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总结恙虫病并发心脏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恙虫病并发心脏损害37例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具备恙虫病四大临床特征(高热、皮疹、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外,同时有胸闷、心悸、气促.血清外斐反应OXk1160-12560不等,病原体分离3例获恙虫病东方体.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速7例,窦性心动过缓10例,ST-T改变9例,房性早搏、室性早博各5例,房颤2例,低电压16例,Ⅰ-Ⅱ度房室传导阻滞11例,心肌酶均升高为2倍以上.用氯霉素抗病原,营养心肌,对症、支持治疗均痊愈.结论 恙虫病并发心脏损害临床常见,正确、合理、及时、有效的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3.
我院1973年1月~1988年12月共收治肺吸虫病患者110例,其中脑型肺吸虫病37例,占33.6%,较文献报道为高,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湘西地区恙虫病临床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东方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鼠类是主要传染源,以恙螨幼虫为媒介将本病传播给人。其临床特点为突然起病、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和被恙螨幼虫叮咬处出现焦痂等,国内对恙虫病流行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1982年经病原学证实湘西有恙虫病流行,而我院收治首例病原学证实恙虫病是1984年6月,自此以后。每年均有发病,因恙虫病是新出现病种,为此,我们对1984年6月-2004年12月诊治的恙虫病81例进行分析.总结湘西地区恙虫病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5.
为了了解双份血清外斐试验OXK在恙虫病诊断中的价值。我们从1984年以来,对临床诊断为恙虫病的均作双份血清外斐试验,有的作3份血清、4份血清、5份血清不等,进行动态观察其变化,探讨恙虫病临床与外斐反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男,40岁,农民,突起高热39℃以上,全身酸痛,乏力,食欲不振。当地医院给予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链霉素治疗8天无好转,入院前2天出现胸紧、胸痛。既往体健,无咳嗽、吐痰、咯血史。因农事活动常在草丛、森林坐卧休息。 体查:体温39℃,脉搏90次,呼吸25次,血压14.9/9.6kPa。神清,表情淡漠,急性病容,全身皮肤未见皮疹、溃疡及焦痂,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如花生米样大小,压痛、活动。颈软,气管左移。右胸肋间隙饱满,增宽,触觉震颤减弱,呼吸音消失。心率90次,律齐,无杂音.腹平软,肝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尿、粪常规正常,血小板计数200×10~9/L。肝功能,转氨酶正常,检测HBV5项血清标志物仅HBsAg阳性。外斐反应OX_k1∶320(+), 相似文献
7.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所致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焦痂 (或溃疡 )、淋巴结肿大及皮疹等为特征[1] 。国内对恙虫病的流行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2 ] 。对临床表现进行的分析表明 ,其多系统、多脏器的损害[3 ] 及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4] 是值得重视的问题。我们对 1984~2 0 0 0年本院收治的小儿恙虫病 5 2例进行分析 ,首次探讨湘西地区小儿恙虫病的流行及临床特点。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患者 5 2例 ,男 33例、女 19例 ,年龄 2~ 14岁 ,学龄前儿童 7例 ,余为学生 ,发病前均有草丛坐卧、休息、玩耍史 ,就诊前发病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膦甲酸钠(可耐)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1 0 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予膦甲酸注射液3g/3 0 0mL ,静脉滴注,bid×1 5d后改为qd ,共3 0d ;对照组3 1例,仅给常规护肝药物、静脉滴注,共3 0d ,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乙肝三系,HBV -DNA及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HBeAg阴转率两组分别为4 6 %、2 2 .5 8% ,HBV -DNA阴转率两组分别为6 6 %及1 9.3 5 % ,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 ,肝功能恢复亦优于对照组。HBsAg阴转方面无意义。结论:静脉注射膦甲酸钠,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及肝功能恢复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湘西自治州地区伤寒耐药和药敏情况,分析我院1981年1月~1987年12月7年收治经细菌学证实的伤寒、副伤寒107例。107例共做细菌培养111例次,每例均有1~2种标本培养阳性:计血培养阳性31例次,骨髓培养阳性10例次,粪培养阳性69例次,胆汁培养阳性1例次。107例中培养出伤寒杆菌者97例,副伤寒甲杆菌者4例,副伤寒乙杆菌者6例。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