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440篇 |
免费 | 1352篇 |
国内免费 | 77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27篇 |
儿科学 | 500篇 |
妇产科学 | 193篇 |
基础医学 | 1205篇 |
口腔科学 | 300篇 |
临床医学 | 3753篇 |
内科学 | 2373篇 |
皮肤病学 | 227篇 |
神经病学 | 514篇 |
特种医学 | 111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60篇 |
外科学 | 1968篇 |
综合类 | 8105篇 |
预防医学 | 3673篇 |
眼科学 | 272篇 |
药学 | 2938篇 |
47篇 | |
中国医学 | 3309篇 |
肿瘤学 | 78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99篇 |
2023年 | 700篇 |
2022年 | 730篇 |
2021年 | 890篇 |
2020年 | 770篇 |
2019年 | 622篇 |
2018年 | 666篇 |
2017年 | 337篇 |
2016年 | 488篇 |
2015年 | 520篇 |
2014年 | 1471篇 |
2013年 | 988篇 |
2012年 | 1215篇 |
2011年 | 1249篇 |
2010年 | 1170篇 |
2009年 | 1236篇 |
2008年 | 1243篇 |
2007年 | 1227篇 |
2006年 | 1172篇 |
2005年 | 1213篇 |
2004年 | 1175篇 |
2003年 | 1012篇 |
2002年 | 883篇 |
2001年 | 937篇 |
2000年 | 873篇 |
1999年 | 938篇 |
1998年 | 905篇 |
1997年 | 873篇 |
1996年 | 883篇 |
1995年 | 725篇 |
1994年 | 678篇 |
1993年 | 574篇 |
1992年 | 449篇 |
1991年 | 444篇 |
1990年 | 355篇 |
1989年 | 286篇 |
1988年 | 177篇 |
1987年 | 179篇 |
1986年 | 159篇 |
1985年 | 130篇 |
1984年 | 98篇 |
1983年 | 106篇 |
1982年 | 100篇 |
1981年 | 85篇 |
1980年 | 51篇 |
1979年 | 30篇 |
1978年 | 37篇 |
1977年 | 14篇 |
1965年 | 14篇 |
1958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
张顺起马任王贺殷涛刘志朋 《医疗卫生装备》2018,(1):52-57
目的:对M序列编码激励提高磁声信号信噪比的处理方法进行研究,进一步解决目前磁声成像单脉冲激励方法信噪比低、磁声成像质量受到限制以及叠加平均改善磁声信号信噪比方法限制成像速率的问题。方法:通过仿真计算和磁声信号的实验测量,对不同码长下M序列编码的磁声信号的信噪比、峰值旁瓣水平、采集处理时间进行研究,并采用单层石墨纸模型进行信号检测实验。结果:对于单层石墨纸实验模型,在未进行波形叠加平均条件下,相比于单脉冲激励方式,7、31和127 bit M序列编码处理方法可提高磁声信号信噪比19.4、29.6和40.4 d B;3种码长的M序列编码激励磁声信号平均距离旁瓣水平分别为14.1、10.0和7.6 d B,峰值距离旁瓣水平分别为26.3、24.3和21.3 d B;将信噪比提升40 d B,采用127 bit M序列编码激励,相比于单脉冲激励结合波形平均处理方法,其采集处理时间由53.1 s缩短为0.520 s。结论:M序列编码激励的磁声成像信号处理方法对于提高磁声信号信噪比、改善成像质量、提高整体成像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结肠黏膜氧化应激水平以及乙酰化酶3(SIRT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SS)制作UC型(MD)组、低剂量治疗组(RLD)、高剂量治疗组(RHD)。造模7 d后同时停止使用造模药物,随后RLD组及RHD组给予白藜芦醇治疗7 d,NC组及MD组给予生理盐水7 d。14 d后处死小鼠,取结肠组织行HE染色,并检测结肠黏膜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活性氧(ROS)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采用PCR及Western blot检测SIRT3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MD组氧化应激水平升高,SIRT3表达降低;白藜芦醇治疗后,氧化应激水平减低,SIRT3表达升高,且RHD组效果优于RLD组。结论白藜芦醇可通过上调结肠黏膜SIRT3、GSH、SOD以及下调MDA、ROS从而降低黏膜氧化应激水平,进而对UC发挥一定的治疗作用,且其效果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5.
6.
马大权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1978,(1)
腺样囊性癌是大小涎腺中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作者分析发生于口腔的50例,男性40例,女性10例。病人年龄从23~84岁,平均50岁。发生在腭部占72%(其中22例在硬腭,9例在软硬腭交界处,5例在软腭),其次为颊粘膜,占18%。临床上病变大多呈坚实的肿块,部分病例是软的,有疼痛症状的占48% 病期从1月~144月,平均为26月,一半以上的病期在12月以内或更短。50例随诊3~24年,33例死于肿瘤,1例死于 相似文献
7.
作者应用特异性DNA探针对口腔肿瘤17对染色体异常进行荧光标记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研究。 研究对象源自山口大学附属医院口腔外科治疗的4例口腔肿瘤,其中疣状癌1例,粘膜表皮癌2例,多形性腺瘤1例,FISH技术操作基本按照Trask方法,其步骤:①PBS处理,②变性溶液处理,③杂交合剂调配,④冲洗液处理,⑤缓冲液清洗,⑥FITC荧光显色处理。 结果 本组4例显色程度不等,良性肿瘤显色较 相似文献
8.
涎腺肌上皮癌的生物学行为及治疗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为了总结涎腺肌上皮癌的生物学行为及有效治疗,作者对19例涎腺肌上皮癌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其临床特点为:发病部位以腮腺为最常见,其次为腭部;部分肿瘤生长迅速,广泛侵犯周围组织;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不很高,但血行性转移率高;治疗后极易复发;患者预后差。其生物学行为属高度恶性肿瘤。治疗以根治性切除为主,原则上不作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放射治疗不敏感。对于局限性肿瘤复发灶及时手术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种植体长度和直径对种植全口义齿应力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比较种植体长度和直径对种植全口义齿的应力影响。发现骨界面应力与种植体长度呈负相关关系,而与种植体直径关系不大。建议临床上应尽量选用较长种植体以利其长期稳固。 相似文献
10.
脊髓损伤的预后极差,但临床迄今缺乏评价脊髓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客观指标。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 antprotein—1,MCP—1)参与介导脊髓损伤部位的继发性炎症反应,本实验检测了急性脊髓损伤患者血清中MCP—1的水平,初步探讨其作为评估脊髓损伤程度指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