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9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嗜酸细胞性食管炎(EE)的症状与胃-食管返流病(GERD)相似,但对GERD的治疗疗效欠佳。病理学特征包括粘膜嗜酸细胞增多,即鳞状上皮中有大量嗜酸细胞(>15个/HP),表面覆有嗜酸细胞层,和/或有表浅的嗜酸细胞性微脓肿(每一团有>4个嗜酸细胞)。目前对其病因学知之甚少。 严格的要素饮食和全身用皮质类固醇能有效地消除EE的症状和组织病理学特征。有报道吞服丙酸氟替卡松(FP)可改善症状,减少食管嗜酸细胞。此研究作前瞻性试验以确定是饮食限制(DR)抑或吞服FP能减轻症状及诱导组织学缓解。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成人自身免疫性肠病(AIE)临床诊断标准,探讨相关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过去3年中3例持续性严重腹泻且对禁食无效患者的病史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名患者符合AIE描述的典型腹部症状并伴有严重低白蛋白血症,并排除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部位限于十二指肠至回肠,病理检查示肠黏膜重姨慢性活动性炎症,绒毛结构消失。1例尝试性使用大剂量皮质激素后症状迅速改善,另2例在激素减量后出现腹泻症状反复,予甲氨蝶呤后好转。结论据此认为3名患者罹患罕见的成人自身免疫性肠病,建议有上述病症且禁食无效的患者应行肠黏膜活检,检测上皮细胞自身抗体及进行胶囊胃镜检查。  相似文献   
3.
病例:患者,女,64岁,因反复腹泻、解脓血便5个月于2002年11月29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5个月出现腹痛,以左下腹为主,并有腹泻,开始为黏液水样便,后出现脓血,便次从3~4次/d逐渐加重至>20次/d,伴发热和口腔黏膜、舌体溃疡。外院肠镜检查示溃疡性结肠炎,但未作病理检查,即予激素、抗感染、止血、止泻和中药灌肠等治疗,因  相似文献   
4.
病例:患者女,37岁,因“腹泻两个月,发热伴关节肿痛、皮肤破溃一月余”入院。4年前患者因“解黏液血便”行结肠镜检查,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予灌肠和柳氮磺胺吡啶(SASP)口服治疗后,症状得到较好的控制。两个月前,患者出现腹泻症状,5-6次/d,水样,伴少量黏液,无血便,于外院行结肠镜检查示溃疡性结肠炎,予灌肠和SASP口服治疗后,大便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5.
病例:患者女,54岁,本次因“疲劳、纳差1年,加重伴黄疸、皮肤瘙痒半个月”入院。患者于2008年2月底无明显诱因出现严重疲劳、纳差、尿黄,伴腹胀、关节肿痛、眼于、口干。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IgA-抗组织转谷氨酰胺酶(tTG)抗体在慢性肝病患者中的表达.方法以ELISA法检测26例慢性肝病患者(16例慢性肝炎,10例肝硬化)血清IgA-抗tTG抗体水平,结果>10 AU为阳性.结果26例慢性肝病患者中有4例IgA-抗tTG抗体阳性(15.4%),且该4例患者均为乙型肝炎肝硬化病例.Child-Pugh B级患者的抗体阳性水平略高于Child-Pugh A级.结论慢性肝病患者中存在较高的IgA-抗tTG抗体表达水平,且与门脉高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少见的,慢性瘀胆性肝病,随着内镜下塑行胆道造影(ERCP)等检查的发展,确诊的病例明显增多,本就该病的诊断和治疗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原发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和炎症性肠病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相似,为了预防误诊误治,我们对被误诊为炎症性肠病的原发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我院十年来(1994—2004年)所有肠道T细胞淋巴瘤和曾被误诊为炎症性肠病的原发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的资料,共6例进行分析。结果肠道T细胞淋巴瘤临床上少见,原发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和炎症性肠病在临床表现影像学和内窥镜的大体表现颇为相似,内窥镜下的活检和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检查是目前确诊肠道T细胞淋巴瘤的主要依据。结论肠道T细胞淋巴瘤的发病率低使临床医生对此种疾病的认识不足。由于缺乏特异性检测手段,为了避免误诊炎症性肠病,提高肠道T细胞淋巴瘤的诊断,要注意以发热、腹泻、腹痛、腹胀等非特异性症状为主,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要考虑原发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的可能性。内窥镜下大多表现为多形性、多灶性、弥漫性和不规则性溃疡,要在有特征性表现的部位多取组织块,提高活检的阳性率。肠道T细胞淋巴瘤易并发消化道穿孔、肠梗阻、消化道出血,诊断不明确时,必要时尽早剖腹探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腹水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体征,多数患者能得到确诊,但部分病例虽经积极检查仍难以确诊。我科最近发现1例因腹膜黄色肉芽肿导致腹水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病例:患者,男,56岁,因腹胀半年来院就诊。腹胀与进食和体位无关,无腹痛、腹泻、便秘,亦无皮疹,无发热、消瘦。曾在外院行胃镜、钡餐造影和钡剂灌肠等检查,均无特殊异常发现。胸片未见异常。上腹部CT示有腹水,其他脏器未见异常。为进一步诊治于2002年7月9日收治入院。入院查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巩膜无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腹部  相似文献   
10.
肝硬化患者中血清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林  马雄  王勇峰  吴叔明 《胃肠病学》2002,7(4):216-217
背景:胆汁酸在肝内合成和分泌,因此可以作为反映肝细胞损害的指标之一。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BA)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2例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资料,比较TBA与其他常规肝功能指标的敏感性差异。结果:肝硬化组的TBA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其水平为健康对照组的6.9倍,异常率为74%,显著高于丙氨酸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和碱性磷酸酶(ALP)(P<0.01)。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TBA水平显著高于代偿期患者(P<0.01)。结论:TBA是反映肝硬化患者肝细胞损害的敏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