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院1998-2008年在经尿道汽化术(TUVP)的基础上开展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RP)治疗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18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双J管长时间留置取管的经验及效果.方法 分别采用膀胱镜下直接拔管、体外震波碎石后取管、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后取管、气压弹道碎石并肾孟切开取管等方法取管共15例.结果 15例取管顺利.取管时间平均45(15~120)min,术中无输尿管及肾脏损伤,无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结论 根据超声、IVU检查及CT检查结果,视双J管表面结石附着情况采用相应的取管方法是取管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微创单通道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复杂性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在B超引导下穿刺建立微创经皮肾单通道,行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复杂性上尿路结石105例。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期成功建立经皮肾单通道及碎石,手术时间20~180 min,平均70 min。1例患者术后第5天继发出血,经更换肾造瘘管及应用止血药后出血停止,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周复查,92例排净结石,6例术后1周经肾造瘘管行二期碎石取石术,7例1个月后行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而治愈,一次结石清除率为87.6%(92/105)。结论采用B超引导下微创单通道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复杂性上尿路结石方法简单、安全,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总结1993年元月至1995年元月我科收治合并心、肺、脑疾病的23例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进行耻骨上膀胱内前列腺摘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高血压15例,冠心病10例,脑血管病7例,呼吸系统疾病11例。本文对术前准备、手术时机的选择、术中监测与处理,以及术后护理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术前正确治疗并存病、准确选择手术时机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电切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 采用英国佳乐(Gyrus)双极等离子体电切前列腺40例,术后随访2个月~1年,比较术前、术后排尿症状、最大尿流率(Qmax)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等的变化.结果 手术时间30~110 min,术中出血量20~180 ml,无一例输血,无电切综合征发生.术后2个月最大尿流率由术前的(7.5±3.1)ml/s升至(18.9±2.1)ml/s;残余尿量(RU)由术前的(85.8±32.2)ml降至(17.3±13.0)ml;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由术前(23.8±4.2)分降至(4.9±3.2)分;生活质量评分(QOL)由术前(5.8±1.9)分降至(1.7±0.6)分.结论 经尿道等离子体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安全有效、出血少、并发症少,很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黄华武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1,23(3):410-411
近年来慢性前列腺炎 (CBP)的发病率不断增加 ,由于其解剖特点 ,治疗有一定困难 ,各地报道治疗方法多种 ,疗效不一。我科自 1998年 1月~ 1999年 6月 ,采用射频疗法和射频加经会阴前列腺药物注射治疗CBP共 10 6例 ,并对两组进行疗效比较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0 6例均确诊为CBP。年龄 2 0~ 47岁 ,平均33.2岁。病史 0 .5~ 5年不等 ,且有使用青霉素、氟哌酸、先锋霉素、菌必治等多种药物治疗经过。主要症状有尿频、尿急、尿痛、滴白 ,会阴、腰骶、小腹及腹股沟睾丸等疼痛。性欲减退 ,萎等。前列腺液镜检白细胞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联合超声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联合超声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163例,结石直径5~17 mm,其中上段结石51例,中段结石52例,下段结石60例。常规放置5~7F双J管于术后1~4周拔除,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结果:结石一次性成功取出155例占95.09%,8例失败术中转PCNL、开放手术或留置双J管再行ESWL后结石排净。无输尿管穿孔撕脱及泌尿系严重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联合超声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效率高、结石清除彻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经骶裂孔硬膜囊前间隙置管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附2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注射胶原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对 2 1例患者采用上海医学工业研究院研制的注射用胶原酶 ,经骶裂孔硬膜外囊前间隙置管注射至突出的髓核旁 ,观察其疗效 ,并分别于注射后 1个月、2个月、6个月按Watts氏髓核溶解术评定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注射后 1~ 2月总优良率达 85.71 %。结论 :胶原酶可使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溶解 ,从而消除了神经根的压迫因素 ,解除或减轻了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黄华武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2,24(3):378-379
目的 进一步探讨阴茎异常勃起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收治的 1 6例阴茎异常勃起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 6例均为缺血性阴茎异常勃起 ,经保守治疗后 5例 (31 .2 5 % )勃起完全消退 ,保守治疗无效的病例中9例行外科分流术 ,结果勃起均完全消退。全组有 3例 (1 8.75 % )并发勃起功能障碍。结论 阴茎海绵体穿刺抽吸血液血气分析和阴茎海绵体造影检查对缺血性阴茎勃起的诊断有辅助作用。保守疗法对病程较短者仍有一定疗效 ,外科分流术是治疗缺血性阴茎异常勃起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