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目的 分析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探究其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艾滋病门诊立档案抗病毒治疗的96例艾滋病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尾数的单双数,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析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探讨护理对策。结果 艾滋病患者存在否认愤怒、恐惧、悲观失望、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后,研究组干预后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分析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治疗依从性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伊曲康唑治疗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CU)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以2010年8月~2012年7月我院ECU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者63例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氟康唑治疗,观察组给予伊曲康唑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伊曲康唑治疗ICU侵袭性真菌感染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可作为优先用药选择。 相似文献
6.
肺结核大咯血60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慢性传染病,而咯血又是肺结核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如抢救不及时可在数分钟内发生窒息,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大咯血患者的治疗与护理十分重要,护理人员必须具备高度责任心,细心、细致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配合医师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及指导,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提高肺结核大咯血抢救成功的关键。现将60例肺结核大咯血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镜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对本院1989~2002年经胃镜检查并手术证实的早期胃癌84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微小胃癌检出率为7.65%,其中,一点癌4例,小胃癌25.59%内镜下平坦、隆起、凹陷等各类型及组织学类型的分布与文献相似。结论微小胃癌检出率的高低可以反映胃癌早期诊断与研究水平,内镜检查时宜注意病变区和相邻粘膜的辨认及全貌观察,才能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式(IBM)在艾滋病患者抗病毒用药中得应用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感染科进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86名艾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基于IBM模式的抗病毒用药干预方案,干预时间为6周)与对照组(常规抗病毒用药护理)。结果 基于IBM模式的抗病毒用药干预结束后、干预结束后1个月、干预结束后3个月,观察组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知识问卷得分与中文版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MMAS-8)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式在艾滋病患者抗病毒用药中效果显著,能有提高其对抗病毒药物的认识,同时提高服药依从性,利于艾滋病患者病毒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急诊ICU患者经超声定位行深静脉置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119例急诊ICU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将其分为两组。超声组60例采用超声定位进行深静脉置管;普通组59例采用常规解剖定位法穿刺。分析经不同穿刺方式给患者用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超声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1.67%,普通组为40.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声组恢复较快的患者占81.67%,普通组占54.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声组患者生命质量相对普通组患者高。结论应用超声定位行经深静脉置管在临床上成功率较高,效果较好,发生并发症概率低,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李祥青黄金萍黎彦君杜丽群卢晓燕 《当代护士》2022,(3):81-84
目的 了解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服药依从性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在本院感染科治疗的86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一般资料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中文版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中,服药依从性较好的占84.89%,平均得分为(6.82±1.07)分;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得分、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均与服药依从性量表得分呈负相关(r=-0.694,r=-0.583,P<0.05);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艾滋病患者文化程度、焦虑情况、抑郁情况、接受抗病毒治疗知识培训次数以及每日服药次数是影响其服药依从性水平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水平仍有待提高,需加强患者对按时、按量服用抗病毒药物的重视程度,从而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有效控制艾滋病病毒。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