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动脉溶栓中静脉充盈早现与溶栓并发脑出血的关系.方法 125例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接受动脉溶栓治疗,同时进行脑血管造影以判断有无静脉充盈早现,若有静脉充盈早现,则立即停止动脉溶栓,并计算静脉充盈早现及脑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35例患者有静脉充盈早现(28%),其中丘脑纹状体静脉充盈和脑皮质静脉充盈各为18例(14.4%)及17例(13.6%),并发脑出血分别为8例(6.4%)及3例(2.4%);无静脉充盈早现的90例患者中并发脑出血2例(1.6%).有静脉充盈早现者脑出血的发生率与无静脉充盈早现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丘脑纹状体静脉充盈和脑皮质静脉充盈者脑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也显著(P<0.01).结论 动脉溶栓中静脉充盈早现可能高度提示脑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β分泌酶抑制剂对岗田酸(OA)诱发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培养的PC12细胞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OA损伤组和药物保护组。OA损伤组用OA处理细胞,药物保护组在用OA处理前30min加入β分泌酶抑制剂。采用MTT法、免疫组化法观察β分泌酶抑制剂的保护作用,Western blot检测全长APP和β-C末端片段(β-C-terminalfragment,βCTF)。结果:药物保护组与OA损伤组相比细胞数显著增多,受损变圆的细胞数较少;OD490值显著升高(P〈0.01)。OA诱导PC12细胞内全长APP和βCTF含量增加,β分泌酶抑制剂进一步增加细胞内全长APP含量,并减少βCTF含量。结论:β分泌酶抑制剂对岗田酸(OA)诱发PC12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和β分泌酶抑制剂减少βCTF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4.
头颈部主要动脉狭窄或闭塞可引起脑循环末段的血液动力学障碍在缺血性中风的发病机理中血液动力学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有几种神经影像学方法可以用来间接地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狭窄或闭塞,及其引起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对远端血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亚低温和冬眠疗法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将 2 4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常温对照组。所有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均介于 3 -8分之间。在患者受伤 10h之内 ,给予联合治疗组患者 1号冬眠合剂全量 ,并使用冰毯将其体温降至 3 2℃ -3 4℃ (直肠温度 )。维持该组患者体温在这一范围内 5d ,随后上升至 3 5℃维持 2 4h ,然后撤去冰毯 ,让体温自然上升至正常水平。在入院后第 3d和第 7d ,检查颅内压、肌酸磷酸激酶、动脉血氧分压 (PaO2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血小板 (platelet ,PLT)计数和血离子K 、Na 的浓度 ,计算其差值。入院 7d后 ,记录患者的格拉斯哥结果指数及每组的死亡率。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死亡率 (2 5 0 % )低于常温对照组 (66 6% ,P <0 0 5 )。联合治疗组的颅内压、肌酸磷酸激酶和血小板计数分别显著低于常温组 (P <0 0 5 )。平均动脉压、血离子浓度、动脉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方面在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 >0 0 5 )。结论联合应用亚低温和冬眠疗法能够有效地降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 ,而且具有简便易行、侵袭性小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加强卒中后抑郁的治疗对神经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是脑血管病的并发症之一,不同资料统计的发病率不同,随着人们对卒中后抑郁的日益重视,其识别率逐渐增高,贾艳滨等报告发病率高达67.74%,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神经功能的恢复。为此我们对卒中后抑郁状态的患者加用抗抑郁药物路优泰治疗,并进行了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的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Hi AP)及坚持共建共享、动员全社会参与两大原则。文章基于这一战略规划,分析我国健康领域社会治理中存在的主要矛盾,指出社会治理的协同性设计、全社会共同治理是我国卫生政策得以落实的关键。文章试图构建"以健康为中心"的社会治理机制,提出注重开辟公民个人参与健康治理的渠道、形成统一的健康共同价值观、深入探索建立社区医养结合健康服务模式参与健康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I)与外周血淋巴细胞过氧化小体增殖刹激活型受体γ(PPARγ)mRNA表达的变化,及二者与脑梗死体积的相天性、方法连续收集2010年7月-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老年病科及神经内科就诊的发病3d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及对照人群70例。用ELISA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清中HMGB1,用实时RT—PCR法测定两组患者空腹周围血淋巴细胞PPAR3,mRNA的表达情况。根据脑梗死患者发病后48~72hCT检查结果,计算脑梗死体积。结果①梗死组患者PPARγmRNA表达水平(0.54±0.37)低于对照组(1.98±0.35),血清HMGB1水平(12.7-4-6.1)μg/L高于对照组(2.2±0.8)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脑梗死患者周围m淋巴细胞PPARγmRNA表达水平与血清HMGB1水平呈负相关,r=-0.843,P〈0.01。③经相关性分析,脑梗死患者PPARγmRNA表达水平与脑梗死体积呈负相关,r=-0.886,P〈0.01;脑梗死患者HMGBI水平和脑梗化体积呈正相关,r=0.847,P〈0.01。结论在脑梗死急性期,PPA脚和IHMGB1均参与脑缺血炎性反应,HMGBI及PPARγ即mRNA表达水平可反映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体积的大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