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宫颈/阴道细胞病理学诊断宫颈癌的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对宫颈/阴道细胞病理学检查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我国北方妇女妇科病变及宫颈癌的不同分型和年龄变化,为妇科病及宫颈癌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1资料与方法1.1资料资料来源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1997年1月~2001年12月(A段)和2002年1月~2007年12月(B段)两个时 相似文献
2.
刘颖丽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78,(5)
本文从公共卫生角度对化学致突变作用做一概述,以期引起公共卫生工作人员对这一复杂问题进行讨论。在过去的十年中,人们开始意识到化学工业产生了某些令人极不愉快的副作用。环境中有毒物质日益普遍化已成为重要复杂的公共卫生问题。人们认为,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瑞格列奈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及外周血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和核因子(NF)-κB水平的影响。方法 T2DM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给予口服盐酸二甲双胍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二甲双胍联合格列苯脲治疗。检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6、12周末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2 w末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三酰甘油(TG)、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外周血MCP-1、NF-κB水平。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6、12 w末,观察组FBG、PBG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Hb A1c、HOMA-I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HOMA-β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外周血MCP-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T2DM患者的治疗中,相对应用二甲双胍联合格列苯脲的治疗方案,应用二甲双胍联合瑞格列奈的治疗方案可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有效降低患者胰岛素抵抗程度和外周血MCP-1水平,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及防控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刘颖丽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78,(5)
铍工业资方与政府之间就是否应公开承认铍为致癌物的问题争论的十分激烈。这次争论不仅涉及政府主要有关机构、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NIOSH)所做的有关流行病学调查的功过,而且也涉及到政府法规的裁决公正与否的问题。争论焦点集中于NIOSH的调查。NIOSH对40年代以来在宾夕法尼亚的雷丁某一工厂从事铍作业的工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致死性肺癌发病率异常 相似文献
6.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合并肢体筋膜腔综合征1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致皮肤改变、肌肉坏死、肢体筋膜腔综合征的报道和讨论很少。我科自 1997年以来收治 10例因一氧化碳中毒所致以上并发症的患者 ,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病史、临床表现、血气分析及相关辅助检查明确诊断和评估肢体组织病变程度。 10例患者中有男性7例 ,女性 3例 ,年龄 2 2~ 5 7岁 ,平均34 9岁。中毒原因 :烧煤取暖 9例 ,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 1例。发病时间 15h~ 7d。临床表现有不同程度头晕、恶心、呕吐、无力、神智恍惚至昏迷。肢体受累部位有左前臂 5例 ,右前臂 3例 ,右小腿 1例 ,右上肢和双小腿 1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早期巨块型子宫颈癌的疗效。方法对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2002年1月~2005年5月间收治的15例Ⅰb~Ⅱb期局部肿块直径≥4cm的宫颈癌患者,术前给予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方案化疗1~2个疗程,后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化疗后局部肿瘤体积的变化和盆腔淋巴结转移、宫颈浸润深度及标本切缘肿瘤浸润情况,随访治疗后的生存状况。结果15例患者术前化疗后,宫颈局部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14例临床有效,总临床反应率93.3%,12例进行了根治性手术,手术率80%。结论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可改善临床症状,减小肿瘤的体积和范围,降低肿瘤临床分期,提高手术率,但新辅助化疗能否有效早期控制淋巴或脉管的微小转移灶和亚临床病灶及其对总体生存率的意义需长时间、大样本的随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妊娠期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转归,评估细胞学和阴道镜检查用于监测妊娠妇女CIN的安全性。方法对19例妊娠前通过细胞学和/或阴道镜检查诊断为CIN的妇女妊娠期间每3个月进行一次细胞学和阴道镜检查进行随访,并于产后两个月进行细胞学和阴道镜检查的再评估,必要时产后给予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p rocedure,LEEP),如果怀疑微灶浸润,则给予局部活组织检查。结果 8例产前诊断为CINⅠ的妇女中有3例产后病变消退(37.5%),10例产前诊断为CINⅡ~Ⅲ的妇女中有5例产后病变消退(50%),有1例妇女发现可疑微管浸润,于妊娠期行局部活组织检查,为早期间质浸润(〈1mm),无一例产前诊断为CINⅢ的病例产后发现微管浸润(1.5mm)。87.5%的消退病例和60%的病变稳定病例经阴道分娩(P=0.057)。结论经过妊娠有87.5%的CIN消退率,这可能归因于宫颈成熟和阴道分娩过程中发育不良宫颈上皮丢失所致,细胞学和阴道镜检查评估是安全的,局部小面积的活组织检查在可能发生的微管浸润时被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干扰素a-2b(IFN-a-2b)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长期效果。方法对2005年5月~2010年4月期间14例诊断为CINⅠ和CINⅡ的患者均使用IFN-a-2b治疗,并且随访5年,用药第1、2年,每3个月实施1次巴氏涂片和阴道镜检,后3年,每6个月实施1次相同的检查。结果 10例完全清除了人乳头瘤病毒(HPV)所致的CIN,4例部分有效,即较低的CIN和(或)HPV清除率,4例无效。3例CINⅠ复发,复发率为30%,4例短期疗效为部分有效病例中3例长期疗效显示完全清除,CINⅠ和CINⅡ患者总的IFN-a-2b治愈率为55.55%。结论 IFN-a-2b的免疫调节治疗法有较好的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10.
刘颖丽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78,(3)
大鼠食入大量的糖精发生膀胱癌的实验引起了人们对糖精与膀胱癌关系的兴趣。这些研究结果的意义及其与人的关系尚不明确。有几组研究人员已找到了可能因食用糖精引起人的膀胱癌发病率增高的证据。据调查,英、美两国膀胱癌死亡率并未因食用糖精而见增高,而且糖尿病患者表明,即使他们的糖精摄入量超过正常,但膀胱癌死亡率也未增高。Morgan和Jain采用信件询问的方式,直接调查了364名膀胱癌患者(男性240人)和470名对照患者(良性前列腺肥大310人及尿失禁的女性)。尽管回信率低(癌患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