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国产全热解碳双叶瓣的动物实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人造瓣膜动物实验的方法 ,并对国产瓣的性能作动物体内评价。方法 :体外循环下行羊的二尖瓣替换术 ,先作预实验以确定实验方法 ,后作正式实验。用心导管和超声 ,并用多巴酚丁胺负荷法模拟运动条件 ,分别测定人造瓣的血流动力学参数 ;根据动物存活情况及有无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等评价其生物相容性。结果 :预实验 10只羊均死亡 ,主要与瓣环撕裂有关 ;正式实验 5只羊均存活。术中和术后 2 .5年用导管法测得平均跨瓣压差分别为 0 .69± 0 .2 3k Pa、0 .81± 0 .0 4k Pa;动物尸检未见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结论 :瓣环撕裂是本组手术主要死亡原因 ,选择适当体重的动物和保留瓣叶的折叠缝补 ,及术后合理的呼吸支持等是实验的关键 ;该国产瓣在动物体内血流动力学和抗血栓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3.
4.
先天性矫正型大动脉转位(CTGA)是一种较罕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占先心病的0.6~1.4%。CTGA的病理解剖特征是形态学的右心房(体静脉心房)的血流进入解剖左心室(静脉室)而到达肺动脉;形态学左心房(肺(?)心房)的血流进入解剖右心室 相似文献
5.
1 病例摘要例1,男,30岁.因发现左胸内块影2月余入院,无任何不适感.体检无异常.胸部X线片提示左胸内块影,近左心膈角处,约4×4cm大小.CT提示心旁良性肿块.B超检查在心尖外侧第5~6肋间心尖四腔心及心尖长轴观均可见一个4.0×4.5cm囊性暗区.临床诊断为心包囊肿.手术中在近心尖区见一6.0×6.0×8.0cm囊性肿物,壁薄,囊液澄清,与周围疏松粘连,有蒂与心包相连.囊肿带蒂作完全切除.病理诊断为心前区心包囊肿. 例2,男,46岁.因发现左胸内块影但无不适感1年半入院.曾在外院行抗痨治疗达一年之久,未愈.体检无异常.胸部X线 相似文献
6.
心钠素或心房利钠因子 (ANF)在调节心血管系统和稳定内环境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 ,心脏不仅仅是循环系统中的一个动力器官 ,而且还具有内分泌的重要功能[1]。作者观察了在人类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中 ,切除双心耳对心脏分泌心钠素的影响 ,着重研究术后血浆ANF的动态变化以及血浆ANF减少对机体产生的后果。本研究在获得医院学术委员会的许可和病人家属的同意、签定知情同意书后完成。一、对象与方法1 对象 :将 1 998年 1月~ 1 998年 5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住院的 30例风湿性心脏病及先天性心脏病病人 ,年龄 1 8岁~… 相似文献
7.
1980年4月~1988年7月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378例,经开颅手术及尸体解剖证实颅内出血10例,包括硬膜外、硬膜下、脑实质内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总发生率2.65%,病死率80%。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与年龄、体重成反比,与灌注时间成正比。病种以先天性心脏病法音氏四联症为最高. 相似文献
8.
外科治疗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九例报告郦志军,朱家光,张昌铭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通常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其死亡率高达60%~90%。1991年3月~1993年3月,我院对9例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采用手术切除感染灶,置入人工瓣膜及应用有效抗生素,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
10.
三尖瓣下移畸形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尖瓣下移畸形(Ebstein畸形)是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我院1984年至1994年共手术治疗7例,占我院同期手术治疗先心病的1.5%。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情况:本组7例,男3例,女4例,年龄11~25岁,平均17.7岁。主要表现为心慌、气急、乏力。有紫绀5例,有晕厥史2例。胸骨左缘3~4肋间均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心功能分级(NYHA)Ⅱ级4例,Ⅲ级3例。心电图示右房大、右束支传导阻滞5例,预激综合征1例。心脏超声检查均诊断为三尖瓣下移畸形,隔瓣下移15~45mm。右心造影均显示右心房高度增大,右心下缘有两个切迹,2例见有风帆影。 2.手术方法与结果:全组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术中见右房增大,三尖瓣不同程度下移,同时发现隔瓣和/或后瓣发育不良4例,前瓣增大2例,正常5例,瓣下结构均未见明显异常。合并房缺6例,合并房缺和室缺1例。全组均用Danielson改良法纠正畸形,将下移瓣叶附着部提到原瓣环处,同时折叠房化右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