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经方小陷胸汤化裁方通过影响内质网应激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模型大鼠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纯种雄性SPF级SD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小陷胸汤化裁方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及西药组。采用高脂饮食饲养12周,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模型,中药各剂量组给予中药复方[7.26 g·(kg·d)~(-1)、2.42 g·(kg·d)~(-1)、0.81 g·(kg·d)~(-1)]5周,取肝脏组织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法检测GRP78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细胞体积增大,有大量的空泡状细胞,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细胞核被挤向一边,部分出现气球样变;中药各剂量组和西药组的肝脏病理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脂滴与模型组基本相似,炎症细胞浸润程度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肝组织中蛋白GRP78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中药各剂量组与西药组的蛋白GRP78的表达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西药组比较,中药各剂量组蛋白GRP78表达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陷胸汤化裁方能够明显延缓肝脏损害的进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GRP78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王竹  孙万森  吴喜利  李睿萍 《陕西中医》2013,(10):1437-1438
<正>肾小球内有三种固有细胞:系膜细胞、内皮细胞、足细胞。不同的病因可导致不同固有细胞的损伤,在临床上表现为不同类型的肾小球疾病。其中足细胞受损后,临床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蛋白漏出是肾小球疾病的常见表现,反过来也是加速肾小球硬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对足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深入,足细胞已被认为是参与各种原发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进展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祛风通络方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足细胞结蛋白(Desmin)和CD2相关蛋白(CD2-asso—ciatedprotein,CD2AP)的作用。方法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制备肾病模型。3周后造模成功,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12只),模型对照组(B组,8只),祛风通络方小、中、大剂量组(C组、D、E每组8只)和阳性对照组(F组,8中)。从第4周起,A组和B组给生理盐水,C—E组分别给祛风通络方1.O、2.1、4.2g/mL,F组给泼尼松25mg/kg。各组均灌胃给药,10mL/kg,1次/天,连续28天。期间进行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实验结束时电镜观察超微结构、Real-timePCR法及Westernblot法检测足细胞骨架蛋白DesminmRNA、裂孔隔膜蛋白CD2APmRNA及其蛋白表达。结果(1)与B组比较,C、D、E、F组24h尿蛋白定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B组比较,C、D、E组ALB均有所升高,差畀有统计学意义(P〈O.05);TC含量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TG反而有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电镜观察发现,D、E、F组与B组比较,足细胞形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特别是足突结构、足突数目改善明显,其D、E组改善更明显。(4)阿霉素肾病大鼠中DesminmRNA、CD2APmRNA及蛋白表达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5)。干预后,与B组比较,C、D、E、F组DesminmRNA和CD2APmRNA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5)与A组比较,B组Desmin、CD2AP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C、D、E、F组CD2AP蛋白表达明显降低,D、E、F组Desmi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组间比较,C、D、E组Desmin及CD2AP蛋白表达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F组比较,C、D组CD2AP蛋白表达明显高,E组CD2AP蛋白表达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E组Desmin蛋白表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风通络方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的治疗作用伴随着改变足细胞骨架蛋白Desmin及裂孔隔膜蛋白CD2AP基因表达的改变而实现。  相似文献   
4.
作为指导中药临床应用的核心,四性理论在中药的临床应用和医疗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四性主要指中药的寒、热、温和凉四种属性,温与热、寒与凉是本质相同、程度有别的同一药性属性,寒热二性可作为中药的首要药性。中药在治疗疾病的时候其“寒热”二性是否也参与药效的发挥?机体是否存在有感受药性“寒热”之基因或蛋白群?结合近现代对于中药药性理论及温度相关性瞬时受体电位的研究,发现中药寒热药性与温度相关性瞬时受体电位密切相关,温度相关性瞬时受体电位有可能成为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