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及空气质量指数(AQI)与鼻出血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张家口市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的急诊鼻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本地区AQI及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即细颗粒物(PM2.5、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臭氧(O3)浓度。采用Pearson法分析鼻出血患者就诊数量及其与各环境空气污染物指标的关系。根据AQI数值将全部数据分为3个等级(AQI≤100,100200),比较各等级鼻出血发病情况。结果张家口市鼻出血就诊数量与PM2.5、CO、 NO2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O3浓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鼻出血发生率均随着AQI数值增加而明显增加,与AQI≤100分级相比,张家口市100200分级时鼻出血发病率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随着PM2.5、NO2、CO浓度及AQI数值的增加,张家口市急诊鼻出血数量明显增加。 ()Abstract: 相似文献
2.
氨溴索对流感嗜血杆菌生物膜清除和膜内杀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氨溴索(AMB)对流感嗜血杆菌生物膜(BF)的作用以及对BF菌的杀菌作用。方法:30株流感嗜血杆菌菌株从腺样体肥大患儿术中切除的腺样体组织分离,选取具有较强成膜能力的2株细菌,96微孔板法培养细菌形成BF,结晶紫染色法测定不同浓度AMB对2株细菌BF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观察细菌BF形态结构的改变;平板计数法检测AMB对BF菌杀菌作用。结果:结晶紫染色法示,当AMB浓度分别达到0.25mg/ml和0.49mg/ml时,2株细菌BF吸光度值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扫描电镜发现BF结构受到破坏;菌落计数显示AMB对流感嗜血杆菌BF菌有杀菌作用,且剂量依赖效果明显。结论:AMB在体外对流感嗜血杆菌BF具有破坏和清除功能,并对BF菌具有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科自1988~1998年间共收治食管异物182例,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72例,占全部病例的396%。72例中,男46例,女26例。异物存留时间1小时~46天不等,平均16小时。存留部位:食管第一狭窄54例,第二狭窄15例,第三狭窄3例。异物种类:动物骨类28例,肉类 16例,果核14例,义齿异物10例,其它4例。治疗方法:全麻16例,其余均粘膜表面麻醉。取出方法:经食管镜取出67例,包括推入胃内排出2例,经颈侧切开异物取出3例,开胸异物取出2例。结果。并发食管炎6例,食管穿孔4例,1例经禁食… 相似文献
4.
头颈部坏死性筋膜炎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头颈部坏死性筋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加强对这一罕见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992-2002年10年收治的7例头颈部坏死性筋膜炎的病例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7例全部行积极的内科保守治疗和外科处理(包括局部切开引流、清创术和气管切开术),其中2例死亡。结论:临床上对该病应有足够的认识,以期早期诊断。及时有效的外科处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第三鳃裂瘘管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鳃裂囊肿及瘘管为胚胎时鳃裂发育异常引起。临床上以第二鳃裂瘘管多见.第一、三鳃裂瘘管少几见.且因其容易继发感染.反复肿痛而误诊或切除不净。现将我科自1980年1月~2002年10月收治第三鳃裂瘘管患者7例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95年以来,采用多层缝合法修补顽固性颈部气管皮肤瘘27例,术后均恢复经鼻呼吸,收到满意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7例中,男24例,女3例;年龄12~67岁;带气管套管时间5周~2年3个月,患者均符合拔管条件,拔管后均经蝶形胶布牵拉固定等处理而瘘口未愈.瘘口直径为0.3 cm~0.7 cm,周围不同程度瘢痕形成.气管切开的原因分别为喉癌手术12例、急性喉梗阻7例、脑外伤4例、颈段气管外伤3例、脑血管意外1例. 相似文献
7.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相关致病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分析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相关的致病因素.方法:对我科收治的OSAHS患儿196例进行回顾分析,并结合正常儿童调查情况,分析OSAHS相关的致病因素.结果:OSAHS患儿中有85.20%(167/196)扁桃体肥大,17.34%(34/196)体质量指数超过正常,91.84%(180/196)患儿腺样体与鼻咽部口径的比值(AN)大于正常,且OSAHS患儿的扁桃体肥大、腺样体与鼻咽部口径的比值与正常儿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体质量指数与正常儿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AHS患儿的发病与扁桃体肥大、腺样体与鼻咽部口径的比值存在密切的相关性,而与体质量指数没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耳石复位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治疗的83例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依据典型病史及Dix—Hallpike试验,耳石复位管结石症按Epley所描述的耳石复位方法,嵴顶结石症按Semont方法,配合药物治疗及前庭锻炼。治疗结束后1周及3个月复查并评定疗效。结果83例患者首次治疗后1周复诊,痊愈67例(80.72%),发作次数减少,症状减轻6例(7.23%),无效10例(12.05%)。随访3个月完全恢复未再复发眩晕71例(85.54%);症状明显减轻9例(10.84%),无效3例(3.61%),有效率96.39%。结论耳石复位法无明显禁忌证,方法简单,疗效高,可作为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门诊治疗的首选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为23例喉癌患者行喉大部分切除术,采用下列方法重建喉功能,(1)重建声门关闭功能;(2)重建会厌覆盖功能;(3)保留或重建梨状窝;(4)保护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5)保持宽大的下咽部;(6)切断环咽肌.23例中21例获得随访,术后均能发音,术后2~4周拔除鼻饲管,无误吸及呛咳.5年生存11例,生存率47.8%. 相似文献
10.
蠊缨滴虫(Lophomonas blattarum Stein,1860)隶属于超鞭毛纲(Hypermastigida)超鞭毛目(Hypermastigida)缨滴虫科(Lophomonadae),通常寄生于白蚁和蜚蠊的消化道内,人体感染少见。1993年国内首次报道了人体感染蠊缨滴虫的病例,后又陆续报道了60余例。报道的病例多为肺部感染,鼻窦感染极少见,现报道1例上颌窦感染病例。患者,女,54岁,汉族,河北省涿鹿县食品加工厂工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