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几年来 ,我们采用淡渗泄浊法治疗痛风 2 4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 4例均为住院病人 ,其中男 2 1人 ,女 3人 ;年龄最大 72岁 ,最小 2 7岁 ,平均 4 1.5 6岁 ;病程最长 3.5年 ,最短 1天 ,平均 2 15 .6天。血清尿酸 >6 0 0 μm ol/ L 者 8例 ,5 5 0~ 5 99μm ol/L者 10例 ,<5 5 0μmol/ L者 6例 (本院正常值 90~ 4 2 0μm ol/L) ;单一关节炎者 3例 ,2个以上关节炎者 2 1例 ;合并高血压、泌尿系结石、肾功能损害、痛风结节溃破者 13例。诊断标准根据第 9版《实用内科学》痛风的诊断标准。凡急性或复发性非对称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闷灸配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96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治疗组47例。对照组使用甲氨蝶呤片+硫酸羟氯喹片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闷灸,两组均治疗2周后评价两组的临床指标及生化检测指标等。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医生对疾病活动性整体评价及ESR,CRP,RF,TNF-α,IL-6均比治疗前有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肾损害及胃肠道反应,治疗组出现例数更少,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闷灸配合西药(甲氨蝶呤+硫酸羟氯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循经点穴对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增效减毒作用.方法:选取64例使用甲氨蝶呤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取随机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硫酸羟氯喹方案,并服用叶酸片;治疗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硫酸羟氯喹方案,并循经点按脾经、胃经、肝经、胆经,两组治疗1年后观察治疗结果.结果:在增效方面,治疗组明显进步23例,进步7例,改善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88%(95%CI=83.68%~99.90%);对照组明显进步10例,进步11例,改善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1.25%(95%CI=67.73%~94.52%);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3.1939,P=0.002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在减毒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致肝损害、胃肠道反应等毒副作用更小(P〈0.05).结论:循经点穴对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明显的增效减毒作用,其收益为OR=0.14(95%CI=0.02~1.24).NNT=6(95%CI=3.2~298.5).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夹脊穴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探讨穴位埋线治疗AS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4例AS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0.5g,每日3次,疗程3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口服西药的基础上穴位埋线夹脊穴,疗程3个月。3个月后比较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Schober试验、枕墙距、胸廓活动度及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TNF-α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VAS、Schober试验、枕墙距、胸廓活动度,ESR、CRP及TNF-α均有明显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P〈0.01)。结论穴位埋线夹脊穴辅助治疗能明显的控制AS症状体征,降低血清TNF-α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口服西药。 相似文献
7.
逍遥散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原方由炙甘草 1 5g,当归 (微炒 )、茯苓、白芍、白术、柴胡各 30g共为散 ,每服 6~ 9g ,生姜、薄荷少许水煎汤冲服。笔者在 1 994~ 1 998年以逍遥散化裁改为汤剂治疗乳癖 5 5例 ,取得良效 ,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5 5例均为门诊病人 ,皆为已婚妇女 ,其中1 4例未生育 ,41例已生育。皆经西医检查诊为乳腺增生病 ,排除恶变和其他器质性病变。中医诊断标准按 1 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诊断为乳癖。2 治疗方法投逍遥散化裁 : 柴 胡 9g 当 归 9g 白 术 9g…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类风湿关节炎(简称RA)是一种慢性全身性免疫性疾病,以关节病变为主,目前病因未明,病情缠绵,致残率高,临床表现复杂,且缺乏特效单一的治疗方法。我们采用中药汤剂及正清风痛宁口服为主,加西药甲氨蝶呤、戴芬胶囊或洛芬口服,并配合饮食、心理、康复指导等综合方案治疗本病36例,取得较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臌胀血瘀证的血液流变学变化与治疗成才荣吴志荣朱峪英解放军303医院中医科广西南宁市530021主题词血瘀/中医药疗法臌胀/中医药疗法血液流变学Subjectheadingsbloodstasis/zhongyiyaoliaofaabdomina...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祛风湿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正清风痛宁片(盐酸青藤碱)配合西药(硫酸羟氯喹、甲氨蝶呤)治疗本病67例,并设对照组,观察两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类风湿关节炎均有疗效(P<0.05),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2年后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5年与2年各项指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6个月与2年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5年与2年各项指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同期各项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祛风湿,消肿止痹痛的功效;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各项体征,可促进病情长期稳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