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将183例慢性胃肠病分为6型,设计制定了慢性胃肠病中医辨证量化表,用给分法进行分级,建立数学模型,同时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辨证分型分级进行综合评判。根据最大隶属原则.对结果进行归一化处理,B=(0.279,0.550,0.171)。表明慢性胃肠病患者中以中度居多。此结果与临床实际相符,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量化和客观化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谢天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天忠认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是综合因素所致 ,故治疗上应掌握四个原则 ,即一排 (排除肾毒素 ) ;二纠(纠正酸碱平衡 ) ;三平 (平衡电解质紊乱 ) ;四调 (调节内分泌紊乱 )。同时要注意预防致病因素以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展 ,重点要“五防” ,其具体内容为 :一防外邪伤肺 ,以防母病及子 ;二防肝阳上亢 ,以防子病及母 ;三防饮食过量 ,致脾土受损 ,使克伐太过 ;四防毒药损肾 ,致肾气更虚 ;五防水饮凌心 ,致水火不济。治疗上主要选用“六法”即益肾排毒化瘀通腑法、健脾强胃降逆止呕法、平肝潜阳滋养肝肾法、养心定志解痉安神法、益肾生髓补血止血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法 相似文献
3.
雷公藤多甙对IgA肾病大鼠免疫调节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甙对实验性IgA肾病大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牛血清白蛋白和葡萄球菌肠毒素复合免疫法建立大鼠实验性IgA肾病模型,比较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雷公藤多甙组大鼠的尿红细胞、24 h尿蛋白、肾功能,以及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结合率和肾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雷公藤多甙组大鼠的尿红细胞、尿蛋白、血清肌酐、血尿素氮含量均低于模型组( P〈0.05),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高于模型组( P〈0.05),肾小球系膜区IgA沉积较模型组少,肾功能改善好于模型组.结论 雷公藤多甙对实验性IgA肾病大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对出现的免疫失调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脾虚证分级量化与木糖及胰功肽试验的相关性及科学依据。方法内镜及活检确诊的浅表性胃炎115例,萎缩性胃炎15例,消化性溃疡19例及慢性结肠炎34例,把慢性胃肠病分为6型。即脾胃虚弱证(包括虚寒)、肝胃不和证、脾胃(大肠)湿热证、脾胃阴虚证、瘀血阻络证和脾肾阳虚证。进行证候分级量化,用木糖、胰功肽试验等指标同步检测。结果研究发现慢性胃肠病患者木糖、胰功肽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0.01),中医证型除脾胃(大肠)湿热证的木糖排泄率接近正常人外,其它证型的木糖、胰功肽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人(P<0.05-0.01)。对脾虚证及肝胃不和证进行分级量化,首次发现脾胃虚弱(寒)证随着症状分级的加重,木糖排泄率逐渐下降(P<0.01),肝胃不和证随着症状分级的加重,胰功肽都逐渐下降(P<0.001)。这为探讨证型的病理生理提供了可信的科学依据。结论木糖的变化规律较好地反映脾虚证的特异性,胰功肽的变化规律较好地反映肝胃不和证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