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5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8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67篇
神经病学   160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7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基底节疾病     
酗酒或长期饮酒可导致多种运动障碍,其中以基底节受累尤为多见,其临床常见有以下症状群。1 巴金森氏症候群 男女长期酗酒都可发病,年龄多超过50岁,症状多在戒酒后数天出现,少数发生在酒精中毒时。主要表现为运动徐缓,呈俯冲姿势,拖拽步态,缺乏联合运动。  相似文献   
2.
“红细胞免疫系统”是1981年Siegel首先提出的最新概念,经过近10年的研究,人们已公认红细胞不仅司主呼吸功能,而且具有与巨噬细胞相似的8种免疫功能;更况且血循环中红细胞与白细胞之比为500~1000:1,因此,红细胞与外界侵入的异物或免疫复合物相遇的机会比白细胞多500~1000倍,从而认为红细胞是机体对异物和循环免疫复合物(CIC)起免疫粘附作用的主要细胞。红细胞的免疫功能在机体免疫功能中起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了60例急性脑梗塞病人的红细  相似文献   
3.
曹丽丽  陈瑞冬  迟兆富 《现代免疫学》2005,25(5):383-383,388
维生素D作为一种调节钙磷代谢的重要激素.直到1980年其参与免疫功能及对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才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绝大多数与免疫功能相关的细胞都含有维生素D,受体(VDR),如单核细胞和组织中巨噬细胞、活化的T、B淋巴细胞。维生素D,生物活性形式为1,25(OH)2D3,后者通过与高亲和力的特异性受体VDR结合而调节有关基因的表达,达到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生物学效应.包括调节抗原提呈细胞的分化、淋巴细胞的增殖及细胞因子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观察脑梗死(CI)患者神经肽Y(NPY)、神经降压素(NT)、胃动素(MTL)、降钙素基因 相关肽(CGRP)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C162例,用放免法检测血浆NPY、NT、MTL与CGRP浓度。结果NPY、NT与MTL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1);于发病后24h内显著升高,7d内达高峰,8~15d开始下降,15d后仍在较高水平。NPY浓度重型与大灶组显著高于轻型(P<0.05)与小灶组(P<0.01);发病积分≥6分组显著高于<6分组(P<0.05);高血压组显著高于正常血压组(P<0.05)。NT与MTL浓度重型组显著高于中(P<0.05)、轻型组(P<0.01);高血糖组显著高于正常血糖组(P<O.01)。CGRP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01),发病24h内即显著降低,2~7d进一步降低,8~15d开始升高,15d后逐渐升至正常水平。重型与大灶组显著高于轻型(P<0.0001)、中型(P<0.01)与小灶组(P<0.01);伴发病积分≥6分组显著低于<6分组(P<0.05)。结论CI患者NPY、NT、MTL、CGRP浓度变化以7d内最显著,15d后逐渐恢复正常水平;四种浓度监测可作为判断C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病灶大小及伴发病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5.
为了观察两种给药途径致痫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的损伤及caspase-3的表达特征,本研究分别采用海人酸腹膜腔注射(A组)和尾静脉注射(B组)诱发大鼠癫痫持续状态(SE)。分别于SE终止后3、6、24、48和72h取海马,电镜观察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aspase-3的表达。结果显示:两组大鼠均在SE后3h出现线粒体损伤,细胞核的改变出现于SE后24h。A组致痫的潜伏期为97min±11min,神经元以凋亡为主;B组为48min±13min,神经元以坏死为主。SE后6~24h,两组大鼠海马内caspase-3的表达由胞浆向胞核逐渐移位,且均在SE后6h明显增高,24h达顶峰;A组高表达持续至72h,B组在48h显著降低。上述结果提示,线粒体的损伤出现于SE的早期,且可能是神经元损伤的关键环节;致痫方法不同,神经元的死亡形式也不同;而caspase-3的激活是神经元凋亡和坏死的共同通路。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脑血管 (ICVD)是发病率较高、危害性较大的疾病之一 ,在发病过程中存在着高凝状态 ,除凝血—纤溶系统功能异常外 ,血小板活性亢进是一重要因素 ,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GMP - 14 0 )含量的变化 ,能直接反映体内血小板活化的程度[1] 。为了有效地控制脑血栓患者病情的发展 ,2 0 0 0~ 2 0 0 1年我们对ICVD超早期 (起病 6h内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患者给予辰欣 (济宁第三制药厂生产 )治疗 ,测定血浆GMP - 14 0的变化 ,判断血小板聚集与释放表达抑制的作用 ,并与对照组比较 ,效果较好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Guillain-Barre综合征(GBS)合并中枢神经系统(CNS)脱髓鞘病变及两者之间的发病关系和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对3例合并CNS脱髓鞘病变的GBS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例1男,28岁,主要表现为全身软瘫和昏迷,血气分析结果正常,脑脊液有蛋白细胞分离,寡克隆带阳性,肌电图提示神经源性损害;MRI示双侧脑白质及颈髓广泛多发性脱髓鞘改变;应用血浆和免疫球蛋白治疗后好转,例2女,5岁,因进行性四肢无力,呼吸困难入院,应用呼吸机和血浆治疗过程中出现脑干反射障碍,后放弃治疗死亡,死后行腓肠神经病检示周围神经脱髓鞘病变,例3男,12岁,因进行性四肢无力伴大小便困难入院;颅脑MRI未见异常,脊髓MRI见T5-T4节段广泛脱髓鞘病变;脑脊液有蛋白细胞分离。寡克隆带阳性;肌电图示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结论 合并意识障碍的GBS大多病情危重,其发病机制不详,可能与P1碱蛋白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造成周围和GNS的共同脱髓鞘有关。  相似文献   
8.
Binswanger''''s病临床表现与CT、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ubcortical ane-riosclerotil encepholopamy,SAE)又称皮层下脑病或Binswanger’s病,本病在老年人中发病率为1。7%~5%。1894年Binswanger对8例老年痴呆患者进行病理解剖而得名,1984年全世界范围内仅有50例有病理解剖的报告,曾被认为是罕见病,其病理表现为大片脑白质脱髓鞘而弓状纤维保留,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潜伏期致癫痫状态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线粒体超微结构损伤及Fas、Bax、cas-pase-3的表达变化。方法分别采用海人酸腹腔注射(A组)和尾静脉注射(B组)诱发不同潜伏期的大鼠癫痫持续状态(SE)。于SE终止后不同时点取海马,电镜观察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半定量RT-PCR检测Fas、Bax的mRNA水平,免疫组化检测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A组潜伏期为97±11min,线粒体肿胀,神经元呈凋亡征;B组潜伏期为48±13min,线粒体肿胀且伴膜的崩解,神经元呈坏死表现。对照组及B组未检测到Fas及Bax mRNA;A组Fas及Bax的mRNA表达均于SE后6h出现,24h增加,48h达高峰,并持续至72h。两组动物均在SE后6h出现caspase-3表达增高(P<0.001),24h达顶峰(P<0.001);A组高表达持续至72h,B组在48h点急剧降低。结论不同潜伏期的SE导致了不同程度的线粒体损伤,进而决定了神经元死亡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缝隙连接在癫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和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观察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 Cx)32和Cx43的表达,并加用生胃酮干预.结果神经元经无镁液处理1 h后Cx32 mRNA迅速升高,至5 h升高了近10倍;蛋白表达在2 h后开始增多(21.80±1.74),8 h后(47.30±5.75)较对照组(9.30±1.25)增高了5倍.Cx43水平低于Cx32,无镁液作用5 h后mRNA表达显著增多,8 h后蛋白表达始明显增强.生胃酮显著抑制了其表达.结论 Cx32和Cx43在癫癎样放电后表达显著增多,生胃酮能够抑制其表达和神经元放电,提示缝隙连接在癫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