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风病是中医临床治疗中具有明显优势的疾病之一,早在《内经》时代就有较为系统的阐述。唐宋以前多认为中风病因外风而致,唐宋以后多主张内风致病。外风致病向内风致病理念的转变是对于早期理论的纠错,还是病因病机理论的延伸,一直以来存在着争议。笔者认为这一观念的转变是对于中风病病因病机分析的细化,唐宋以后"外风致中"思想与"内风致中"理论并行。本文通过对历代中医古籍文献的梳理,重点分析唐宋以后"外风致中"思想的相关研究,并通过现代相关实验研究的整理证实该理论的发展,为中风病中医研究与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主动呼吸控制方法在肺癌放射治疗靶区个体化设计中的应用及可行性.方法 对15例肺癌患者在三维适形放疗定位时通过主动呼吸控制系统分别在平静呼吸吸气末和呼气末螺旋CT快速扫描采集图像,将两组图像传输至计划系统,进行图像融合,勾画个体化放疗靶区,并测量病变在平静呼吸时的位移距离.结果 全组15均成功进行图像融合,勾画出个体化放射治疗靶区.肺部病变随呼吸运动产生的移动距离(设定X轴为身体左右方向,Y轴为身体前后方向,Z轴为头脚方向),X轴方向为(0.35±0.23) cm(范围0.00~0.80 cm),Y轴方向为(0.16±0.15) cm(范围0.00~0.5 cm) ,Z轴方向为(0.90±0.42) cm (范围0.30~1.80 cm).结论 应用主动呼吸控制系统能在肺癌放射治疗靶区勾画中实现个体化设计.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千伏级锥形束CT (CBCT)引导下肺癌放疗摆位误差及其对靶区和正常组织受量影响。方法 采用瓦里安IX直线加速器机载影像系统对 23例肺癌患者三维放疗前行CBCT扫描,并与计划CT图像匹配获得左右、头脚、前后方向摆位误差。在CMS计划系统中将治疗中心移至扫描中心,模拟未移床时剂量分布,研究摆位误差对计划靶体积(PTV)、大体肿瘤体积(GTV)及正常组织受量影响,并行F检验。结果 左右、头脚、前后方向误差分别为 -0.18、-0.43、-2.64 mm,其绝对值最大分别为13、 21、8 mm。5 mm内误差在3个方向上分别占93.9%、71.4%、81.9%。模拟未移床时的剂量分布显示95%PTV剂量、PTV平均剂量、95%GTV剂量、GTV平均剂量分别为原计划的89.7%(F=7.04,P=0.011)、97.9%、95.5%、98.8%(F=0.32,1.68,0.11;P=0.572,0.201,0.740)。肺接受≥5、10、20、30 Gy体积占总体积百分比、肺平均受量、脊髓1 cm3体积受量分别为原计划的102.7%、103.1%、105.0%、110.6%、103.0%、98.1%。任一方向误差>5 mm对95%PTV受照剂量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F=14.58,P=0.001)。结论 肺癌放疗摆位误差大多在5 mm内,以头脚方向误差最大,任一方向误差>5 mm将对PTV受量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的一些放射生物学研究显示缩短总治疗时间可提高疗效,故采用每周7 d连续照射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观察其疗效并对毒副反应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5.
6.
颈源性高血压(CHBP)指颈椎病变引起的高血压,好发于中青年人群,药物是目前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方法,但因CHBP具有隐匿性及药物的潜在危害而导致临床诊疗有一定难度,因此探索CHBP发病机制、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CHBP的发病原因及病理机制,得出颈部肌肉劳损诱发交感神经兴奋、椎动脉血管被重塑后硬化是诱...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评价阿托伐他汀辅助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2009年3月—2019年3月,检索有关阿托伐他汀辅助手术治疗CSDH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回顾性研究及队列研究。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手术治疗,阿托伐他汀组患者于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采用Ra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有效率、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治疗后血肿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结果最终纳入13篇文献,共包括1 24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阿托伐他汀组患者有效率〔RR=0.87,95%CI(0.78,0.96)〕和治疗后ADL评分〔MD=10.14,95%CI(4.71,15.58)〕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血肿量少于对照组〔MD=-6.42,95%CI(-9.87,-2.9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RR=0.42,95%CI(0.21,0.84)〕、术后复发率〔RR=0.16,95%CI(0.09,0.28)〕低于对照组(P0.05)。绘制报道术后复发率文献发表偏倚的倒漏斗图显示,分布于直线两侧的散点不对称,提示可能存在发表偏倚。结论现有文献证据表明,与单纯手术治疗相比,阿托伐他汀辅助手术治疗能有效提高CSDH患者有效率,改善患者ADL,促进血肿吸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抗内皮细胞抗体、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狼疮肾炎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IgG型抗内皮细胞抗体(IBG-AECA)、细胞问黏附分子-1(ICAM-1)在狼疮肾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39例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及健康对照组的IgG-AECA阳性率;再将39例患者依据IgG-AECA分为阳性、阴性两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可溶性细胞问黏附分子-1(sICAM-1)在两组中的血清水平.同时依据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将活动期患者分为狼疮肾炎组和非狼疮肾炎组,分别测定上述两组的IgG-AECA阳性率及sICAM-1血清水平.结果 IgG-AECA的阳性率在SLE活动期组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SLE活动期患者中IgG-AECA阳性组的sICAM-1的血清水平高于IgG-AECA阴性组(P<0.05);有狼疮肾炎组IgG-AECA阳性率及sICAM-1的血清水平均高于无狼疮肾炎组(均P<0.05).结论 IgG-AECA可能通过上调血管内皮细胞的ICAM-1表达水平,吸引淋巴细胞黏附引起血管损害的机制,在SLE发病及疾病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二者与狼疮肾炎活动密切相关,可将二者作为监测狼疮肾炎活动、评价疾病活动性、指导合理治疗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新型多层平板型生物人工肝(BAL)体外支持系统治疗肝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有38例肝功能衰竭患者接受了新型多层平板型BAL治疗共计48例次,每次治疗时间为4h,于治疗前,治疗中,以及治疗后1、3、7和14d,抽取患者外周血监测肝功能和凝血功能等生化指标,并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以判定BAL的治疗效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患者血浆及反应器中IgG、IgM及补体CH50的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PERV) DNA、猪特异性细胞色素B(SsCytB)基因序列及逆转录酶的活性等,以评估BAL治疗的安全性.结果 大部分患者接受BAL治疗后感觉良好,精神状态、临床症状、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缓解或明显改善,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38例患者中,临床治愈9例,好转25例,治愈好转率为89.5%(34/38),治疗无效4例;有7例患者经BAL治疗后病情好转,顺利等到供肝接受了肝移植.治疗期间,患者血浆IgG、IgM和CH50水平均未出现明显变化,仅补体CH50在治疗1h时出现一过性下降,随后很快恢复正常水平;反应器内未检测出IgG,仅治疗4h时检出极少量IgG,治疗4h内均未检测出IgM.各时间点患者PBMC均未检测到PERV DNA,且患者血浆中均未检测到猪特异性SsCytB基因序列和逆转录酶活性.结论 新型多层平板型BAL体外支持系统对肝功能衰竭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其在患者等待供肝期间也可作为良好的过渡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