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溶血卵磷脂(LPC)对胰腺炎(AP)大鼠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制成急性胰腺炎模型后随机分为: ( 1 )实验组,从大鼠的尾静脉注入LPC; ( 2 )对照I组,从尾静脉注入生理盐水; ( 3 )对照II组(假手术组),不制备AP模型,仅从尾静脉注入LPC。7 ~ 1 0d后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二氨基联苯氨显色法(HRP DAB法)检测3组大鼠BBB的通透性。结果 实验组HRP有局部血管外渗出,显示BBB通透性明显升高,对照I,II组BBB升高不明显,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 0. 0 1, P< 0. 0 5 )。结论 LPC能增加胰腺炎大鼠BBB的通透性,可能与AP的胰性脑病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
副乳由胚胎乳腺始基发育而成,亦称异位乳腺、多乳腺症或多乳畸形,属于先天性发育异常,最常见的生长部位是腋下。副乳是一种返祖现象,副乳越大,畸形越严重。大的腋下副乳对腋窝的外观影响较大,往往需要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筋理论指导下的冲击波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2组均行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冲击波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分级,患侧上肢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剪切波速度(SWV),上肢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2组治疗后MAS分级、患侧上肢肌群SWV、上肢FMA评分、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治疗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经筋理论指导下的冲击波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上肢痉挛程度,提高其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5.
目的:促进可手术乳腺癌患者化疗药物应用的合理性。方法:依照乳腺癌治疗指南建立评价标准,采用回顾性药物利用评价方法评价2007年1月-2009年12月109例可手术乳腺癌患者化疗药物的应用情况。将评价结果反馈临床,提出合理化建议,于2010年7-12月重新收集31例可手术乳腺癌患者用药情况进行再评价。结果:109例患者中有37例(33.9%)用药与治疗标准不符,属于不合理用药,用药反馈后再评价有6例(19.4%)患者用药不合理,不合理用药情况有所好转。结论:可手术乳腺癌辅助化疗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药物利用评价有助于确定药物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促使其改正,最终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OP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和p53的关系.方法 采用MaxVision免疫组化法检测125例乳腺癌标本和20例正常乳腺组织OPN表达,分析其与p53和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OPN在乳腺癌的阳性表达率为62.4%,正常乳腺组织基本无OPN表达.OPN在不同肿瘤大小和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PN的阳性表达率随临床病理分期的增加显著升高,OPN表达与p53呈显著正相关(r=0.297,P<0.05).结论 OPN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与肿瘤分期分级及转移密切相关.OPN阳性表达可作为评价乳腺癌发生、发展的生物学指标;联合p53检测更有助于乳腺癌病情的评估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胰腺炎时胰酶的作用产物之一溶血卵磷脂(Lysopnosphatidyl choline, LPC)对胰腺炎大鼠是否有脱髓鞘作用.方法参照Aho方法制备SD大鼠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模型.随后从实验组大鼠的尾静脉注入0.1% LPC 0.4 ml/100g.对照组之一在制成胰腺炎模型后从尾静脉注入生理盐水.对照组之二是非手术组,单纯对其尾静脉注入0.1% LPC 0.4 ml/100g.连续应用上述药物5 d后的7 ~ 10 d以丽春红染色和固兰染色观察有无脱髓鞘改变.结果实验组大鼠脱髓鞘较明显;对照组的脱髓鞘不明显.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LPC对胰腺炎大鼠具有脱髓鞘作用,并且LPC在胰性脑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9.
目的:乳头部腺瘤(adenoma of nipple,AN)生长于乳头,切除后可能导致乳头缺血坏死或乳头变形.这严重地影响了乳房的整体外观.本文探讨一种简易可靠的乳头腺瘤切除-乳头成形术,以解决这一难题.方法:以临床中应用两种切口的2例患者为例,描述切口设计、术野显露、残留乳头缝合等技术要领.一种切口为双倒U形,切口从乳头基底延长到乳头顶部,越过顶部,再延长到乳头基底;两条U形切口在乳头的顶部十字交叉.术中应用缝线牵开显露术野;可吸收线间断缝合切口,缝合时注意乳头形状的恢复.另一种切口为单个纵行切口,从乳头的基底延长到乳头顶部.显露及缝合同上.结果:两种切口进行的乳头腺瘤切除及乳头成形术,完整地切除了病灶,第一种切口,术后出现了乳头不分区域可疑坏死,结后痂脱落后愈合.但随访8月后,乳头外形无明显变化.第二种切口,乳头无坏死.术后乳头外观良好.结论:单个纵行切口,一般能满足乳头腺瘤切除显露的需要;应该尽量避免双倒U形切口的应用,以免乳头部份坏死.这种单个纵行切口的乳头腺瘤切除-乳头成形术适用于大部分AN的切除.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一种新颖的切割线标记及/或金属标记的乳腺钙化活检标本的块状定位法,以增加病理医生在切片取材时的精确程度。方法:回顾分析钙化病灶BI—RADS分级达IV级以上5例患者6侧乳房的活检方法和标本块状定位法。首先对于钙化灶进行开放式手术活检。钙化灶的上下、内外及深浅三维定位参照内外侧斜位和头足位钼靶片所示的钙化位置及标尺刻度;切下标本之后,进行块状定位:将标本平行地或放射状地两次到三次切割和/或配合金属标记将标本分割成块;接着标本摄x片,确定钙化灶被完整切除;最后会同病理科医生将块状定位下的可疑组织进行准确的取材和病理检查,从而完成诊断。结果:标本x片显示钙化灶均被完整切取;通过切割线和金属标记的方式完成了标本x片中的块状定位及对应的标本大体观中的块状定位;病理科医生可以准确地根据标本x片所示的可疑位置在标本中精确取材到对应组织。结论:乳腺钙化活检标本的块状定位可以增加标本切片取材时的精确程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