眼出现视物模糊,3d内进展为眼前指动,无体温升高及意识改变,未再出现抽搐,予地塞米松及抗结核药物治疗后不见好转.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50例冠心病PCI术后应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因血小板聚集率不达标且CYP2C19基因异常而改用替格瑞洛的患者。所有入选患者应用阿司匹林首次负荷剂量300 mg,维持剂量100 mg,每日一次;替格瑞洛维持剂量90 mg,每日二次,持续1年。研究主要终点为随访1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支架内血栓形成、支架内再狭窄、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和脑卒中的发生率;次要终点为一般不良事件(包括轻微出血、过敏、呼吸困难)的发生率及血小板计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患者应用替格瑞洛后随访1个月未出现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脑卒中;一般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低,2例(4%)出现呼吸困难,2例(4%)发生轻微出血,其中1例鼻出血,1例皮下淤血。应用替格瑞洛后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氯吡格雷,血小板计数未明显下降。结论替格瑞洛用于存在氯吡格雷抵抗的PCI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短期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