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8篇
眼科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作者自行设计的新型钩针在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切除术治疗晶状体后脱位中的应用。方法2004年9月至2005年6月收集选取晶状体核硬度为Ⅰ-Ⅱ级的晶状体后脱位7例(7眼),在新型钩针穿刺固定下用玻璃体切除器切割头对晶状体进行咬切摘出,同时进行Ⅰ期睫状沟缝线悬吊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结果全部脱位的晶状体均顺利咬切摘出并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裸眼视力明显提高。随访1~3月,最佳矫正视力0.5-1.0者5眼,0.4以下2眼。术后眼压均得到控制,所有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自行设计的新型钩针穿刺固定后脱位晶状体有利于切割头进行咬切摘出。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3D手术视频系统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合并牵拉性视网膜脱离(TRD)玻璃体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8/2019-03于我院行25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的PDR合并局部TRD(无牵拉性视网膜裂孔)患者32例38眼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采用的观察系统进行分组,试验组16例19眼采用3D手术视频系统手术,对照组16例19眼采用传统显微镜手术。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医源性视网膜裂孔和硅油注入情况。术后至少随访6mo,观察最佳矫正视力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试验组术中发生医源性视网膜裂孔1眼,硅油注入1眼; 术后视网膜均完全复位; 术后1d玻璃体出血4眼,2~4wk后自行吸收; 术后2wk内发生高眼压6眼,药物治疗均能控制; 术后6wk后玻璃体再出血2眼; 术后6mo最佳矫正视力0.3以上者15眼。对照组术中发生医源性视网膜裂孔4眼,硅油注入5眼; 术后视网膜均完全复位; 术后1d玻璃体出血6眼,2~4wk后自行吸收; 术后2wk内发生高眼压5眼,药物治疗均能控制; 术后6wk后玻璃体再出血3眼; 术后6mo最佳矫正视力0.3以上者14眼。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均无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但试验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37.3±4.8min vs 41.2±5.1min,P=0.020)。

结论:3D手术视频系统在PDR合并TRD玻璃体切除术中的应用能够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 OCTA)观察及评价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及脉络膜微循环血流密度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10月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柳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50例2型糖尿病合并轻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diabetic retinopathy, NPDR)患者50例(100眼)作为NPDR组,选取同期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100眼)作为NDR组以及健康者50名(100眼)作为对照组。采用OCTA对所有受试者行双眼扫描,利用自带软件进行视网膜自动分层,观察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黄斑区浅层血管(SCP)、黄斑区深层血管(DCP)、脉络膜血流(CBF)、黄斑中心无血管区(FAZ)面积的变化及差异,分析与视力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及NDR组比较,NPDR组BCVA值增大,SCP、DCP、CBF降低,CRT、FAZ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手力提拉式23G硅油取出术效果及其时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柳州市中医医院行硅油取出手术患者106例120眼,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55例58眼为对照组,行23G玻璃体切割系统取油干预; 51例62眼为研究组,通过截取一次性聚乙烯输液部分套装于注射器头部进行手力提拉式23G硅油取出术干预。比较两组总体手术时间,取油时间,术前、术后1 d、术后1周以及术后1个月的眼压和最佳矫正视力。统计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硅油填充时间 6月与≤6个月患者围术期眼压和最佳矫正视力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总手术时间比较[(21. 56±1. 16) min vs.(22. 08±1. 43)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取油时间(6. 02±0. 45) min较对照组(7. 18±0. 82) min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术前眼压和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术后1 d、术后1周、术后1个月眼压分别为(12. 43±1. 25) mm Hg、(15. 66±1. 38) mm Hg、(17. 26±2. 51) mm Hg,高于同时期对照组(11. 05±1. 43)mm Hg、(12. 85±1. 22) mm Hg、(14. 71±1. 76) 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术后1 d、术后1周、术后1个月眼压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 19±0. 03)、(0. 22±0. 02)、(0. 31±0. 07),高于同时期对照组(0. 12±0. 06)、(0. 16±0. 05)、(0. 23±0. 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 29%,低于对照组的25. 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硅油填充时间≤6个月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7. 65%,高于硅油填充时间 6个月患者发生率2. 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手力提拉式23G硅油取出术硅油取出完全,术后反应小,患者恢复快且并发症少,具有良好的时效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分析眼球钝挫伤合并外伤性晶状体脱位患者周边隐匿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方法本研究纳入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柳州市人民医院眼科住院诊断为眼球钝挫伤合并外伤性晶状体脱位,并行23G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摘除手术的72例(72眼)患者。根据裂隙灯和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将患者分为晶状体不全脱位组和全脱位组,详细记录2组患者的术中周边视网膜病变情况,并分析其临床特征及疗效。 结果眼球钝挫伤合并外伤性晶状体脱位患者中有周边隐匿性视网膜病变的占72.22%,其中晶状体不全脱位组发生率高达80.95%,显著大于晶状体全脱位组的60.00%(P<0.05)。2组患者的周边隐匿性视网膜病变均以隐匿性视网膜裂孔、变性和出血为最常见。所有患者术后视网膜情况稳定,视力预后较好。 结论眼球钝挫伤合并外伤性晶状体脱位患者常出现周边隐匿性视网膜病变,最常见的是视网膜裂孔、出血、变性。23G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摘除手术是有效治疗手段,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猪带绦虫TSO45W-4B-TSOL18融合基因重组双歧杆菌口服灌胃和肌肉注射家猪后诱导的免疫应答。方法 12头40日龄健康家猪随机均分为3组,每组4头。口服灌胃组每猪灌胃1011CFU重组双歧杆菌[溶于50 m L双歧杆菌液体培养基(MRS)],肌肉注射组每猪于猪后腿肌肉注射1011CFU重组双歧杆菌(溶于10 m L MRS),对照组每猪灌胃50 m L MRS。每次间隔2周,共免疫2次。于免疫后0、2、4、6和8周进行前腔静脉采血,采用ELISA法检测猪血清免疫球蛋白G(Ig G)水平;制备猪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猪PBMC增殖水平;收集粪便,测定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 Ig A)水平。结果与免疫前和MRS对照组相比,口服灌胃组和肌肉注射组猪血清Ig G水平、PBMC增殖水平均在免疫后2~8周升高,6周达较高水平;粪便s Ig A水平在免疫后2~8周升高,4周达较高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灌胃组的Ig G、s Ig A水平和PBMC增殖水平显著高于肌肉注射组(P<0.05)。结论猪带绦虫TSO45W-4B-TSOL18融合基因重组双歧杆菌可诱导家猪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其免疫效果口服灌胃优于肌肉注射。  相似文献   
7.
万小波  梁勇  李传宝 《微创医学》2006,25(1):143-145
1962年cibis[1]首先报告将硅油(silicone oil)注射到玻璃体腔以治疗复杂的视网膜脱离,使一些常规手术治疗严重PVR病例获得成功.由于硅油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致使它曾一度被废弃.20世纪80年代以后,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充填又被重新采用,以治疗气体填充难以治愈的复杂视网膜脱离,并收到满意效果.1985年McCuen等[2]详细介绍了硅油的性能及使用方法,使复杂视网膜脱离的治疗进入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自制钩针在治疗晶状体后脱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4年9月至2005年8月,收治9例(9眼)晶状体后脱位病例,在用自制钩针穿刺固定下进行晶状体切除术,或超声乳化摘除。结果 全部病例均顺利摘除晶状体,8例植入人工晶状体。随访1~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5~1.0者6例,0.4以下3例。术后眼压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在治疗后脱位晶状体手术中用自制钩针有利于切割头进行品状体切除术或碎核后超声乳化摘除术,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手力提拉23G硅油取出方式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硅油眼提供一种高效、安全、简便、经济的取油方式.方法 在柳州市中医医院已行玻璃体切除及轻硅油填充术的患者,术后3~6个月,130例患者130眼纳入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手力提拉取油组65眼,玻璃体切割机系统取油组65眼.两组均由同一医生完成23G硅油取出术.对比分...  相似文献   
10.
1962年cibis首先报告将硅油(silicone oil)注射到玻璃体腔以治疗复杂的视网膜脱离,使一些常规手术治疗严重PVR病例获得成功。由于硅油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致使它曾一度被废弃。20世纪80年代以后,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充填又被重新采用,以治疗气体填充难以治愈的复杂视网膜脱离,并收到满意效果。1985年McCuen等详细介绍了硅油的性能及使用方法,使复杂视网膜脱离的治疗进入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