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01篇
综合类   84篇
预防医学   36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脉搏血氧饱和度是一种连续、无创测定动脉血红蛋白和血氧饱和度的方法,本文对脉搏血氧饱和度测定原理及如何正确使用作了详细叙述.  相似文献   
2.
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的临床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降低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至关重要,但由于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也比较困难。因此,基于临床表现的早期诊断一直是非常困难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TME手术的优势。方法:2002年9月至2006年1月行腹腔镜直肠癌TME手术78例,肿瘤位置距离齿线4~15cm,均采用吻合器盆内吻合。结果:本组78例按TME原则采用腹腔镜完成直肠癌手术,术中出血量10~50mL,手术时间2~3h,无术中死亡,术后1例吻合口漏,3例吻合口出血。术后持续胃肠减压时间8~24h,平均术后24~36h开始进食水,1~3d下床活动,1~5d开始排便。术后住院时间7~10d。随访时间3~40个月,1、3年生存率分别为94%(49/52)和92%(23/25),5例患者局部复发,3例患者肝转移,术后因肿瘤转移死亡3例,失访4例;有26例术后不足1年的患者,1例患者可疑局部复发。结论:腹腔镜直肠癌TME手术安全可行,在中低位直肠癌的手术中有明显技术优势,而且有其微创优势。  相似文献   
4.
12 840例小儿麻痹后遗症外科治疗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我国现存小儿麻痹后遗症病人的年龄结构、医疗需求、手术类别及外科治疗的有关问题 ,为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1985年 9月~ 2 0 0 3年 5月之间手术治疗的小儿麻痹后遗症 12 840例 ,实施手术 3 15 62次。从病人初次手术年龄、手术部位、下肢瘫痪情况、步态及手术类别进行统计归类。结果 :首次手术年龄 2 5岁以下者 1172 1例 ,占同期病例总数的 91 2 9% ,其中下肢髋部手术占总手术的 15 2 8% ,膝部占 3 0 19% ,踝足占 48 73 % ,下肢均衡术占5 14 % ,上肢手术占 0 5 %。结论 :现存的小儿麻痹后遗症 70 %以上年龄 <3 5岁 ,5 0 %以上的农村患者既往未实施过正确的矫形手术治疗。对中国遗留的百万小儿麻痹后遗症进行系统的现代矫形外科治疗 ,仍是骨科界的一项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5.
前臂桡侧复合血管网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报道前臂桡侧神经血管复合岛状皮瓣的解剖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对手部创面及瘢痕挛缩以该皮瓣进行修复 2 2例 2 3处 ,切取皮瓣面积最大 13cm× 6cm ,最小 8cm× 4cm ,旋转点至皮瓣顶端最长 2 2cm ,旋转点设计在鼻烟窝或其近端 ,蒂部及皮瓣下筋膜中含有桡神经浅支、头静脉及桡动脉鼻烟窝上行支 ,含或不含前臂外侧皮神经。 结果 临床应用 2 2例 2 3块皮瓣 ,其中皮瓣全部成活 2 2块 ,部分坏死 1块。术后随访 1~ 3个月 ,成活的皮瓣质地优良 ,外观比较满意。 结论 前臂桡侧复合皮瓣的临床应用 ,皮瓣切取面积大 ,旋转点更远 ,可达手部较远端创面 ,给手部创面的修复提供了一种新选择。  相似文献   
6.
择期结直肠手术前机械性肠道准备的争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感染等并发症仍然是结直肠手术后的常见问题之一,发生率为6%~25%。结直肠手术后的常见感染部位包括切口、腹腔或盆腔、吻合口漏。细菌培养发现,结直肠术后的切口感染主要由内源性结肠细菌引起。因此减少肠腔内的粪便负荷和细菌数量,以及在污染时采取的适当措施,似乎可以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报道采用不同带蒂皮瓣修复急症指端缺损的疗效。方法:分别采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示指背侧岛状皮瓣同指背侧岛状皮瓣、拇指桡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拇指桡侧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拇指尺侧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及邻指皮瓣共7种皮瓣为32例指端缺损进行急诊修复,皮瓣全部成活。结果:经3个月-2年(平均10个月)的随访、皮瓣血运、弹性质地良好。感觉恢复: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平均为5mm,示指背侧岛状皮瓣平均为8mm,同指背侧岛状皮瓣平均为7mm,拇指桡侧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平均为7mm,拇指桡侧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平均为6mm,拇指尺侧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平均为6.5mm,邻近皮瓣平均为7mm。结论:指端缺损的修得方法多,多种带蒂皮瓣均有其优点,应灵活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8.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以往对其诊断主要依靠食管镜及钡餐造影检查,近年来随着螺旋CT广泛应用,为临床评估手术可切除性提供了重要手段。本文分析2004年1月-2005年11月35例中晚期食管癌的CT表现.探讨术前CT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笔者从1990年至1996年用自拟圣愈散治疗消化性溃疡360例,设对照组190例,收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50例,随机分圣愈散治疗消化性溃疡组360例(下称治疗组)及对照组190例。本组病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治疗组中,男268例,女92...  相似文献   
10.
癌胚抗原(CEA)是一种分子量为180-200kDa的多糖蛋白复合物,是胚胎发展中产生的抗原之一。因这种抗原也存在于2~6月胚胎的胃肠、肝脏和胰腺组织中,故名癌胚抗原,也称胚胎抗原(EA)或胎儿抗原(FA)。癌胚抗原是由90%结直肠癌产生的糖蛋白。它不仅作为一种单纯的肿瘤标志物存在,而且是与肿瘤恶性化有关的一种复杂的分子。恶性肿瘤患者的CEA是一个广谱性肿瘤标志物,可在多种肿瘤中表达,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辅助恶性肿瘤的诊断、判断肿瘤分期和病变程度、监测治疗和预报复发等。1癌胚抗原与结直肠癌超过90%的原发性结直肠癌分泌CEA[1]。癌胚抗原可用于结直肠癌的筛选和诊断。一项随机对照试验证实[2]无论是大便隐血试验还是可曲式乙状结肠镜都能降低结直肠癌的死亡率,但是这两种方法的依从性都较差,敏感性也低于结肠镜。这就需要一种敏感性和特异性都比较高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最初的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CEA均升高,但接下来的研究则发现CEA不能用作早期结直肠癌的筛选,其较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样限制了其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但当患者出现某些报警症状,血清CEA浓度升高(例如5次以上检查均高于临界值)则要高度怀疑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