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健脾涤痰通络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健脾涤痰通络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脾虚痰瘀阻络证型的脑卒中偏瘫病人 62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3 2例和对照组 3 0例。治疗组运用健脾涤痰通络法组方配合常规康复治疗 ,对照组服用脑复康、维乐生配合常规康复治疗 ,6周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疗效及肌力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疗效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健脾涤痰通络法对脑卒中偏瘫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降纤酶合舒血宁注射液对脑梗死急性期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降纤酶、舒血宁注射液对脑梗死急性期神经内分泌激素(ACTH、ET、CORT、TXB2、PBI2)的影响.方法将脑梗死急性期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24例),予降纤酶、舒血宁注射液分别行颈动脉灌注(治疗组)和静脉输注(对照组),治疗组降纤酶总量为对照组的一半;治疗前后分别测试血ACTH、ET、CORT、TXB2、PBI2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ACTH、ET、CORT、TXB2、PBI2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组间比较,上述指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降纤酶、舒血宁注射液可降低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并可能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且颈动脉灌注使用较小剂量降纤酶的药效与静脉给予较大剂量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3.
4.
5.
息风化痰通腑汤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息风化痰通腑汤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3例中小量脑出血(≤30 ml)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29例在常规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息风化痰通腑汤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照组24例仅采用常规西医综合治疗。2组均14日为1个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1%,对照组83.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前后昏迷情况比较、血肿吸收情况及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息风化痰通腑汤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中小量急性脑出血,能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生存质量,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祛痰化瘀通腑法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观察祛痰化瘀通腑法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证类诊断标准中的风痰火亢,风火上扰,痰热腑实,风痰瘀阻证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运用祛痰化瘀通腑法配合低分子右旋醣酐加川芎嗪注射液静滴,对照组单低分子右旋醣酐加川芎嗪注射静滴,治疗2周后采用中风病疗效评定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祛痰化瘀通腑法能明显提高急性脑梗塞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乌梅丸加味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乌梅丸加味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患者以乌梅丸加味汤剂口服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总积分及肠镜检查改善情况.结果:治愈12例,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3.33%: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总积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肠镜检查总有效率为88.89%.结论:乌梅丸加味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小儿手术麻醉中应用七氟醚与氯胺酮的麻醉效果对比。方法入选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小儿手术患者84例,按麻醉方法的不同分入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进行七氟醚吸入麻醉,对照组进行氯胺酮静脉麻醉,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各时点的心率、呼吸频率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T0、T3的HR值及RR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T1、T2的HR值、RR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出手术时间(min)、体动或睁眼时间(min)等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s)、疼痛反射消失时间(s)等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7%、6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手术患者应用七氟醚麻醉,可迅速苏醒,并发症少,安全有效,是小儿手术的较佳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医综合疗法干预急性缺血性中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的发展、医疗模式的变化,临床治疗方法已日益趋向多技术组合的综合疗法。笔者从整体出发,融辨病、辨证、审因论治于一体,干预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患者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风患者在康复过程中,有些人会出现患侧肢体肌张力增高或痉挛,这往往会影响患侧肢体的运动功能康复,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会造成永久性痉挛性瘫痪,导致终身残疾.因此,对于中风患者出现患侧肢体痉挛,及早予以抗痉挛治疗显得非常重要.笔者以温阳益气通络法结合直接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