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2篇 |
免费 | 13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篇 |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12篇 |
内科学 | 3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9篇 |
外科学 | 5篇 |
综合类 | 19篇 |
预防医学 | 5篇 |
药学 | 10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2篇 |
肿瘤学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17篇 |
2021年 | 14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1篇 |
2007年 | 1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1篇 |
200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儿童青少年的社交能力特征及其与核心症状、情绪和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在门诊就诊的6~13岁ADHD患儿59名作为ADHD组, 同时社区招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62名正常儿童为对照组。采用社会反应量表(social responsiveness scale, SRS)、SNAP-Ⅳ评定量表和长处与困难问卷(strengths and difficulties questionnaire, SDQ)评估两组被试的社交能力、核心症状及情绪和行为问题。使用SPSS 26.0进行统计分析, 使用非参数检验对比分析两组之间社交能力、情绪和问题行为的差异, 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ADHD组社交能力与其核心症状、情绪和问题行为等之间的关联, 使用广义线性回归分析ADHD组性别、年龄、智商、核心症状、情绪和问题行为对社交能力的影响。结果 ADHD组患儿SRS总分[65(42, 83)分]及社交知觉[10(8, 13)分]、社交认知[13(9,...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滨州市二级及以上医院突发事件护理应急管理现状,了解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为护理应急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对滨州市9所医院共1000名在职护士进行护理人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现状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1000份,有效回收率为94.7%;在突发事件现场急救和医疗救治的专业培训方面三级医院优于二级医院(P<0.05);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应急预案更新、公众教育和人员培训现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管理人员应加强突发事件护理应急预案的编制、培训、演练,加强护理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现场急救和医疗救治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汉语普通话版小龄儿童听觉发展问卷(LittlEARSauditory questionnaire,LEAQ)调查评估低龄听障儿童经助听器放大干预后早期听觉言语感知能力的发展情况。方法分别在助听器选配前、助听器佩戴后3、6和12个月对162例3.0~48.0月龄选配助听器的听障儿童进行中文版LEAQ问卷调查,LEAQ问卷由儿童直接看护人完成填写,问卷包括35个问题,涉及接受性听觉行为、语义上听觉行为和表达性语言行为三方面,满分35分,得分越高,其听觉语言能力越好。结果 162例听障儿童助听器选配前、佩戴后3、6和12个月LEAQ总分平均分分别为10.47、17.73、20.64和26.47分,呈显著增长趋势(F=23.68,P<0.001);接受性听觉行为、语义上听觉行为和表达性语言行为得分显著增长的助听器佩戴时间分别为3、6和12个月;LEAQ得分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助听器选配月龄、儿童居住环境、看护人文化程度和听力损失程度是儿童助听后早期听觉言语感知及前语言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结论低龄听障儿童在经助听器放大干预后12个月内LEAQ呈现显著增长态势;早期行助听器放大干预、看护人文化程度高和居住城镇地区有利于低龄听障儿童早期听觉行为能力发育;LEAQ是临床监测低龄儿童前语言时期听觉言语感知能力发育进程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MRI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及总结18例经穿刺或者手术病理证实为PCNSL患者的MRI影像表现。结果 18例中单发7例,共7个病灶,多发11例,共25个病灶。32个病灶均以局灶性生长为主,17个病灶分布于中线周围脑室旁深部白质,11个病灶分布于脑表浅灰质,4个病灶范围较大,同时分布于脑白质和脑灰质。21个白质病灶中7个病灶累及胼胝体,15个灰质病灶中有6个病灶紧贴软脑膜,另8个病灶距离脑膜小于5mm。所有病灶MRI平扫信号大致均匀,T1WI多呈低信号或等、低信号,T2WI多呈等信号或等、高信号,病灶周围多呈轻、中度水肿信号。病灶实性部分DWI多呈明显高信号,ADC呈明显低信号。MRI增强病灶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其中12个病灶内可见散在小范围坏死信号影,1个病灶中央出现较大范围的坏死信号影,出现脐凹征(19/32)、缺边征(16/32)、劈裂征(7/32)、握拳征(3/32)、马蹄征(5/32)、尖角征(26/32)、蝶翼征(7/32)、卫星征(5/32)等多种强化方式,9例患者同时可见软脑膜和(或)室管膜强化。病理学证实,18例均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结论 PCNSL在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MRI可帮助其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9年2月在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8例,根据用药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39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巴曲酶注射液,首次10 BU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隔日5 BU加入生理盐水100 mL,1次/2 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银杏内酯注射液,1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m RS评分、MoCA评分、SF-36评分、ADL评分、BI指数,血清血红素氧合酶1(HO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亲环素A(CyPA)、和肽素(CPP)、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双侧大脑中动脉动脉峰流速(Vp)、平均流速(Vm)、流速差值(DVp、DVm),及血液红细胞压积(HCT)、全血黏度(WBV)、纤维蛋白原(FIB)和血浆黏度(PV)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2.05%,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7.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和m RS评分显著降低(P0.05),MoCA评分、SF-36评分、ADL评分和BI指数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NIHSS、m RS、MoCA、SF-36、ADL和BI指数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O1、MCP-1、Cy PA、CPP、GFAP、MMP-9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HO1、MCP-1、CyPA、CPP、GFAP、MMP-9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双侧大脑中动脉Vp、Vm均增高(P0.05),DVp、DVm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脑血流动力学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CT、WBV、FIB及PV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这些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利于促进患者脑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机体细胞因子水平,促进机体血液流变学及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8.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对细胞毒药物溢出及防护知识的认知和行为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研究防范对策提供依据。方法:设计问卷,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西院区医生、药师、护士共105人进行细胞毒药物溢出及防护的认知和行为情况问卷调查。结果:调查问卷的回收率为100%,其中医生30名、药师18名、护士57名。86名(81.90%)表示知晓细胞毒药物溢出的概念。33名(31.43%)发生过细胞毒药物的破碎或溅洒,20名(19.05%)发生过细胞毒药物溅洒至人的身上。57名护士全部知晓细胞毒药物溢出防护制度,药师和医生的知晓率分别为83.33%和66.67%。在细胞毒药物溢出的防护处理方面,71名(67.62%)知晓如何防护处理,护士的知晓率较高为89.47%,医生和药师对如何防护处理的知晓率仅分别为36.67%和50.00%。在细胞毒药物溢出防护包的配置情况方面76名(72.38%)表示知晓。结论:医务人员对细胞毒药物溢出及防护的认知有待通过培训等手段进一步提高。应加强标准化操作规程的制定、培训和管理,从而保证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9.
10.
<正>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是源于胰腺多能神经内分泌干细胞的一类肿瘤,发病率较低,1/100 000,约占胰腺原发性肿瘤的2%~4%~([1-4])。依据肿瘤的激素分泌状态,分为有功能性和无功能性两大类,有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常表现为低血糖、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5-8])。这些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可能影响患者对营养的摄取及利用,进而导致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状态~([9])。有文献报道,消化系统肿瘤患者的营养与预后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适合且足够的营养可使患者获得更长的生存时间,并可减轻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并且在需要手术的患者中,营养状况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