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我院受血者输血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爱滋病抗体(抗-HIV)、梅毒抗体(RPR)检测在医院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4-2006年我院4996例受血者输血前血液HBSAg、抗-HCV、抗-HIV、PRP检测结果分析。结果:检出HBSAg、抗-HCV、PRP阳性率分别为10.91%、0.96%及0.10%,未检测出抗-HIV阳性。结论:受血者输血前血源性感染指标检测能更好控制医院感染,对保证安全输血及保护医患双方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肺炎克雷伯菌是引起临床感染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属条件致病菌,近年来随着广谱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大量应用,由该菌引起的医院感染和耐药率呈上升趋势[1],为了解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s)检出和耐药情况,给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及有效控制传播流行提供依据,对我院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分布和耐药性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PA)持续高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发生率及其对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用双纸片增效试验进行ESBLs检测,使用x^2检验比较PA产ESBLs菌株与未产ESBLs菌株在耐药性之间的差别。结果 对109株PA进行检测,其中22株产ESBLs.检出率为20.2%。产ESBLs PA组与未产ESBLs PA组均对泰能、多粘菌素E敏感,对复方新诺明高度耐药(P〉0.05);对替卡西林、替卡西林+棒酸、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等在内的8种抗生素,产ESBLs PA组耐药率明显高于未产ESBLs PA组(P〈0.05或P〈0.01)。结论 产ESBLs PA对常用抗生素呈现出更强的耐药性,并且部分产ESBLs PA菌株还常常联合其他酶造成混合耐药,使PA多重耐药状况更加严重。微生物工作者应加强PA产酶情况的监测。 相似文献
4.
96例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临床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资料回顾分析,探讨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措施。方法:按《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对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08—2009年各类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19865人次输血中,发生输血不良反应96人次,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48%,主要表现为过敏及发热反应,其中过敏反应57人次,占59.38%,以输注血浆引起为主,发热反应34人次,占35.4%,以输注红细胞引起为主,负荷过重1人次,占1.04%,其他反应4人次,占4.17%。结论:提高科学合理用血水平及输血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有助于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5.
下呼吸道感染为临床常见疾病 ,呼吸道感染一直以来位居医院感染之首 ,革兰氏阴性菌为下呼吸道分离的主要病原菌 ,由于多重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及呼吸道感染易反复迁延 ,临床治疗较为棘手。为此 ,对我院 2 0 0 1— 2 0 0 2年下呼吸道感染痰标本进行培养 ,革兰氏阴性菌主要菌群分布及常见菌药敏试验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菌株来源 :2 0 0 1年 1月 - 2 0 0 2年 12月间 ,我院住院诊断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送检的晨痰标本 ,下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为 :(1)呼吸系统症状及体征 ;(2 )外周血白细胞增高和中性粒细胞增多 ;(3)胸部X线片有炎性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运动手环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并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脂糖代谢、胰岛素抵抗和体质量指数(BMI)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68例诊断为T2DM并发NAFLD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患者入院后均予以降血糖、护肝等药物治疗及健康宣教,包括饮食指导、运动指导、药物指导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运动手环。两组于干预后3个月比较糖脂代谢及肝功能情况,并检测脂肪因子瘦素、脂联素,评估胰岛素抵抗、BMI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空腹血糖(FP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干预后两组脂联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瘦素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干预后对照组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BMI依次是(5.6±1.1)、(26.3±4.6)kg/m2,均显著高于观察组的(4.2±0.8)、(24.2±3.5)kg/m2(P0.05)。结论运动手环可以为T2DM并发NAFLD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康复指导,显著改善机体糖脂代谢,缓解胰岛素抵抗情况,延缓疾病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miR-206过表达对人肝癌Hep G2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Hep G2细胞分为四组:Hep G2空白对照组,miR-206 mimic组,pc-VEGFA组和miR-206 mimic+pc-VEGFA组。qRT-PCR检测miR-206表达和VEGFA的mRNA水平。荧光素酶实验确认miR-206与VEGFA的靶向关系。Western blot检测VEGFA,抗波形蛋白,N-钙粘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划痕实验分析细胞迁移。结果转染miR-206 mimic后Hep G2细胞中miR-206表达显著上升,VEGFA的mRNA水平显著下降(P0.001)。miR-206与VEGFA存在直接靶向关系。与对照组相比,miR-206 mimic组VEGFA的蛋白水平,每个视野下的侵袭细胞数目,痕愈合率显著下降(P0.01)。pc-VEGFA组VEGFA的蛋白水平,每个视野下的侵袭细胞数目,痕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pc-VEGFA组相比,miR-206 mimic+pc-VEGFA组VEGFA的蛋白水平,每个视野下的侵袭细胞数目,痕愈合率显著降低(P0.01)。miR-206 mimic组vimentin,N-cadherin和Fibronectin表达低于对照组(P0.01)。pc-VEGFA组vimentin,N-cadherin和Fibronectin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与pcVEGFA组相比,miR-206 mimic+pc-VEGFA组vimentin,N-cadherin和Fibronectin表达降低(P0.01)。结论miR-206过表达通过靶向VEGFA抑制人肝癌Hep G2细胞侵袭和迁移。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耐药特点及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相关依据和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临床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及发生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分离铜绿假单胞菌798株,其中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217株,分离率为27.2%;标本来源以痰液为主,占71.9%,感染患者主要来自重症监护病房(ICU),占52.1%;对阿米卡星耐药率最低(10.1%),其次为庆大霉素(29.5%),其余耐药率均超过45.0%;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高于非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住院时间超过2周、使用抗菌药物超过2周、使用过碳青霉烯类、糖尿病、入住ICU、机械通气、深静脉置管、留置导尿、昏迷等是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应加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监测,针对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干预、预防及控制耐药菌株在医院内流行。 相似文献
10.
重症监护病房非发酵菌感染及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非发酵菌感染分布及耐药特点。方法:对2005-2007年自我院ICU患者标本分离的非发酵菌及耐药性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分离非发酵菌229株,占前3位的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46.7%)、鲍曼不动杆菌(30.6%)及嗜麦芽寡养单胞菌(12.2%)。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分别为4.3%~8.4%、11.2%~24.3%及23.4%~27.1%;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天然耐药,对复方新诺明及替卡西林/棒酸耐药率较低,为10.7%。结论:非发酵菌是重症监护病房感染主要病原菌之一,应加强耐药性监测,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及防止医院感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