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7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6篇
肿瘤学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位肝移植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1例因急性肝功能衰竭行原位肝脏移植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急性肝衰竭实施肝移植的经验。结果21例病人随访时间为3~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5个月。生存时间为1—1530d,中位生存时间为517d。病人的围手术期存活率为66.7%,1年存活率为66.7%,2年存活率为66.7%。死亡原因包括多脏器功能衰竭、颅内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急性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移植物原发性无功能。14例的远期性生存病人中,13例移植前合并乙型肝炎(乙肝),其中有1例(1/13)在术后1年出现乙肝复发。结论肝移植术是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最有效的方法,严格把握适应证、合理选择手术时机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术前选择合适的供肝、术中建立充分的流出道及术后调整门静脉压等综合措施预防活体肝移植术后肝小体积综合征.方法 总结2007年12月至2009年11月的113例活体肝移植的临床资料,术前通过影像系统评估供肝体积,测算供肝体积与受者体重比(GRWR),根据供肝解剖及GRWR确定采用的供体类型(含肝中静脉右半肝,不含肝中静脉右半肝,含肝中静脉左半肝等),术中通过建立充分的流出道,根据GRWR、术前脾功能亢进情况、肝动脉开放后门静脉血流量及门静脉压力,确定是否采用脾动脉结扎等方法将门静脉压力控制在<20 mm Hg(2.67 kPa),门静脉血流量控制在<250 ml·min-1·100 g-1,观察采取上述措施后肝小体积综合征的发生情况.结果 75例受者接受含肝中静脉的右半肝,37例接受不含肝中静脉的右半肝,1例接受含肝中静脉左半肝.随访6个月,所有受者均未出现持续黄疸、败血症等严重的肝小体积综合征表现,1例受者于术后42 d死于脑卒中及呼吸衰竭,受者术后6个月存活率为99.1%(112/113).结论 术前根据供肝血管解剖及GRWR选择适当的供肝类型,术中建立充分的流出道,通过脾动脉结扎等方式调整门静脉血流及压力的综合方法可有效预防肝小体积综合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肝癌复发与未复发患者再次肝移植的效果.方法 初次肝移植时原发疾病为肝癌(病理诊断)、移植后因各种原因需行再次肝移植者65例(肝癌组),分析其进行再次肝移植的原因以及再次肝移植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预后,并于同期因肝脏良性疾病施行肝移植、移植后因各种原因需行再次肝移植者66例(非肝癌组)进行比较.结果 肝癌组初次肝移植后有11例(16.9%,11/65)因肝癌复发而行再次肝移植,非肝癌组无因肝癌而行再次移植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肝癌组初次肝移植后有11例(16.7%0,11/66)因血管并发症而进行再次肝移植,高于肝癌组(4.6%,3/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初次肝移植后肝癌复发者11例,其中10例(90.9%,10/11)在再次肝移植后因肝癌复发而死亡;肝癌组初次肝移植后肝癌未复发者54例,其中7例(13.0%,7/54)在再次肝移植后肝癌复发,明显低于复发者(P<0.01),其移植肝5年累积存活率为51.0%,与非肝癌组(51.8%)差异很小(P>0.05).结论 原发病为肝癌者初次肝移植后因肿瘤复发而行再次肝移植,其预后不佳;而因非肿瘤复发因素而行再次肝移植时,其再次肝移植的效果与因良性疾病而行肝移植者相近,不应受其原发疾病为肝癌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移植治疗混合细胞型肝癌的疗效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原位肝移植治疗的21例混合细胞型肝癌患者以及非肝移植治疗的8例临床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肝移植术后患者累积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Log-Rank检验行单因素分析,COX回归多因素分析预测影响预后的临床因素.结果 肝移植组21例患者术后围手术期生存率100%.术后生存时间1~ 103个月,中位生存时间23个月.术后无瘤生存时间3~ 103个月,中位无瘤生存时间15个月.1年、2年、3年、5年总体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9%、58%、38%和38%,累积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3%、52%、38%和38%.非肝移植组生存时间1~11个月,中位生存时间6个月,6个月生存率为50%,1年生存率为0.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伴有肝硬化、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门静脉肉眼癌栓及Allen分型为混杂型可能是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淋巴结转移、门静脉肉眼癌栓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肝移植是治疗混合细胞型肝癌的一种有效方法,严格筛选适应证可有效降低肿瘤复发转移的风险并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在肝移植术前外周血AFP mRNA的表达及其与术后肿瘤复发、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以2003年2月~2004年2月收入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的31例肝细胞肝癌行原位肝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患者术前外周血AFP mRNA表达水平,均采用尸体供肝经典原位肝移植.以SPSS 12.0软件分析AFP mRNA的表达与患者术后肿瘤复发及生存的相关性.结果:31例患者中有10例AFP mRNA表达阳性,表达量为57~10 400 copy/μg,中位数为360 copy/μg.患者Child-pugh分级,肿瘤的大小、个数,病理Edmond分级与术前AFP mRNA的表达水平无关.肿瘤TNM分期为Ⅲ~Ⅳ期的患者AFP mRNA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P=0.001);脉管浸润的患者AFP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无脉管浸润者(P=0.029).肝移植术前AFP mRNA阴性组的无瘤生存及总体生存显著高于AFP mRNA阳性组.结论:术前AFP mRNA表达的水平是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是术前可能存在肝外微转移的指标,可作为预后的判断因子.  相似文献   
6.
二尖瓣脱垂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13年Callavardin描述收缩期喀喇音的二尖瓣脱垂(MVP)病人在尸解时发现有心包粘连以后 ,一直认为收缩期喀喇音是心外的额外音。直到 196 1年Reid认为这与二尖瓣腱索绷紧有关 ,提出收缩期喀喇音和晚期杂音来源于二尖瓣的假说 ,后又被临床所重视并得到了证实。 196 3年Barlow等首先应用心血管造影证实收缩期喀喇音和收缩晚期杂音的患者有MVP ,证明这种听诊所见由于左心室收缩晚期二尖瓣 (后叶 )脱垂伴有二尖瓣返流所致[1] 。MVP不仅指瓣叶在收缩期向心房脱垂 ,同时二尖瓣 (或三尖瓣 )在形态上许多改变。本文报…  相似文献   
7.
垂体瘤术后易发生感染,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IE)是严重并发症,并发肺动脉瓣赘生物尤为罕见。本例报导如下: 患者,女性,现年44岁,17年前因产后25天,高热不退5天,牙龈脓肿入院。住院期间血压下降,心动过速,继之出现视力模糊,视交叉受压的两侧偏盲,头颅CT示蝶鞍占位性病变,诊断垂体肿瘤而手术治疗。术后二月后反复间隙性发热达38C以上,心动过速,胸部紧缩感,于咳,住院期间多次血培养均阴性,诊断肺部感染、激素减少综合症群,经激素及头孢氨苄、头孢噻肟、林可霉素等先后治疗,症状好转出院。此后,类似上述症状又反复住院,直至术后3年患者仍有间隙性发热,又复住院,经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肺动脉瓣有赘生物才明确诊断为IE。 超声检查:仪器应用HP SONOS 5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5-3.5MHz,经心底大血管、右室流出道长轴观显示:肺动脉不增宽,肺动脉后瓣见有直径7mm大小实质光团附着,随瓣膜启闭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门静脉血栓(PVT)的肝移植术中外科处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肝移植患者2508例,共行肝移植2614次,其中253例术前并发PVT.并发PVT者的Yerdel分级为,Ⅰ级者104例,Ⅱ级者114例,Ⅲ级者29例,Ⅳ级者6例.根据具体情况对并发Ⅰ、Ⅱ级PVT者施行静脉血栓切除术、外翻血栓切除术或外翻式门静脉内膜剥脱切除术;并发Ⅲ级PVT者,18例行外翻式门静脉内膜剥脱切除术,11例行外翻血栓切除术;并发Ⅳ级PVT者行外翻式门静脉内膜剥脱切除术.结果 218例并发Ⅰ、Ⅱ级PVT者中,32例行静脉血栓切除术,52例行外翻血栓切除术,134例行外翻式门静脉内膜剥脱切除术,均获得成功.29例并发Ⅲ级PVT者中,18例行外翻式门静脉内膜剥脱切除术,均获得成功;11例行外翻血栓切除术,其中5例获得成功,6例失败.6例并发Ⅳ级PVT者中,3例行外翻式门静脉内膜剥脱切除术,获得成功,3例取栓失败.253例并发PVT者肝移植术后6个月的存活率为93.7%,与同期无PVT的肝移植患者相比较(9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并发PVT者可接受肝移植,术中应根据PVT的Yerdel分级情况,采取适合的外科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确定小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核苷类似物预防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1998年12月至2009年11月间因乙肝相关性终末期肝病行肝移植手术并接受核苷类似物联合小剂量HBIg预防乙肝复发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其术前、术后乙肝相关检查、乙肝复发情况以及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 在移植术后存活>30 d且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27.8个月)的1506例患者中,术后出现乙肝复发者37例.术后1、2、3、4、5、6年累计复发率分别为1.3%、2.4%、2.7%、2.9%、3.7%、4.6%;术后乙肝复发时间为0.3~66.6个月(中位值为12.8个月).在37例乙肝复发患者中,9例检测出病毒变异,其中YMDD变异4例,YMDD+YIDD变异2例,YMDD+YVDD变异、YVDD变异、YIDD变异各1例.结论 肝脏移植为治疗乙肝相关性肝病的重要手段,术后采用核苷类似物联合小剂量HBIg可有效预防乙肝复发,乙肝复发患者及时采取挽救治疗可控制疾病,改善预后.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preventive effect of combination of low-dose HBIg and Nucleoside analogues on recurrence of hepatitis B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Method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HBV status and recurrence in patients accepting Nucleoside analogues plus low-dose HBIg as prophylaxis treatment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for HBV-related end-stage liver disease from December 1998 to Octomber 2009 in our center. Results In all the 1506 patients whose survival time >30 d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37 patients showed HBV recurrence, the HBV cumulative-recurrence rate of 1, 2, 3, 4, 5 and 6y was 1.3%,2. 4%,2. 7%,2. 9%,3. 7% and 4.6% respectively. The time of recurrence varied from 0. 3 to 66. 6 months (median 12. 8 months) after transplantation. Virus mutation could be tested in 9 cases of the 37 recurrence patients, including 4 YMDD cases, 2 YMDD + YIDD cases, 1 YMDD+YVDD cases, 1 YVDD case,and 1 YIDD case. Conclusions Liver transplantation is the principal therapeutic method for the patient with end-stage liver diseases related to HBV, with the effectively prophylaxis treatment to aim directly at HBV recurrence. If the patients who got HBV recurrence received targeted treatments, the situation can be controlled satisfactorily.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该院活体肝移植供者选择标准以及术后早期的安全性.方法 对该院2007年9月20日~2008年10月31日进行的58例活体肝移植供肝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术前供者选择标准进行总结,观察其术中情况、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所有供者肝功能均在术后2周内恢复正常.2例供者出现胆瘘,经保守治疗后好转;3例供者出现术后不全肠梗阻,保守治疗好转;需要止痛处理的切口疼痛20例.余54例供者无并发症发生.所有供体均恢复正常的体力活动.结论 供者的评估与选择是活体肝移植成功开展的关键.根据该院供者评估方法及标准,活体肝移植供肝切取是相对安全的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