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分析北京地区膜性肾病的病理谱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北京怀柔医院、北京市平谷区医院接受肾穿刺活检确诊为膜性肾病的1 479例患者, 其中特发性膜性肾病(1 323例)、继发性膜性肾病(32例)和不典型膜性肾病(124例)。将患者分为青年组(18~40岁, 307例)、中年组(40~65岁, 928例)和老年组(≥65岁, 244例), 比较不同年龄段膜性肾病的特点, 分析膜性肾病的构成比及临床特征。结果特发性膜性肾病仍然是膜性肾病的主要类型, 占89.5%。不典型膜性肾病和继发性膜性肾病依次占8.4%和2.2%。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比例随时间的变化明显升高(χ2=29.1, P<0.01)。中年组及老年组的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比例均高于青年组(均P<0.01)。与继发性膜性肾病比较, 特发性膜性肾病和不典型膜性肾病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比例明显升高(均P<0.01)。结论特发性膜性肾病仍然是膜性肾病的主要类型, 且有升高的趋势。特发性膜性肾病和不典型膜性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  相似文献   
2.
帕金森病大鼠黑质网状部P物质及GABA的改变——免疫电镜研究(潍坊医学院组织学胚胎学教研室,潍坊261042;*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傅文玉张启东*黄岩张圣明张进禄*徐群渊*李锋杰)黑质网状部(SNr)的突触岛是致密部多帕胺能神经元的树突被纹状...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性,21岁。肝脾大11年,乏力3个月余入院。11年前因败血症于当地医院住院发现肝脾大,给予免疫球蛋白治疗后好转,后自觉肝脾进行性增大。近3个月来感乏力、纳差并尿频。自幼反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并曾患“疱疹”、“中耳炎”和“肺炎”。否认相关家族史。  相似文献   
4.
5.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与 IgA 肾病的临床及病理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研究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和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在临床、实验室检查及肾脏病理改变上的异同,探讨两者的关系。方法对经肾活检证实的210例IgA肾病及67例HSPN患者进行详细的临床及病理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临床表现类型分布上相似,但HSPN肾外症状多,均有皮肤紫癜,59·2%有胃肠症状,46·7%有关节痛,而IgA肾病仅3·2%有腹痛。在肾脏病理改变上,IgA肾病46·2%出现球性硬化、40·0%节段硬化,HSPN分别为4·5%及7·5%,但HSPN有56·7%出现节段内皮增生,IgA肾病仅12·9%,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电镜下HSPN电子致密物稀疏、松散,沉积部位分布较为广泛,位于肾小球系膜、内皮下甚至基底膜内,而IgA肾病电子致密物成密集团块状,主要局限于系膜区及旁系膜区。HSPN患者中42例(62·7%)肾小球免疫沉积物中含有IgG,而IgA肾病肾小球免疫沉积物中有IgG沉积的仅为8·1%,其多为IgA伴IgM和(或)C3沉积。平均随访24个月,62·7%HSPN完全缓解,而IgA肾病在随访20个月时仅18·6%完全缓解,48·6%留有无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23·3%为活动性肾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IgA肾病与HSPN在临床病理改变及转归上有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性不支持两者为同一疾病的假说,二者可能为有相似免疫异常的二个疾病实体。  相似文献   
6.
张启东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2):2876-2876
目的 探讨超短波治疗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0-06- 2011-06收治的22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分治疗组120例154耳,对照组100例130耳.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1%呋麻滴鼻剂,3次/d;口服抗生素5~7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超短波治疗.另对超短波组患者病程与疗效进行分析.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试验组有效率为79.1%,对照组有效率为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短波治疗对分泌性中耳炎有效.但随着病程的延长,效果将逐渐甚至明显下降.因此,超短波治疗对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优于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相似文献   
7.
目的借助免疫组化技术,分析透析前腹膜微血管密度(腹膜透析置管术时)与腹膜基线溶质转运间的关系,以探究基线转运的可能形态学基础。方法入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腹膜透析中心的新入非糖尿病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腹膜透析置管术时留取壁层腹膜标本,以CD34为血管内皮标志行免疫组化染色,显微镜下计数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开始透析4~6周后行标准腹膜平衡试验(peritoneal equilibration test.PET),计算存腹4h的肌酐腹腔引流液/血浆比值(D/Pcr),;前1日收集24h腹膜透析液,测定蛋白质总量(peritoneal protein excretion,PPE)。结果共纳入32例患者,以D/Pcr=0.65为界,分为高/高平均转运组(19例)和低/低平均转运组(13例)。研究期内无急性腹膜炎发作。在对体表面积、残余肾功能、平均动脉压、降压药使用情况、2.5%葡萄糖透析液使用频率、PET当天的血红蛋白、血浆C反应蛋白、白蛋白水平校正之后,前者腹膜MVD值显著高于后者(F=10.470,P=0.004);腹膜MVD值与D/Pcr呈显著正相关(r=0.432,P=0.035),但与PPE无显著相关性(r=0.079,P=0.683)。结论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透析前腹膜MVD与其小分子溶质基线转运率正相关,与24h腹腔蛋白丢失量无关,可能蛋白质的漏出更多受制于微血管的内在通透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在传统病例教学法的基础上引入数字化切片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 扫描典型肾脏病的病理切片,构建数字化切片库。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4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24名,每周在病理查房的过程中通过病例教学和阅读传统切片,学习肾脏内科相关疾病的特点。试验组24名,在上述培训内容的基础上联合数字病理网络平台的学习。统计对照组和试验组学生的出科考核成绩,问卷调查学生对教学的满意程度和存在的问题。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肾脏内科的出科考试成绩分别为(82.42±8.79)分和(70.58±10.34)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对教学的满意度评分为(90.63±6.88)分而对照组为(81.17±11.07)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分别有83.3%和87.5%的学生认为目前的教学方式能够满足学习兴趣和效率,而对照组仅为45.8%和58.3%(P<0.05)。结论 数字化切片联合病例教学法在住院医师肾脏病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病理查房模式,既丰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个体化带教方案在康复治疗专业运动疗法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康复治疗专业实习学员共31名,随机分为实验组13名和对照组18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案,实验组实施个体化带教方案,将不同试题及时段的考试成绩换算为标准分,比较两组学员在岗位实习前后考试成绩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学员入岗前考试平均标准分为:实验组(469.77±82.05)分vs.对照组(521.98±105.44)分,离岗前考试平均标准分为(533.10±100.56)分vs.对照组(469.73±111.10)分,两组带教前后平均成绩变化为(63.33±88.99)分vs.对照组(-52.25±93.47)分(P<0.05)。结论:对入岗前考试进行试卷分析有助于带教老师了解学员知识结构及理论弱项,对教学活动起到导向作用,提高实习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10.
重组红细胞生成素对血透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重组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透析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双抗体夹心酶标法、ELISA法、MTT比色法以及淋巴细胞毒试验检测接受rH-EPO治疗的慢性血透患者以及透析治疗不伴贫血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等免疫指标。结果:治疗组rH-EPO治疗前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与正常人、患者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rH-EPO治疗前后CD3、细胞因子、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