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5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8岁,汉族,干部。因劳累后出现发作性胸骨后闷痛,持续18h不缓解,于1998年4月13日急入当地医院。心电图检查:V1~V4导联图形呈QS型,ST段呈弓背样抬高,诊断:急性前壁心肌梗塞。给予扩冠、抗凝、对症治疗2d后症状缓解,时感胸闷,无明显胸骨后疼痛,20d后出现发热,体温38.2℃,伴咳嗽、咳痰,白色粘痰,考虑为上呼吸道感染,予以抗炎治疗,疗效不佳,且渐伴胸闷、气短、乏力,为行进一步诊治而入我院。入院查体:一般状况尚可,抬入病房,营养发育欠佳,双侧胸廓语颤基本对称,双肺…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和慢性牙周炎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冠心病与慢性牙周炎的相关关系。方法 515例“胸部不适”的患者,经病史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277例、对照组238例,对所有受检者均进行牙周状况的检查,测量全口牙周袋深度和牙周附着丧失,慢性牙周炎的诊断参照Armitage推荐的标准,同时对冠心病其他常见的危险因素进行比较。结果 冠心病组慢性牙周炎患病率为54.9%,而对照组仅为29.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分析发现冠心病组患者甘油三酯、血糖、白细胞计数、高血压及吸烟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叭)。多因素非条件loglstie回归分析,仅慢性牙周炎、糖尿病、高血压及HDL-C与冠心病显著相关。慢性牙周炎和冠心病不仅有统计学上的关联,且具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即随着牙周炎程度的加重患冠心病的危险也增大(P〈0.001),且随牙周炎程度的加重,罹患冠心病的程度亦进一步加重。结论 慢性牙周炎可能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慢性牙周炎可能增加冠心病发生的风险程度,且随着牙周炎程度的加重,罹患冠心病的严重程度也增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自发室上性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的临床特征、心电图特点进行分析,并用Brugada4步诊断法与室速进行鉴别诊断,评价其敏感性及特异性。方法选择入院时为心动过速的患者,符合窦性P波消失、心室率>100bpm且QRS波群时限≥0.12s,心脏电生理检查明确诊断后,采用单盲法回顾性分析12导联体表心电图的形态学特征,独立做出诊断后,计算Brugada4步诊断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并评价其实用性,同时分析其临床特征及血液动力学改变。结果入选50例室上性宽QRS波群心动过速患者,46例诊断为室上速伴束支阻滞或心室内差异性传导,特异性92%,敏感性100%;心室率<180bpm组与心室率>180bpm组,两组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平均动脉压=舒张压 1/3脉压)均有差别,心室率较快组血压较低,p值<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rugada法对室上性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正确的诊断和及时的处理对患者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血栓栓塞2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21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合并血栓栓塞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一般特点以及抗凝治疗现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脉压(PP)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279例高血压(EH)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狭窄积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PP≥60mmHg组的冠脉狭窄积分、冠脉狭窄率高于PP<60mmHg组(P<0.001)。分析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时,PP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增大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使冠状动脉的狭窄率、狭窄程度、累及的血管支数增加。  相似文献   
6.
代谢综合征与肾脏疾病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谢综合征是以肥胖相关胰岛素抵抗为基础的一组疾病,其中每一项异常都是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的危险因素,同时它本身表现为一种低度系统性慢性炎症状态,进一步促进肾脏损害的发生及发展.现就代谢综合征的各项组成部分与慢性炎症状态及肾脏损害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青年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与颈动脉结构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血压科663例年龄在18。45(38.ol-4-5.78)岁的青年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按每分钟静息心率水平分为3组:A组(<70次,n=163).B组(70次≤心率<80次,a=268),C组(≥80次,n=232)。超声检双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动脉内径,观察颈动脉血管壁斑块发生情况;对比各组颈动脉结构相关参数,进行方差分析和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 (1)3组患者人院时SBP、DBP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DBP高于B组(P结论 青年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增快可出现血压增高、颈动脉内径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脉压(PP)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 279 例高血压(EH)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狭窄积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PP≥60 mm Hg组的冠脉狭窄积分、冠脉狭窄率高于PP<60 mm Hg组( P<0.001).分析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时,PP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P增大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使冠状动脉的狭窄率、狭窄程度、累及的血管支数增加.  相似文献   
9.
胆红素是一种生理性抗氧化剂,可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及清除氧自由基,从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最终降低冠心病发生的危险性。现就胆红素的代谢、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胆红素降低冠心病危险性的可能机制以及相关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等内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对早期肾功能损害的预测作用。方法将357例汉族与维吾尔族(维族)高血压患者分别分为非肾损组、肾损组。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Logistic回归分析心率变异指标与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结果汉族、维族非肾损组与肾损组SDNN、SDNNi、PNN50、SDAN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汉族肾损组与维族肾损组SDNN5、TRI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汉族中SDNN、SDNNi、PNN50、SDANN、RMSSD与高血压早期肾功能损害有关(OR分别为0.969、0.963、0.964、0.980、0.992,P均<0.05)。维族中SDNN、SDNNi、PNN50、TRIA与高血压早期肾功能损害有关(OR分别为0.988、0.983、0.958、0.998,P均<0.05)。结论心率变异性降低提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伴肾功能损害,汉族与维族预测早期肾功能损害的心率变异指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