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4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3篇 |
基础医学 | 16篇 |
临床医学 | 25篇 |
内科学 | 69篇 |
皮肤病学 | 10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11篇 |
外科学 | 41篇 |
综合类 | 69篇 |
预防医学 | 25篇 |
药学 | 23篇 |
中国医学 | 10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15篇 |
2012年 | 20篇 |
2011年 | 27篇 |
2010年 | 30篇 |
2009年 | 29篇 |
2008年 | 19篇 |
2007年 | 15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评价干扰素α2b(IFNα2b)雾化吸入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治疗效果,并探讨治疗时机对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0年1月20日至2020年5月31日,于北京地坛医院住院治疗的COVID-19患者261例,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应用IFNα2b雾化吸入治疗,分为干扰素治疗组(n=218)和对照组(n=43)。通过Log istic评分最近距离法对2组患者进行基线资料匹配后,干扰素治疗组86例、对照组43例纳入本次研究。观察2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28 d病情转归、病情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核酸转阴时间和影像学炎症吸收时间的差异,并评价干扰素应用时机对核酸转阴的影响。结果 疾病严重程度方面,使用IFNα2b雾化治疗的患者结局分型主要为轻型(17.44%)和普通型(66.28%),而对照组中轻型(30.23%)和普通型(46.51%)患者较少,重型(9.30%)、危重型(13.95%)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2组患者28 d病情转归情况存在差异,干扰素治疗组转ICU或死亡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P=0.011)。干扰素治疗组病情改善时间优先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蒋荣猛 谢正德 姜毅 陆小霞 金润铭 郑跃杰 尚云晓 徐保平 刘智胜 卢根 邓继岿 刘光华 王晓川 王建设 冯录召 刘薇 郑毅 舒赛男 陆敏 罗万军 刘苗 崔玉霞 叶乐平 申阿东 刘钢 高立伟 熊莉娟 白燕 林丽开 魏庄 薛凤霞 王天有 赵东赤 赵正言 邵剑波 吴国强 黄永坚 李兴旺 杨永弘 申昆玲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2,(14)
自2019年12月以来,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在全球肆虐已2年余。我国始终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并取得一定成功, 但随着SARS-CoV-2的不断变异和境外输入病例, 导致疫情防控工作更加艰巨、复杂。随着变异株的变化, 儿童病例数量也出现了变化, 并且出现了一些新的特殊症候和并发症, 这为我国儿童SARS-CoV-2感染的防治提出了新的课题。本共识在《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断、治疗和预防专家共识(第三版)》的基础上, 根据新变异株的特点, 对其病原学、病理学、发病机制等进行阐述, 总结儿童病例的临床特点和诊疗经验, 就儿童病例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和防控等提出建议, 为进一步加强对我国儿童SARS-CoV-2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脂多糖(LPS)对大鼠体外培养中性粒细胞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和中性粒细胞胶原酶(MMP-8)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抽取SD大鼠外周静脉血,分离培养中性粒细胞,制备细胞悬液,72孔细胞培养板中每孑L加入1 ml细胞悬液,共60孔,随机分为2组:LPS组(n=48)加入LPS 1 μg/ml进行培养,对照组(C组,n=12)加入等体积PBS液(不做培养,直接检测).LPS组于培养30 min(T1)、60 min(T2)、90 min(T3)和120 min(T4)时取出培养板,吸取细胞悬液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p38MAPK表达,RT-PCR法测定MMP-8 mRNA表达.结果 与C组比较,LPS组各时点p38MAPK与MMP-8 mRNA表达均升高(P<0.05或0.01).p38MAPK表达水平与MMP-8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793 6,P<0.05).结论 LPS可上调大鼠体外培养中性粒细胞p38MAPK和MMP-8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未经治疗和随访1、3、5 d手足口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104例未经治疗手足口患儿(包括阴性患儿62例,EV71阳性患儿37例,CVA16阳性患儿5例)和随访1、3、5 d的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CD14highCD16-亚群、CD14highCD16+亚群和CD14lowCD16+亚群。结果与健康儿童组相比,手足口患儿CD14highCD16+单核细胞亚群所占总单核细胞比例明显升高(t =4.092,P <0.001);CD14highCD16-亚群比例明显降低。阴性、EV71型、CVA16型患儿之间CD14highCD16-亚群、CD14highCD16+亚群和CD14lowCD16+亚群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未经治疗的手足口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的变化可能与EV71及CVA16病毒的持续感染有关,与病毒种类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细针吸取细胞学(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对HIV感染者体表肿大淋巴结和肿块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友谊式"细针穿刺器,对72例HIV感染者进行FNA检查.获得组织用于制备涂片或细胞块,进行HE染色、抗酸染色、六胺银染色、PAS染色,特殊病例进行细菌培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PCR检测.结果 在72例HIV感染者中,穿刺淋巴结65例(90.3%)和体表肿物7例(9.7%).淋巴结病例包括:结核30例(42%),非结核分支杆菌感染5例(7%)、HIV相关性反应性增生14例(19%)、淋巴瘤7例(10%)、化脓性淋巴结炎5例(7%)、隐球菌感染2例(3%)和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2例(3%).体表肿块包括:皮肤及软组织4例(5.6%)、乳腺2例(2.8%)和甲状腺1例(1.4%),其中恶性肿瘤2例,分别为乳腺淋巴瘤和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后多数感染治疗有效.结论 对于HIV感染者进行FNA操作安全、容易执行,诊断可靠、用时较短.取材充分即能够明确多数淋巴结肿大和体表肿块的病因.在本组研究中患者年龄多是20~40岁的男性,结核感染是淋巴结肿大最常见的病因,高级别的恶性淋巴瘤是最多见的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8.
目的 构建JC病毒Agnoprotein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表达纯化该蛋白.方法 PCR扩增患者脑脊液中JC病毒晚期调节蛋白Agnoprotein基因,测序正确后克隆入pET-32a(+)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表达Agnoprotein蛋白并纯化.结果 pET-32a(+)-Agnoprotein表达出预期分子量大小的具有免疫活性的重组融合蛋白.结论 成功地表达纯化了Agnoprotein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抗结核药物广泛应用以来,喉结核已较少见。经血源途径继发的喉结核更属罕见,现报告1例如下:病人男 54岁住院号29156 声嘶、咽干痛2月余,进行性吞咽困难,伴发热38℃,盗汗,近20天因吞咽困难不能进食,明显消瘦,体重下降13.5kg,疑为喉癌、喉结核于1988年10月28日住本院,15年前曾患肺结核.经 SH 治疗1年。病变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以基因重组干扰素治疗急性乙型肝炎病人,观察其减少急性乙肝转慢率的效果。方法 用基因重组α干扰素(300 万U,肌内注射,隔日1 次,12 周为一个疗程) 治疗19 名急性乙肝病人,对治疗后未产生抗HBs 者,加用乙肝疫苗(30 μg,肌内注射,每周注射1 次,连用3 周);对照组为病情相似的15 例病人,服用一般保肝药物。结果 治疗组18 例(95-0% ,1819)HBsAg 阴转,但均未产生抗HBs,再用乙肝疫苗后,17 例(94-0% ,1719) 产生抗HBs。24~240 周随访期间,18 例HBsAg 阴转者无复发;1 例HBsAg 未阴转者,至随访结束时仍为阳性。对照组8 例(53-0 % ,815)HBsAg 阴转,同时,87-5 %(78)的病例产生抗HBs,另7 例HBsAg 未阴转者,在24 ~240 周的随访期间,仅1 例HBsAg阴转,余6 例HBsAg 持续阳性。结论 对于急性乙型肝炎发病8 周后HBsAg 仍未阴转者,采用干扰素合用乙肝疫苗,对防止转慢及HBsAg 阴转后抗HBs 的产生可能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