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112篇
特种医学   7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李红旗  严激  刘伏元 《医学综述》2007,13(9):696-698
炎症机制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近年来,不断有研究证实前炎性因子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密切参与了此过程,并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有着极强的关联性。本文就Fn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系及其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 (PCI)后心电图ST段持续抬高对心梗后晚期左室功能和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因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入院接受急诊PCI的患者 72例 ,动态观察PCI术前后心电图ST段的变化 ,以PCI术后 1hST段下降大于 5 0 %为ST段下降组 ,相反为ST段抬高组。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心梗后早期 (2~ 3周 )和晚期 (5~ 6个月 )左室功能和室壁活动异常的变化 ,并随访其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ST段下降组 5 3例 (74 % ) ,ST段抬高组 19例(2 6 % )。心梗后早期两组间左室功能和室壁活动异常无明显差异 ;晚期ST段抬高组LVEF明显低于ST段下降组 (P <0 .0 5 ) ,而LVEDVI、LVESVI和VWMA积分均明显高于ST段下降组 (P <0 .0 5 ,P <0 .0 1)。随访期间ST段抬高组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略高于ST段下降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T段下降组梗死前心绞痛和直接支架术的比例明显高于ST段抬高组 (P <0 .0 5 )。结论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成功直接PCI后ST段持续性抬高者心梗后晚期左室功能较差。有梗死前心绞痛和直接支架术者PCI术后ST段持续性抬高的发生率可能较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左心室四极导线对心脏同步性和急性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 选择符合心脏再同步治疗( CRT)适应证的患者共60 例,分为四极导线组和双极导线组,各30例,通过超声心动图测量两组心脏同步性指标如室间隔-左室后壁收缩延迟( SPWMD)、12个室壁节段收缩速度达峰值时间的标准差( Ts-SD)、16个室壁节段收缩达最小容积时间的差值( Tmsv16-Dif )、心率矫正后的16 个室壁节段收缩达最小容积时间的标准差[Tmsv16-SD(%R-R)]、峰值收缩径向应变最大达峰时间标准差( Trs-SD)和峰值收缩径向应变率最大达峰时间标准差( Trsr-SD) ,及急性血液动力学指标每搏输出量( SV)、主动脉流速时间积分( VTI)、二尖瓣返流面积( MR) ,比较手术前后两组间差异. 结果 术后两组心脏同步性指标均显著改善,四极导线组 Ts-SD、Trs-SD和Trsr-SD优于双极导线组(P<0. 05),三维超声Tmsv16-Dif和Tmsv16-SD(%R-R)亦优于双极导线组( P<0. 01 ). 两组术后血液动力学均显著改善,与双极导线组比较,四极导线组SV和VTI更佳( P<0. 05 ) ,但MR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左心室四极导线可带来更佳的心脏同步性和急性血液动力学,优于双极导线.  相似文献   
4.
心脏收缩调节器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前应用心脏收缩调节(CCM)器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小规模的临床试验已显示疗效。临床上CCM信号通过类似于心脏起搏器的装置传到心脏,并经起搏电极与心脏联接,植入过程类似于双腔起搏器。研究表明对心衰的动物及患者长期应用CCM,在细胞和分子水平改善其左室整体功能,逆转心室重构,导致心肌细胞内肌浆网钙离子循环改善,进而提高其收缩性能。CCM治疗不仅安全,而且能显著提高合并左室收缩功能不良的心衰患者的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但其疗效仍需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 Hcy)及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的含量,探讨其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和动态血压变异性( BPV)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行颈动脉彩超测定IMT,按IMT厚度分为,IMT正常组、IMT增厚组、IMT斑块组;并检测24 h动态血压、血Hcy、血清hsCRP。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增厚组、颈动脉IMT斑块组血清hsCRP、Hcy及BPV明显高于颈动脉IMT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cy、hsCRP、以及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背景 左心房功能是心脏整体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左心房容积能够独立影响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疗效。目的 本研究试图通过二维斑点追踪技术量化评价左心房功能,评价左心房收缩期应变(Sa)和应变率(SRa)对CRT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5年5月-2018年1月因心力衰竭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行CRT的患者共121例。CRT有反应定义为CRT术后6个月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缩小≥15%,反之为无反应。根据CRT疗效将患者分为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CRT术前和术后6个月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左心房Sa和SRa,评价基线左心房Sa和SRa对CRT疗效的影响。结果 CRT术后共有70例(57.9%)患者纳入有反应组,51例(42.1%)患者纳入无反应组。有反应组术后6个月Sa和SRa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Sa与SRa呈负相关(rs=-0.770,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Ra(OR=5.039,P=0.020)和Sa(OR=1.094,P=0.010)是CRT疗效的影响因素,其他影响因素包括左束支传导阻滞(OR=4.913,P=0.002)、QRS时限(OR=1.041,P=0.005)、E/A(OR=0.309,P=0.008)和肺动脉收缩压(OR=0.950,P=0.013)。结论 基线Sa和SRa是CRT疗效的独立预测因素,CRT术后有反应者左心房收缩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利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左心功能和室壁运动同步性在双心室优化起搏过程中即刻的变化,以指导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患者VV间期优化起搏。方法选择接受CRT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32例,术前采用RT3DE检测左室16个心肌节段达收缩末最小容积时间的差值(Tmsv16-Dif)和心率标化后的标准差(Tmsv16-SD/R-R)作为同步性参数,与即刻的主动脉速度时间积分(VTIAV)进行比较,同时测量左室舒张末及收缩末容积(LVEDV,LVESV)和射血分数(LVEF)作为左心功能参数,与常规二维超声Simpson双平面法及M型超声Teich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价左心功能比较,1月后行VV间期优化,优化前及每个VV间期均采集术前相同数据,每调整一次双室起搏顺序后10min后同术前相同采集图像。对上述三维及常规参数定量分析比较。结果优化VV间期后与优化前比较,RT3DE所测室壁运动同步化指标包括Tmsv16-Dif,Tmsv16-SD%(R-R)有明显改善,与VTIAV成负相关。结论 RT3DE能更精确、更方便地评价左室收缩同步性和收缩功能,且能即刻反映相关变化趋势,在双心室优化起搏治疗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增加了心室复极离散度(TDR),本研究旨在评价心肌跨壁复极离散度指标中的QTc间期,T波顶点(T p)T波终点(Te)之间的时限(TpTe)和TpTe /QTc是否与CRT-D患者需治疗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相关。方法:2011-01至2013-01连续选取160例于我院行CRT-D植入的患者,所选资料为术后即刻心电图,分析其V5导联的QTc间期,TpTe,TpTe/QTc值以评估其TDR,所有植入CRT-D患者均于我中心常规随访,随访时间为(20±10)个月。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均采自程控仪调取的CRT-D记录。结果:其中因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接受CRT-D治疗的患者为30例(治疗组,18.7%),未治疗的患者为未治疗组(130例,81.3%)。治疗组的TpTe/QTc (0.24±0.05 vs 0.20±0.04,P<0.001)和 TpTe [(119±30) ms vs (95±20) ms,P<0.001]较未治疗组明显增加,但两组间QTc间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0±60)ms vs (470±70) ms,P=0.6]。QTc间期与CRT-D治疗的风险无相关性。TpTe/QTc ≥0.25预测CRT-D患者室性心律失常风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47%和91%,而TpTe≥120 ms预测CRT-D患者室性心律失常风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40%和95%。CRT-D术后患者生存曲线分析表明,TpTe/QTc和TpTe均能有效预测患者的预后情况(P<0.001)。结论:TpTe和TpTe/QTc 的增加显著增加再同步治疗除颤器患者术后需CRT-D治疗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β2糖蛋白I抗体的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测定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β2糖蛋白I(β2-GPI)抗体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34例ACS患者和30例对照者血清中β2-GPI抗体水平,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处理。结果:ACS患者血清中β2-GPI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1.89±6.83)U/ml:(14.96±11.13)U/ml,P<0.01]。结论:在ACS血栓形成的过程中,免疫因素的介入,β2-GPI抗体可能为ACS患者冠状动脉血栓形成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介绍血栓经导管吸引后直接置入支架处理急性心肌梗死 (AMI)并发冠状动脉 (冠脉 )内血栓的急诊介入治疗方法 ,并观察其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急诊冠脉造影显示梗死相关血管完全闭塞伴冠脉内血栓的AMI患者 ,常规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 (PTCA) ,选用 0 .35 6mm普通冠脉导丝通过病变后 ,经导丝直接送入PercuSurge导管系统中的吸引导管至病变部位 ,持续负压吸引 ,至血栓影消失 ,前向血流恢复后采取直接冠脉内支架置入术 ,观察术前和术后梗死相关血管血流和心肌灌注情况 ,并随访术后近期心功能和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17例患者中经导管吸引后即刻血栓影减少或消失 ,梗死血管直接开通者 15例 (88.3% ) ,其中前向血流恢复达TIMI 3级者 11例 (6 4 .7% ) ,TIMI 2级者 4例 (2 3.5 % ) ;另 2例前向血流未恢复 ,吸引导管不能通过。血栓吸引后再置入支架 ,术后即刻前向血流恢复达TIMI 3级者 14例 (82 .4 % ) ,TIMI 2级者 3例 (17.6 % )。TIMI心肌灌注分级达TMP 3级者 13例 (76 .5 % ) ,TMP 2级者 4例 (2 3.5 % )。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随访住院期间无心绞痛、再梗死及死亡等事件发生。出院前测定左室射血分数为 33%~ 76 % [(6 1.1± 11.3) % ]。结论 :血栓经导管吸引后直接支架术是处理AMI并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